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 黄宗炎: 革新思想成果震撼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 黄宗炎: 革新思想成果震撼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宗炎与兄、弟并负奇才,时称“三黄”。黄宗炎曾被清吏所捕,险遭杀害,后由黄宗羲设计劫出。黄宗炎的哲学思想集中反映在《周易象辞》一书中。黄宗炎是在承认世界起始客观性的前提下,来强调人之处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及人之化生后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的。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的思想,包括黄宗炎的易学思想正是适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 黄宗炎: 革新思想成果震撼

黄宗炎(1616-1686),明末清初浙江余姚人,字晦木,一字立溪,号鹧鸪先生。他是明清之际伟大思想家黄宗羲的胞弟,是清代浙东学派的易学大师。他与兄宗羲、弟宗会均为刘宗周弟子。黄宗炎与兄、弟并负奇才,时称“三黄”。清兵入关后,刘宗周避居山间,绝食殉国。老师的崇高气节激励了黄氏兄弟,他们变卖了家产,在余姚竹浦起兵,组织了“黄氏世忠营”,开始了八年抗清的艰辛历程。战败后,黄氏兄弟奔走四明诸山寨间。黄宗炎曾被清吏所捕,险遭杀害,后由黄宗羲设计劫出。当清王朝得以现固,黄氏兄弟看到明王朝恢复无望,便回到家乡隐居。黄宗炎以卖药、出售自作书画和石砚维持生计,同时潜心研习《易经》。在对明清巨变所激起的深刻反思思潮中,黄宗炎在闻发《周易》的学术思想中探究世界变化规律,研讨社会治乱得失,高扬革新精神,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易学理论,在哲学理论上为浙东学术的发展作出了独创性贡献。黄宗炎著有《周易象辞》、《寻门余论》、《六书会通》、《二晦集》、《山栖集》等。

黄宗炎的哲学思想集中反映在《周易象辞》一书中。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在世界观上提出了“理象合一”的哲学观点。在他看来,人未生之前,天地自成,其气化一;然而一旦“一气綑蕴”,化人生物,则天、地“成在虚位”,而人则“裁成辅相”。“经纶变化出焉,吉凶悔吝生焉。”人类出现之后,便以其智能和力量参与世界发展过程。这是黄宗炎哲学思考的重心所在。黄宗炎是在承认世界起始客观性的前提下,来强调人之处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及人之化生后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的。

黄宗炎对宇宙本原的客观存在之所以如此关注,原因在于:一是黄宗炎从明末书生空谈误国的事实中认识到,心学过于注重人的能动性以致步入主观玄虚、脱离实际的弊病,因此他着重发挥了《易经》中关于宇宙的起源的意思,以“一气絪蕴”来解释宇宙的演化发展过程,力图补偏救弊于王学末流,期望能用这种客观性来消除心学的极端主观性;二是黄宗炎是通过对《周易》卦象的阐释来表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而《易经》则较为关注宇宙的起源问题,这就自然地形成对宇宙本原的述说。他的这种世界本体论,首先强调了现存世界的客观第一性,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黄宗炎以世界的本质是“一气絪蕴”立论,指出“理”应是“气”之“理”,是气的运行规则,无形之规则必然蕴于有形之实体中。“万物之初始乎气,气禅于形而后生”。“形”生“象”才可成,“象”是人作为认识主体对万物的“指而名之,区而别之”。可见,黄宗炎的“理象合一”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黄宗炎的这个“理象合一”的世界本体论,既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吸收了阳明心学中的合理因素,是对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的“理气合一”本体论的新发展。

在“理气合一”世界观的基础上,黄宗炎提出重在“践履”的认识论。在他看来,人的主体素质主要是后天培养造就的,“今生知之人不多见,惟学而造于圣域者。人人可为。质美不学,究非令器”。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具备圣人之质,而天赋即使很高,后天不学也不能成大器。他还强调人要有正确的认识,必须反对主观臆断:“为君不纳谏诤,为友不受切磋,万物不能出人,自以为是,距人千里之外,以妄为诚,其伪极矣。而随事顺应之真物遁矣。”刚愎自用,肆心自为,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掌握真理。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日后立身处世中磨炼所得。在“知无不行”裁制外物的过程中“进德修业,日新月盛而不可遏”,通过这样的践履,主体方可把握事物发展的道理,有所作为。同时,黄宗炎还从“阴阳之屈伸往来”是世界变迁根本动因的观点出发,认识事物走向反面并不可怕,只要能把握这种“屈伸”之道,“处之得宜,时进而进,进则思退;时存而存,存则思亡;时得而得得则思丧”,就能在实践中对世道变化应付自如,不致有危害了。(www.xing528.com)

从“理象合一”"的世界观出发,黄宗炎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也“自然不待勉强”,有其自身的必然规律;但又认为人并非无所作为,“世道之治乱,则必因乎人力”。黄宗炎把人类生存的需要作为历史发展最基本的动因,认为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过程。饮食人所必须,亦为天下之所共欲,所以这种“欲”非但不是“恶”,且还是“善”。他以此肯定了人的正当的生存欲望,否定了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腐朽伦理观念,提出应当以满足人的生存欲望为伦理观念的标准。他还指出,只有当人们的生存因不平而起争端,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时,“恶”才从中而生。为了平息人们的争斗,解决民之争讼,圣人“作之君”、“作之师”、“为其难”而教其民建规立制,安邦治国,民“群然奉之,加隆重焉”。可见,人君的产生,典章制度的建立,都是出于解决人的生存问题的需要。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有的典章制度、风尚乡俗会变得弊病丛生,不但不利于民的生存,相反还会成为“厉民者”。因此,就必须“审察时变”“化旧”而“成新”,通过改革创造一个新的适合于人生存的环境。但他又认为变革现状虽是顺应历史的发展,但毕竟要触动人们的利益和传统观念,容易引起社会震动,故而需要有一个渐进过程,以便使得新的东西逐渐深入人心,为人们所接受。他在历史观上的这些见解都是非常深刻的,具有科学的合理的内容。

明清之际,中国历史的发展已酝酿着从古代到近代的交替,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已有的人文观念实行变革,以便为构建适合新时代需要的文化奠定一个起点。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的思想,包括黄宗炎的易学思想正是适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是今人对黄宗炎的学术思想至今尚未作系统的发掘和研究,所以人们知道的不多罢了。

(潘起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