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典》有“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一语,古书上说到“州”,一般指“九州”[149],这里提到的“十二州”与《禹贡》所说“九州”不同。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十二州”说又是如何产生的?
《史记集解》引马融注:“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尔雅·释文》引郑玄注:“舜以青州越海,而分齐为营州,冀州南北太远,分卫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新置三州,并旧为十二州也。”伪《孔传》也说:“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始置十二州。”[150]马融、郑玄均以为,禹治水,划分天下为九州。后舜从冀州的北部划出并州,燕州中划分出幽州,齐州中划出营州,这样就产生了十二州。伪《孔传》认为大禹治水,划分天下为九州,其后舜在原来九州的冀州中分出幽州与并州,在青州中分出营州,这样最初的九州就变为十二州。马融、郑玄说与伪《孔传》相比,虽然对十二州具体的划分略有区别,但他们都认为舜把天下划分十二州之事应在大禹治水,九州产生之后。孔颖达也同意此说,孔颖达疏:“《禹贡》治水之时犹为九州,今始为十二州,知禹治水之后也。”[151]由此可见,马融、郑玄、伪《孔传》都认为九州之制较为古老,从九州到十二州有一个过渡变化的过程。但郑玄等人还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既然九州在前,舜改九州为十二州,那为何后来《禹贡》《周礼》只知九州,而不知十二州?为何十二州之制又消亡了呢?
蔡传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
十二州,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幽、并、营也。中古之地,但为九州,曰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禹治水作贡,亦因其旧。及舜即位以冀、青地广,始分冀东恒山之地为并州,其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又分青之东北、辽东等处为营州,而冀州止有河内之地,今河东一路是也。[152]
蔡沈本伪《孔传》说,但也有发挥,他认为九州为旧制,禹治水时划分天下为九州,其后舜才划分十二州。蔡沈又指出舜划分十二州不久,禹又合十二州为九州。他说:
然舜既分十有二州,而至商时又但言九围、九有,《周礼·职方氏》亦止列为九州,有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而无徐、梁、营也,则是为十二州盖不甚久,不知其自何时复合为九也。[153]
蔡沈推断,舜分天下十二州,但《周礼》只记载九州,可见十二州之制并没有长时间实行,不久禹又变十二州为九州。
对于马融、郑玄、伪《孔传》、孔颖达、蔡沈等人的观点,已有学者提出了异议。如朱熹就对伪《孔传》“舜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之说有所怀疑。他说:“‘肇十有二州’,冀州尧所都,北去地已狭。若又分而为幽、并二州,则三州疆界极不多了。青州分为营州,亦然。”[154]朱熹认为冀州本来已经很狭小,如果再从中分出幽州与并州,三个州的地域一定都很狭小,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朱熹也不同意蔡沈“禹合十二州”之说。《朱子语类》记朱熹与弟子的对话:“蔡仲默集注《尚书》,至‘肇十有二州’,因云:‘禹即位后,又并作九州。’曰:‘也见不得。但后面皆只说‘帝命式于九围’‘以有九有之师’,不知是甚时又复并作九州。”[155]朱熹认为十二州合为九州之事可能存在,但时间无法确定,也不一定是禹所合。
受朱熹启发,李光地也不同意蔡传,认为“肇十有二州”是指禹治水,整理天下疆域,把舜的十二州合并为九州。“肇州”“封山”“浚川”都是指禹治水之事,他说:
“肇州”节,疑即使禹治水之事。“肇”非独训“始”,如所谓“肇修人纪”“肇造区夏”,皆有整而理之之意,即所谓“九州攸同”也。“封山”,即所谓“九山刊旅”也,“浚川”,即所谓“九川涤源”也。[156]
《榕村语录》也载:
问:“肇州、封山”一节……按此乃舜摄位时事,正禹敷土之候。所以封山者,为大水茫茫,用此标识,以便施功耳。所云“浚川”,即指禹治水之事。及禹“任土作贡”,始并为九,遂相沿以至于商周。蔡传之说恐未当。曰:“正是如此。”[157](www.xing528.com)
李光地认为“肇”应训为“整而理之”。“肇十有二州”即“九州攸同”,“封十有二山”即“九山刊旅”,“浚川”即“九川涤源”。
李光地训“肇”为“整理”,可见他认为“十二州”并没有成为定制,只是疆域发展的一个阶段。舜初划天下为十二个部分,随着禹治水成功,就把十二州重新划定为九州。所以,舜划分十二州,但十二州的疆域、大小与九州没有不同,主体还是九州。幽、并、营三州有名无实,仅仅是九州附属,统辖于九州之下。他说:
州数与《禹贡》不同者,说者谓古分九州,舜增设三州,故曰“肇”。然幽、并、营者,徒以冀极塞而青跨海,形势阔绝,作牧分治,殆如国有附庸之类,虽有州名仍统于冀、青,故后禹成功作贡亦止于九,而其言则曰“州十有二师”也。[158]
可见李光地以为十二州等同于九州,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那么《禹贡》只说“九州”就可以理解了。这样李光地就把“九州”与“十二州”的矛盾解决了,并为自己的“肇十有二州”为禹治水整理“十二州”为“九州说”张本。
