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说》解析:直言时弊,崇道立心,助读高中语文经典篇目

《师说》解析:直言时弊,崇道立心,助读高中语文经典篇目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然而,韩愈这样做的端庄姿态让人肃然起敬。读他的《师说》,除了敬重就是赞叹。且先把《师说》这篇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文章附在此处,然后撷取其中一二略作些评析。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这一篇《师说》,算得了一篇“大义觉迷录”!

《师说》解析:直言时弊,崇道立心,助读高中语文经典篇目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以维护道统自任,正襟危坐、一脸严肃讲道理的形象往往挺让人生厌的。因为这种人常常假借道德或传统,自以为是,沽名钓誉,外表正人君子内里全是私利贪欲。越是端着、装着,摆出真理化身的造型,越是让人鄙夷不屑。正是由于这样的“伪君子”或“假道学”,逼得世人宁可认可“真小人”。

然而,韩愈这样做的端庄姿态让人肃然起敬。读他的《师说》,除了敬重就是赞叹。苏轼说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果然是的评。

按照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说法:“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我们可以想见韩愈以一己之言论行为力矫頽俗抵抗逆流的压力和勇气。

韩愈“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苏轼语)——“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劝谏唐宪宗迎佛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梁衡《读韩愈》)。

他,是一以贯之的刚正勇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且先把《师说》这篇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文章附在此处,然后撷取其中一二略作些评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句子吧,注意它们当中的语气词,再读一读:

1.古之学者必有师。(把“必”重读出来)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把问的意味读出来,不同于“人生皆有惑”)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停顿处分明一些,再把“终”和“矣”读好)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间句中有语气词“也”,靠前停顿读好)

5.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与上一句连起来读一下,并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不写成“生乎吾前或后,若闻道先乎吾,便从而师之”)

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知”与“乎”的反问必须读出来)(www.xing528.com)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是“无贵贱长少,有道为师”,而是特意延长,一定要读好四个“无”字,把贵、贱、长、少逐个抹倒否决,再读好两个“之”和一个“也”,把崇道重师的正气真理正大光明堂堂正正读出来。谁敢小瞧“之乎者也”,说它“助得何事”)

8.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感叹句两个感叹词,不读好这一句,就揣摩不到作者的肺肠)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也”“矣”“犹且”“焉”四处全不得轻易放过)

10.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也”“矣”“而”三处,再与上句连读)

1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也”“焉”“矣”渐强渐深,“惑矣”二字成句要读出批判意味)

1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未见其明也”倾向很明显,一否不足再次否定)

13.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就在“呜呼”和“矣”身上)

1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乃”和“可怪也欤”是关键处)

1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读好两个“不必”和一个“而已”,自然就读对了)

是不是已经把韩文公的词锋语气、情感文心体会了个强烈深刻呢?应该是有!

作为古文大家,韩愈这篇文章的好处当然不仅在上面语句中表现出来的文质兼美旗帜鲜明直斥时弊思想锐利。行文结构语句连缀也是严丝合缝堪称完美。每一句都与抨击批判歪风邪气、护持建立正理大道密切相关:标出古之学者是为教训今之世人,定义师者意在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尊崇大道破除偏见,或严重关切深表忧虑反复感叹,或精妙对比揭露迷误直指流弊,举圣人言行力证观点,树青年才俊作为典型。

文章句句有道,处处说师。愤世嫉俗之语后面是一片醒人移风的道心。

善哉!这一篇《师说》,算得了一篇“大义觉迷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