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羽之死》解析:深入王者荣耀高中语文经典篇目

《项羽之死》解析:深入王者荣耀高中语文经典篇目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羽之死》写英雄末路,为一代雄杰传奇人生的最后表演;记霸王谢幕,是史学巨著辉煌册页里的精彩篇章。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这段文字以一个“悲”字为意核造境写人,奏响了项羽之死的序曲,奠定下霸王落难的基调。项王自度不得脱。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这一劝,打破了项王惶急求生的失魂落魄状态。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羽之死》解析:深入王者荣耀高中语文经典篇目

项羽之死》写英雄末路,为一代雄杰传奇人生的最后表演;记霸王谢幕,是史学巨著辉煌册页里的精彩篇章。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段文字以一个“悲”字为意核造境写人,奏响了项羽之死的序曲,奠定下霸王落难的基调。项王此时,恰似一只囚在笼中的猛虎,犹如一头困在栏里的雄狮。文章既写了他身陷重围、四面楚歌、穷途末路的客观困境,也写了大惊夜起、伤感帐饮、悲歌慷慨的主观心理;既有直接、正面的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还有间接、侧面的应和与感伤,感伤和哭泣。“垓下歌”一唱三叹,唱勇力拔山、豪气盖世,叹时势不利,叹再难纵横天下,叹美人如花无法保全难以厮守,“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史记评林》)项羽主唱,美人应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霸主泣下,左右情伤;悲感动人,满篇凄凉。悲歌现柔情,悲情写真性。一位身陷重围走入绝境的霸主慷慨悲歌,抱怨天命,哀叹时势,眷顾坐骑,怜惜女人,恰才体现出铁汉柔情,更能激发人们的赞许和仰望。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司马迁著史,独开风气匠心独运,自领风骚下笔有情。说“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有意比照,特地突显:即使是溃围出走,即使是败兵逃将,然而行动隐秘、兵力精悍、行军迅疾。繁写、详叙对方之迟钝、敌手之怯惧、汉军之缓慢,是对项王将略、勇气、速度的映衬,也体现了司马迁歌而颂之、赞且美之的明显倾向。而“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不写成“田父绐曰‘左’。于是项王乃率众骑左驰而走,乃陷大泽中”,以一个“左”的简写,再现一众诸人匆忙逃亡之急切骏奔情势,符合项王不假思索的直率本性,与事件节奏、彼时境况、人物心性妙合无垠,恰切熨帖,一字传神。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以二十八人对垒数千人,斩将刈旗,说到做到。一呼则汉军披靡,大将落马;瞋目一叱而汉侯惊怖,人马辟易。项王简直狼入羊群,可谓猛虎下山。纵横冲杀,神出鬼没。汉军人多势众只会包围不敢靠近,项王兵微将寡主动出击马到功成。一而再再而三,如入无人之境——驱驰而下,都尉丧命。杀敌十百,亡其两骑。对比加衬托,兼正面和侧写,写细节记语言,文字淋漓尽致,描写鬼斧神工。一代战神,英武天纵,威风八面,风神凛凛。刻画三番冲杀之后,再写一处问答。一问画自负、一问显得意、一问现豪情,一答表拜服、一答衬神勇、一答证威武。这是“神问答”,也是“神补足”,更是“神点睛”。人物形象在这一问答中栩栩如生,当时场景因这一对话如在眼前,文章叙事以这一细节而饱满灵动。(www.xing528.com)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东渡乌江是情势峻急时的本能打算和原初想法。然而当乌江亭长船以待恳词劝渡,项王却不愿过江,拒渡赐马。制造前后矛盾,应用语言描写,司马迁有意挖掘、展现人物更深层更本质的心理内容和精神世界。亭长劝渡之词虽是一番好意,其内容却是要项王自我萎缩偏安一隅苟且求生。这一劝,打破了项王惶急求生的失魂落魄状态。他笑了!这一笑,自我重生,这一笑豪情顿生,这一笑傲视生死。笑着走向死亡,这一笑,是最佳表情!他笑着表达了价值追求,笑着说出了临终告白:“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在苟活与人格之间,项王以两句反问追究自我、做出选择,太史公借霸主遗言标举尊严、启迪世人。专注事功、理智过胜的人对此深表可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然而只有李清照称得上项羽的知己看穿了史迁的笔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只有这“不肯”,才造就了一种尊贵。耻愧才显真豪杰,怜马可算大丈夫。赐马之不忍,再一次照应和印证着项王心性中有重情感恩的闪光元素。(另外,亭长待渡也可以证明所谓田父绐骗因为项王无道失人是谬论!)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不仅要笑着死,还要战着死。项羽和随从不束手待毙,全都下马步行,与追军短兵相接。虽然寡不敌众,无济于事,但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方显壮士本色,以性命相搏才是霸主心气。项王身负重伤,杀敌数百,战斗到最后时刻。他不会把自身性命交付宵小鼠辈任宰割供冒犯。他要自己杀死自己,死也要自己做主,讲求霸主风范。看到背楚归汉的吕马童,项王赠头给他,自刎而死。吕马童追杀进逼,一心邀功取赏;楚霸王慷慨赐头,临死顾念旧情。一生一死,高贵是项王的墓志铭,猥琐是汉将的活写照。死得壮烈伟大,生者卑鄙可耻!两相对照,无比鲜明。

垓下被围写柔情,抒情是主调,以悲造境,节奏纡徐,如悲笳怨笛,呜咽深沉。东城快战状雄风,描写做主打,勇字当先,行文紧促,似金戈铁马,激越铮铮。乌江自刎显豪气,叙述为主线,义以贯之,层次分明,像长歌复调,荡气回肠。三场戏跌宕起伏,张弛有度,把一个末路英豪的最后阶段演绎得悲壮慷慨,感人至深。史笔有情写赞歌豪华谢幕现真性。司马迁不愧史学大咖文章圣手,《项羽之死》独步古今,不以成败论英雄,惊风雨泣鬼神,是礼赞真性情的浩歌和描写英雄气的华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