对九州与十二州孰先孰后的问题,李光地也有独道见解。前人均认为“九州”在前,“十二州”在后,而李光地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说:“《蔡传》从孔说谓在禹治水之后者,非是。”[159]他认为最初天下为舜所划定十二州,后来禹治水又划分天下为九州,“舜之前,原有诸州之名,舜始定为十二,至禹治水,又并为九。未必舜之肇州,在禹治水之后也。”[160]由上可见,李光地的三个看法是:一、“肇州”“封山”“浚川”都是指禹治水,合“十二州”为“九州”之事。二、十二州即九州。三、禹治水在舜划分十二州之后。
对“肇”的训释,伪《孔传》:“肇,始也。”《尔雅》:“肇,始也。”《经典释文》:“肇,音兆,始也。”郑玄训“肇”为“兆”,为划分疆界的意思。《史记集解》引郑玄注:“更为之定界。”《尚书大传》郑玄注:“兆,域也,为营域以祭十二州之分星也。”皮锡瑞同意郑玄的意见,《尚书大传疏证》:“十二州本非当时创制,故《大传》作‘兆’不作‘肇’。”[161]据刘起釪考证,郑玄说较为可信。刘起釪又以“肇”“兆”为通假,黄式三、皮锡瑞、朱骏声说为旁证。[162]刘起釪说较为可信。既然“肇”为“兆”,为“划定疆界”之意,那么“肇十有二州”就是据前人的制度重新划定十二州的疆界。那么这个动作的主语自然是舜而不是禹。“肇十有二州”据前后文来判断,前文讲的是舜到东岳、西岳、南岳、北岳巡守,并祭祀祖先,后文讲舜减轻刑罚、治理内政。既然前后文都是讲舜之事,不可能中间插入禹治水之事。所以,李光地训“肇”为“整而理之”,不训为“始”是对的,但以“肇十有二州”等都是讲禹是错误的。
其次,对“十二州”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诸说:顾炎武认为上古疆域并非一成不变,其中有一个变化过程,不同时期会有扩大和缩小。因此,他认为《禹贡》所说九州与舜时的十二州相矛盾是因为舜时新增加了三个之前不在统治范围内的州,新三州并不在原来九州的范围之内。他说:“以《书》考之,禹别九州,而舜又肇十二州,其分为幽、并、营者,皆在冀之东北,必其前闭而后通,前距而后服者也。而此三州以外,则舜不得而有之矣。”[163]又说:“幽、并、营三州在《禹贡》九州之外,先儒谓以冀、青二州地广而分之,殆非也。”[164]“禹画九州在前,舜肇十二州在后。肇,始也。昔但有九州,今有十二州,自舜始也。然则谓《禹贡》九州为尽虞夏之强域者,疏矣。夏商以后,沿上世九州之名,各就其强里所及而分之,故毎代小有不同。”[165]
康有为等人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十二州”。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说:“歆多以汉制为古制,五色之帝,郊祀诸星皆然。汉有十三州,故歆亦以为古为有十二州也。《尧典》‘十二州’三字,必为古文家窜改。”[166]顾颉刚本康有为说,认为“肇十有二州”应作“肇九州”,是汉人据汉制所改。他说:“自来言分州者惟以九数,无以十二数者”,“春秋战国之时确信地制当以九数”,“直至汉武帝穷兵黩武,开拓三边”,“《尧典》中遂应时而有‘肇十有二州’‘咨十有二牧’之言,许九数扩张为十二矣”。[167]又说:“《尧典》中竟有‘肇十有二州’“咨十有二牧”之语,这是什么缘故呢?又《禹贡》明白说是九州,禹治水是在尧、舜时,为什么《尧典》的州数竟与《禹贡》不同呢?依我看来,这是秦皇、汉武拓地开疆的反映。他们所拓之地太远了,不是九州所能容,所以只得开放‘九’禁了。”[168]陈梦家也认为《尧典》“十二州”为后人所改,但不是据汉制,而是据秦制。他认为今本《尧典》非先秦之旧,其改九为十二,当在秦并天下以后。秦以六为纪,各种器物皆六或六之倍数。[169]
李光地把马融、郑玄、伪《孔传》《蔡传》诸说否定,以十二州即九州,虽然解决了问题,但不免显得简单。十二州之制历史上是否存在,一直存在争议。马融、郑玄、顾炎武等人相信有十二州。康有为、顾颉刚、陈梦家则认为是后世之制。总的看来,十二州之制历史上应当存在,只是不一定如马融等人所说的那样完备。制度发展历来都有变化、完善的过程。因此,九州也应是在十二州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十二州”最有可能是个泛指,如刘起釪认为“十二州”并无具体州名,只是泛指“十二州、十二山来表示舜拥有天下之广,礼祀全境名山之勤”[170]。又认为“十二”为天之大数,“人们对十二有特异的信念”。刘起釪又引《左传·哀公七年》“礼制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为证。刘起釪说可以相信。康有为、顾颉刚等人改动古籍原本是不可取的。
最后,李光地认为舜划分十二州在前,与汉儒的看法相同。如班固在《汉书·地理志》序论中说:“昔在皇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171]谷永也说:“尧遭洪水之灾,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制远之道微而无乖畔之难者,德厚恩深,无怨于下也。”[172]舜是据前人十二州之制重新划定的疆界,可见十二州之制早已经存在。舜先划分十二州,禹又划分九州,所以九州在典籍上多有记载,这样更加合理。《蔡传》为了说通这个问题,不得不又说禹划分九州,舜分十二州,不久之后禹又合十二州为九州,显得非常牵强。
总之,李光地有三说:一、“肇州”“封山”“浚川”都是指禹治水、整理十二州为九州。二、十二州即九州。三、禹治水在舜划分十二州之后。这三说中只有最后一说较为有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