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抽查的种类及其重要性

抽查的种类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抽查这个词中的“抽”字,作抽样解,并无“突发”或“把人扭拉出来”的意思。抽查的种类颇多。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抽查并非认识事象的第一个手段。抽查要求超越个案,它的研究对象是整组事象或者是能够代表整体的一组单位,那便需要抽样。倘若遗漏过多,或者发现了系统性遗漏时,抽查的准确性便成了问题,甚至是不可被接受的。

抽查的种类及其重要性

一位小朋友刚发现了玩具锤子的作用,无论是布造的娃娃还是胶造的汽车,都经过了他的千锤百炼。即使在饭桌上,他也不忘卖弄技艺,一锤敲进肉浆里,菜汁四溅,举座哗然!有些朋友刚学会抽查方法时就像小朋友那么兴奋,什么地方都想用用。锤子是很有用的,但要小心用,而且要配合其他工具。在目前的社会科学方法中,最受人瞩目、最可能模拟实验设计、最多应用概率性抽样、量化色彩最浓、最易受主办者接受的,就是抽样调查(简称“抽查”,survey)。抽查这个词中的“抽”字,作抽样解,并无“突发”或“把人扭拉出来”的意思。

抽查的种类颇多。从搜集资料的形式看:有些用邮递问卷,有些通过电话调查,有些到户采访,有些将问卷放在固定地点任人拿起。从规模看:有大如人口抽查[1],有小至小群体内作的抽查。从进行的次数看:多数是一次性的,但也有多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从探究的内容看:从基本的人口和家庭资料,自行报告的行为、判断、期望,到隐蔽的、复杂的、不自觉的态度都有。从用途看:有的抽查是为了长期计划而累积基本信息,有的是为了短期行动而揣摩态度,有的除了研究本身还带有宣传或教育意味。这些形形色色的活动之所以通称为抽查,是由于它们都希望在一组能够代表全体的事象里,从每一个单位中,索取符合清楚概念的数据。

抽查在西方多用来做市场调查和预测近期选举,因为预测的因素简单(例如,什么时间看电视;对厨房用品的选择;选哪个候选人;是否赞成某些提案),结果也如立竿见影那么容易证实。在平时生活事务上,有许多事情我们已经有了大体认识,只是不知道具体数量,抽查便是个好工具: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学生在暑假出外旅行?城里面有多少住户明年需要照顾老人方面的帮助?区内有多少户打算养狗?今年用哪种方式庆祝新年最受欢迎?有多少人希望请到某一位老师/歌星?图书馆应该增加哪类读物……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找出一些比较简单的“是什么”,至于那些比较复杂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选这一位,为什么选那一种,则需要搜集更多定量或定性数据。(www.xing528.com)

抽查要求有清楚的概念,即是说研究者事先对事象的性质要有一定的认识,也就是说抽查开始时已经超越了定性分析阶段(除非研究者想进一步从这些数据中发展新的概念),直接进行定量研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抽查并非认识事象的第一个手段。抽查要求超越个案,它的研究对象是整组事象或者是能够代表整体的一组单位,那便需要抽样。对于研究对象,抽查不是笼统地去观察,而是希望从每一个单位中都得到全部有关概念的资料。若个别单位中零星概念的数据不全,不严重是可以接受的,但要在分析时调整和说明。倘若遗漏过多,或者发现了系统性遗漏时,抽查的准确性便成了问题,甚至是不可被接受的。能够接受抽查研究的事象,种类并没有限制,单位的层次也可视情况而可分可并:可以是个人、机构、行业、地区、国家、财政年度……有关概念在这些事象之间的变值,是通过每个单位本身或“代表”这些事象的人士提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