州中正的设立是九品中正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州中正的设立是当时的朝廷重臣司马懿的提议。据《太平御览》卷256引《晋宣帝集》中关于司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的记载:“案九品之状,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又据《通典》卷32记载:“晋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其用人甚重。”而曹羲却不赞同。后来司马懿将曹羲及其史弟曹爽都杀了。
据《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附子玄传》中记载:“太傅司马宣王问以时事,玄议以为:‘……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束,有年载矣,缅缅纷纷,未闻整齐,岂非分叙参错,各失其要之所由哉。’”“顷之,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与曹爽共兴骆谷之役,时人讥之”。这个时候是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因此上面引玄议的时间最晚也是正始四年(243年)。可以推测,州中正的设立最晚是在243年。
从设立州中正到两晋时,九品中正制基本转变为门阀化,直至最终变成了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www.xing528.com)
晋代的郡中正从之前地方官推选转变为州中正荐举。据《晋书·傅玄附子咸传》中记载:“豫州大中正夏侯俊上言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宾,求以尚书郎曹馥代毓。旬日,复上毓为中正,司徒三却,俊固据正。”大小中正也已经由司徒选任。据《晋书·李含传》中记载:“司徒选含领始平中正。”关于此类的记载还有很多。中正官必须由中央官兼任。司徒和吏部尚书甚至也兼任中正。据《晋书·魏舒传》中记载:“及山涛薨,以舒领司徒,有顷即真……以年老,每称疾逊位,中复暂起,署兖州中正,寻又称疾……后以灾异逊位,帝不听。”《通典》卷32注引《晋起居注》中记载:“仆射诸葛恢启称:‘州都大中正为吏部尚书,及郎司徒左长史掾属皆为中正,臣今领吏部,请解大中正。’以为都中正职局司理不宜兼也。”中正的品第也写在黄纸上,由司徒府负责保存。
这样一来,一方面选举中正品第人物的权力收归了中央政权,能有利的打击了地方士族;但从另一方面讲却扩展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的势力,从地方直至中央的选官制度都由他们控制着,而官位低的官员或者是不当官的地方世家大族却日渐衰败。此时威胁到“国家利益”的不是那些魏初的地方清议名士,而是新兴的掌握中央政权的“门阀士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