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平(1908-1986),又名黎平、理屏。出生于奉化忠义乡吴家埠村(今属莼湖镇)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1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南洋中学;1922年跳级考入厦门大学,专攻经济学。1924年转至上海大夏大学,开始阅读瞿秋白《伐乡纪程》等进步书刊,思想上受到极大触动,并在随后的“五卅运动”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1925年11月,经共产党人恽代英的推荐,吴亮平和蔡和森、王稼祥、张闻天、王明等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吴亮平并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生命融入革命的烘炉中。他勤奋努力,很快掌握了俄文,并精通英文、德文,成为中山大学最早的中国教员,并开始进行马列主义书籍的译述工作。
吴亮平1929年回国,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32年去中央苏区瑞金,先后任红军学校政治部宣传部长,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中央纵队秘书长。到延安后,担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吴亮平先后任华东局企业管理委员会副书记、中央财委组长、化工部副部长、中央党校顾问、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等职。
吴亮平是中共党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早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他曾与张闻天合作翻译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自己则独立翻译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些译稿曾以秘密的方式传回中国,得到翻印。不过,吴亮平在文化事业上的最大贡献还是首次独立地翻译了《反杜林论》。《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代表作之,全书近30万字,内容丰富,涵盖多个领域,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吴亮平1929年从苏联回国后,在中宣部工作,受王明打击,被撤销职务,住在上海的一个小小的亭子间里,依靠在一所大学里代课挣点钱,维持生活。就在这样政治上受排挤、生活上极艰苦的环境中,22岁的吴亮平并未消沉,追求革命真理的欲望强烈。他冒着酷暑,不畏艰难,埋头翻译起了晦涩难懂的《反杜林论》。他在德文原著的基础上,经常参照俄、英、日等几种文字的版本进行翻译,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这样,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成功地翻译完了全书,使简陋的亭子间闪耀出金色的光芒,堪称一时奇迹。1930年11月,这本中文译著由上海江南书店出版。不久,在北平等地翻印很快流传全国,在黑暗的社会中光耀四方,不仅照亮了无数革命者的心灵也让人民从中领略马克思主义的真谛。1931年毛泽东率领红军打下福建漳州时,从战利品中发现吴亮平酬译的《反杜林论》,如获至宝,一直带在身边,认真学习研究。1932年,吴亮平进入中央苏区江西瑞金,认识了毛泽东。毛泽东十分高兴,费扬国内首译《反杜林论》的吴亮平“功盖群儒,其劳功不下于大禹治水”。此后,毛泽东多次请吴到自己住处,一起谈论《反杜林论》中的理论问题。长征到达延安后,吴亮平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将《反杜林论》整部译本重新审校一遍,于1940年在延安由解放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次校订本。1942年,毛泽东在给凯丰的信中写道:“延安整风完之后,中央须设个大的编译部,大批地翻译马恩列斯及苏联书籍。我想亮平同志在翻译方面有功绩,最好还是由他主持编译部。”毛泽东再次高度评价了吴亮平的翻译功绩。
吴亮平在翻译事业上另一有口皆碑的大事,是为毛泽东和斯诺当翻译,这在我国翻译史上极不寻常。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华·斯诺,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红区采访的西方记者。他于1936年6月至10月,竭力排除各种阻挠,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采访和如实报道,并根据这次采访所写的大量通讯,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此书译本在上海出版,为适应当时环境,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书中记录了斯诺与毛泽东的几十次对话,都是由吴亮平担任现场翻译。《西行漫记》一书的出版,使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传播到国民党统治区和国外,从而贏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土的同情和支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www.xing528.com)
除了翻译事业上的卓越贡献外,吴亮平还是党内重要的政治活动家指导和参与了左联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的筹备工作。吴亮平不仅富有高超组织活动的才能,而且还坚持作了大量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1930年,吴亮平利用一些进步刊物,积极参与了有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这次论战实际上是“五四”以来政治思想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思潮发生过的一次重要论战。吴亮平在《中国土地问题》等文中,回击了叶青等人提出的中国社会经济已占统治地位的论调,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并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数万万农民群众的切身的急迫的要求,是中国革命目前阶段上的中心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键。”与此同时,吴亮平还利用自己的特长,编写理论书籍,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编写的《社会主义史》由江南书社出版,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经被列为“新中国大学从书”。他还撰写了一本《辩证唯物论与唯物史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的思潮。这两本书的发行,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937年,为了配合中宣部开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吴亮平和艾思奇共同承担了编写《唯物史观》这部教材的任务。这对于提高当时抗日青年及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正确理解党的抗战方针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还编写了《论民族民主革命》一书,系统介绍了马恩列斯关于民族主义革命的理论,分析了各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特点和经验,从而为总结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1941年,吴亮平又参加了整风运动,他撰写文章积极宣传整风的意义和作用,清算王明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他还与艾思奇等人合作写成《思想方法上的革命》一书,被选为整风学习的必读文件。
(张如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