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省及其爱国情怀
胡三省生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卒于元大德六年(1302),今宁海县中胡村人。原名满孙,入学读书时,感悟《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语录,逐改名三省。字身之,又字景参。家居溪边有许多古梅人们尊称他为“梅涧先生”其父,长史学,尤精《资治通鉴》三省幼好学,课余从父攻读《通鉴》晚年自号“知安老人。”南宋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曾任吉州泰和尉、慈溪尉、扬州江都丞、怀宁知县、朝奉郎等职德。德祐元年(1275)人贾似道幕府,后因与贾不合而还乡,宦海生从此结束,潜心校勘《通鉴》。
胡三省与慈溪的黄震(1213-1281)、鄞州区的王应麟(1223-1296)是宋元之际浙东学术的三大家。他们的学术思想在浙东学术史中处于承先启后的地位。胡三省一生致力于《通鉴》校勘。自登第后,胡三省在案牍之余用心于《通鉴》的勘校,虽公事冗繁,仍坚持不懈;宦游所至,见有不同版本之《通鉴》,务必搜罗;遇有《通鉴》方家,即登门求教。权臣贾似道门客廖莹中闻其名,重金聘他校勘《通鉴》以教弟子。他仅撰《雠校通鉴凡例》以应,廖莹中又荐他入贾似道府,遂任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升朝奉郎。德祐元年(1275)人贾似道幕从军江上,所陈建议均不为贾采纳,遂还宁海。次年元兵下临安,后宁海也遭兵祸,举家迁新昌,流亡中《资治通鉴广注》稿散失。归里后,再购《通鉴》闭门谢客,发愤重注。时宁海杨镇龙起义,县内动荡,遂寓居县城内袁桷家,藏书稿于袁家东轩石窟中,后人称为“胡梅涧藏书窟“到了晚年尽管身体十分弱,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资治通鉴音注》((后人一般称为“胡注《通鉴》”)的修改工作,严寒酷暑不停。子女以其年高相劝阻,他说“吾成此书,死而无憾。
北宋司马光花了19年时间,奉命修《资治通鉴》294卷《资治通鉴》系统地记载了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至公元959年,长达1362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跨度最大的一部编年史著。但由于《资治通鉴》内容庞杂,难以为世人通读和理解。为此,胡三省竭尽平生精力,历时30年作《资治通鉴音注》294卷,胡注《通鉴》在中国史学领域,是与左丘明为孔子《春秋》而撰的《左传》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而作的《三国志注》齐名的三大史学名著。其中,以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的篇幅最浩繁,内容最丰富胡三省也以此巨著跻身中国古代史学大家之列。
司马光的《通鉴》本身卷帙浩繁,有300万字之多,而胡注《通鉴》字数与之相近,对《通鉴》在记事,地理、制度,音读等方面,都详加注释,大大便利了《通鉴》的阅读和流传。因此后世史学家称胡三省为“《通鉴》功臣。”胡注《通鉴》的主要学术贡献,一是音注。《资治通鉴》有许多人名、地名、术语,非常怪癖,难以解读,胡三省一为之作注。在当时汉语南北语言有差异,且无规范的字典可查考的历史背景下,胡三省把“音注”列为注释《通鉴》之首,且名其书曰《资治通鉴音注》,首先是从为人们扫除阅读《通鉴》文字障碍来考虑的。二是训诂,即词义解释。《通鉴》中不仅有大量怪僻难读的生字,而且还有难以计数的难词典故,若不予以注释,读者仍是读不懂,还可能引起误会。《资治通鉴音注》载:“凡记事之本末,地名之异同,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这些训诂内容,若将其归类,可以编成各种专题史,弥足珍贵,三是拾遗,即补充《通鉴》漏缺之内容。司马光回避之事,胡三省在注中予以详释《通鉴》中记叙不详或漏之内容,则予以补充,使《通鉴》内容得以充实和扩展。四是辨误,辨析史料真伪,并加以订正。胡三省对《通鉴》中的舛错或不当之处,直抒己见。胡三省不仅为《通鉴》正文辨误,且作《通鉴释文辨误》12卷,对前人的释文也逐一甄别、辨误。五是布道,提出安邦治国的主张,胡三省所阐发的这些安邦治国之道,不仅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汲取,具有历史意义,而且至今还有现实意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在宋、元相继问世后,成为历代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必读的教科书。毛泽东同志在晚年曾对一位学者说,这部长达600余万字的胡注《资治通鉴》,他先后读过17遍。(www.xing528.com)
在胡注《通鉴》中体现了浙东学术文化的优良传统。其一,以史为鉴。经史致用是浙东史学的重要传统,胡三省十分重视历史的借鉴意义,他为《资治通鉴》作注中乘承的就是这种以史为鉴的精神。他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辱身,做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也。他在校注释义中由经人史,阐明古制,梳理并总结历史上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为治国理政者提供借鉴。其二,强烈的民族意识。胡三省生于多难之秋,历经宋元鼎革,目睹宋室覆灭,身遭蒙元默欺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耿耿于怀,洋溢于《通鉴》音注的字里行间。在注释一些与宋朝有关的事实时,他从来不书“前朝”、“赵宋”等中性词语,而称“我朝”、“本朝”、“国朝”,在个别地方还称“皇宋”,“吾国”凡遇到国家亡的事实,他更是触景生情,大发感慨,痛斥那些卖国投降的败类表达对元朝横暴统治的愤慨以及对亡国的惨痛心情,充分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胡三省才华横溢。在胡注《通鉴》中可见,他不仅是一位爱国的史学大家,而且精通音韵,擅长训诂,有广博的地理知识;不仅文化知识素养极高而且艺术造诣也很深厚,他画的青松“气吞千近崖,犹作飞瀑滚”,他还能写一手潇洒的行书。胡三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多才多艺“旷百年而一见”、“负渊海之学的奇才。他早在宋元之际,即信孕众望,但是《宋史》、《元史》都没有为他立传,明、请两朝也没人考究他的生平事迹。直到民国初年宋绍忞主编的《新元史》,才提到他的名字,但仅53个字。这是由于胡三省出生于耕读传世之家,门第实属低微。他靠自学成才,成年后登宝祐进士第,宦海浮沉,仕途坎坷,最高的官是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官阶系六品,仅比七品县令略高一点。不是名门望族,又没有显赫的官衔,在重门第、讲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使胡三省难以赢得达官贵人的青睐。同时,又由于他生于宋元鼎革、天下大乱之时,他的书稿除《资治通鉴音注》和《通鉴释文辨误》外,其余全在战乱中散失;仅存的这两部书稿,又由于经济困难,长期难以付梓。而且在这两部著作中,胡三省也没有过述及自己的生平事迹,仅书“天台胡三省”,因此被人误解,难免“蒙味草野”的厄运。
(潘起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