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性虽然方便我们辨认指涉的特性和范围,却不保证所选特性切合当事者的需要。每一事象都有多种特性或特性组合可用作抽象的凭据。比如说一顶绿色的钢帽,在不同场合会带来不同的意义,在帽子的颜色具有象征意义的场合,它带来“绿头巾”的讥讽;在露营的旅程中,它可以防雨或盛水;在化妆晚会中,它是粗犷风格的饰物;在军事博物馆中,它可能是烈士遗物;在熔铸厂里,它只是破铜烂铁;在研究金属硬度和延展性的实验室中,它是被反复试验的对象……显然,每个概念跟事象间的参照关系,既非唯一的也非固定的。根据不同特殊需要,任何概念都可以成为一个观察的角度:当事者若有防雨的需要,这便是一顶雨帽;若有盛水的需要,这便是一件容器[2]。如果当事者自己对需要不清楚,或者当事者是一群需要不同的人士,则无论概念怎样改,依然很难准确针对。犹如顾客进饭店,不能决定自己当晚想吃什么时,能干的侍应生会先帮助顾客弄清楚自己的需要,否则,纵有大厨出佳肴,客人不懂欣赏,亦枉费侍候。
如果当事者的几种需要之间有明显的性质上的不同,即使研究者提供了帮助,当事者仍须当仁不让负上最后选择的责任。另外有一些情况是,在确定了需要的性质后,还须进一步根据数量上的不同来进行更细致的区别,这时研究者的作用便更大了。比如说,帽子若是作头盔用的,便必须够“坚硬”,以前抵挡得住刀棍便可,如今要挨得住子弹。枪械的火力加强,头盔的硬度亦须相应增加,落伍的便不能再算是头盔。有些表面上微小的差异,在多数演习情况下效果难分,一旦作战,遇上稍强的火力,结果却有生死之别。在现代社会中,事象越来越复杂精巧,一种东西适用与否,往往不单取决于其“是否”迎合到需要,还要看“在何程度下”能迎合需要。是以衡量概念的针对性时,不单要注意特性的选择,亦须从数量上划出范围。这便要求研究者在制订和运用概念时,大步迈出常识的范围,进入一个量化的领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