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藏书家张寿镛
张寿镛(1876-1945),字咏霓,一字伯颂,别署约园。鄞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人,任江苏淞沪捐厘总局提调。辛亥革命后,历任浙、鄂、苏、鲁等省财政厅长、淞沪道尹、江苏省政府委员、财政部次长等职。晚年以创办光华大学和抢救保存典籍文献为己任,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藏书家。
“中国现代的教育传统”的原动力和生命线,就在于蔡元培、严修、唐文治、叶恭绰、张寿、郭秉文、蒋梦麟、胡适、张伯苓、梅贻琦等几代先驱者所共同开创的“教育独立”。蔡元培、严修、叶恭绰、张寿镛、蒋梦麟均为浙东或祖籍浙东的人士,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寿镛因创办光华大学而名载史册。“五卅惨案”爆发张寿镛适出任北洋政府任命的淞沪道尹。帝国主义者残酷居杀中国人民激起他无比的仇恨,表示一定要报仇雪耻。他主张教育救国,“筹百年之大计兮,信根本在树人”。他当时应圣约翰大学大批离校的师生员工要求,立即着手筹办光华大学,被聘为校长。张校长创办光华大学的中心思想是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教育权。他认为要使国家尽善尽美,必须植根于大本大原,而这个大本大原就是教育,也就是他说的百年树人。光华大学校训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张寿镛在王阳明学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贵在实行、不尚空谈”,要“说得出,做得到'”。从光华当时开设的专业来看,除政治、社会、教育、文学和历史等系科外,很大一部分是有关发展实业的,包括土木工程、经济、会计、银行、工商管理等。他反对在培养人才上“闭门造车”,以致“车不合辙”。他主张光华毕业的同学应当力求使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合辙”。这就是他所说的“知行合一”。这说明他把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同当时中国的“救穷”、“救亡”联系起来。张寿铺把光华成立称为“生平第三快事”。(“第一快事”为中举人;“第快事”是婚姻,娶得贤妻。
张寿铺的晚年,除了办学之外,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即“书”字:藏书,编刻《四明丛书》,替国家购书,读书,著书。
张寿锸私人藏书达20万卷,积聚时间主要是从1920年起到1939年的近20年。其藏书处名为“约园”。1937年冬,他以所藏书籍的刊刻年代为序,编了一本善本书目《约园元明刊本编年书目》。其中除5部元刊本之外绝大部分是明刊本,达735部。明刊本中,万历、嘉靖两朝的刊本近500部。此外还有一些抄校本,计254种,其中较珍贵的是购自朱炳经“一览楼”的阮元手校的宋本《太平御览》1000卷。1952年,张寿铺的藏书4万余册,以其夫人蔡瑛的名义,全部捐献国家,受到人民政府文化部的褒扬。其捐献之书,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寿镛还致力宁波地方文献和乡贤遗著的收集、校刊。1930年起,他开始编印《四明丛书》,历11年,汇成8集;辑至第8集,刻未及半而人逝世后由其子星联、芝联续成。全书凡8集184种,1184卷,卷帙之巨为国内乡邦文献所罕见。(www.xing528.com)
张寿钘编纂《四明丛书》,是他对于浙江文献事业的最大贡献。丛书中的毎一种张寿镛都亲撰序跋。很多珍本,都是从北京图书馆、天一阁、文澜阁、刘氏嘉业堂等公私藏书中辗转采访抄得的。历代文人不乏重视乡贤遗著或乡邦文献,但像张寿钘那样独自编刻《四明丛书》,却极少见。他在序中说:“寿铺飘零海上,时值用兵,双鬓已皤,一卷不释。读元次山诗,曰:“斯世虽乱,吾心不乱。'积一二月之心力,汇五百载之文献,枪林弹雨之中,汗竹秋灯之下,勉写成篇,以报乡先哲于万ー,亦他州作客,垂老信书之意乎!《四明丛书》与其他乡邦文献比较,有其独到之处。张寿镛是一位浙东文化传统的忠实继承者。通过《四明丛书》序言和注释的内容,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思想和王应麟、王守仁、黄宗羲、全祖望一脉相承,不仅在选择乡邦文献中重节义之士,而且所写序跋随着抗战的深入愈益激昂慷慨,成为日本学者山内正博所说的“反法西斯侵略斗争中的有力武器”。新中国成立后,《四明丛书》全部雕版以其夫人蔡瑛名义捐赠浙江图书馆,后由扬州广陵古籍出版社重印,得以广泛流传。
张寿铺在抗战时期还有一个重要贡献。他与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教授郑振铎和藏书家徐森玉先生等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在上海抢救沦陷区流失的古籍。从1940年初到1941年底,两年之中共收购珍贵古籍一万五千部左右。这是祖国的文化瑰宝,经他们抢救,大量古籍得免被日本侵略者掠夺或炮火焚毁,或流失海外。现在台湾省“中央图书馆”收藏的善本书,约有三分之一的是他们当年抢救出来的。
垂暮之年,张寿铺以著书、讲学、课读孙辈自娱。他除编纂《四明丛书》外,其他著述尚有:《约园杂著》一编、续编、三编,《史诗初稿》上、下两册,《约园演讲集》、《史学大纲》、《诸子大纲》、《经学大纲》各一册;另编有《四明经籍志》,以及经他校定的《乡谚证古》等。张寿钘尤喜吟咏,淳朴自然,发自性情,有《游蜀草》等记其所游,歌颂祖国壮丽山河。
(虞浩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