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渊明《归园田居》解析—感受叛变中的痛苦和幸福

陶渊明《归园田居》解析—感受叛变中的痛苦和幸福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诗“一语天然万古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几乎每一个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解和偏好的人,都会喜欢陶渊明诗的味道、陶渊明的人生境界。《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陶渊明是一个“叛徒”形象。第二次叛变是脱离世俗角色归园田居,这一次的感受是“复得返自然”。诗人正是在叛变中完成了人生的定位,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陶渊明《归园田居》解析—感受叛变中的痛苦和幸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www.xing528.com)

陶渊明诗“一语天然万古新”,“引无数英雄折腰”。几乎每一个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解和偏好的人,都会喜欢陶渊明诗的味道、陶渊明的人生境界。即使有时候是站在边上打量一番,并不能至,但会“心向往之”。

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陶渊明是一个“叛徒”形象。诗中表白了两次叛变的经历和感受。第一次是对自我本性情怀的叛变:落尘“三十年”,感受是“误落尘网”,如“羁鸟”似“池鱼”,像是“久在樊笼里”。第二次叛变是脱离世俗角色归园田居,这一次的感受是“复得返自然”。诗人正是在叛变中完成了人生的定位,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当中确实需要角色的体验和置换,否则,无法对比,难以确认自己的性情适合哪种活法。但是人生往往是迷宫围城,大多数时候会找不到方向,本心真性迷失之后,很难保证能自如地进入和杀出。十万丈红尘并不好看破,五斗米也不是说舍弃就能舍弃的。在看不见的人生迷障里能够听见内心的呼唤,奋然决心告别“旧我”,古往今来,毕竟只有少数几个人做到了。人,热衷追求自己没有的事物的时候,容易迷乱,而在放弃已有的过程中会实现生命的复原或升华。

田园生活的诗意,是纯朴平淡的样子。园子,是自己开垦的;宅子面积不小,挺宽敞;屋子虽然简陋,但数量充裕;院子环境优美,花木繁盛树荫清凉;村子安谧祥和,云气蒙蒙,炊烟袅袅;巷子幽深热闹,鸡鸣狗吠;日子单纯闲适没有杂事俗务。“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就是朴质的田园生活,但也是迷人而有味的生活,这种情调就是一种天然自在的美好。

读这首诗,得用缓慢悠长的语调。读写田园的句子,重读“误落”和“复得”,意味就可以淳厚得让人沉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