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前后,由于天灾人祸,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生产下降,粮食欠收,百姓挨饿,疾病流行。从1960年到1961年,内蒙古牧区先后接纳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3000多名。在牧民们的抚育下,他们健康成长,当上了牧民、工人、战士、不少人还成为教师、医生、干部,为内蒙古建设贡献力量。
故事要从1959年末说起。当时,在全国妇联担任领导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收到沪、苏、浙、皖等地几十个孤儿院的告急信电,反映食品不足,孤儿营养不良,大多患有疾病,请求中央帮助解决困难。康大姐心情沉重地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并且建议从少数民族地区调去一些奶粉,以解燃眉之急。总理说:“康大姐,请你直接找乌兰夫同志商量商量,看看他能否有办法从内蒙古调些奶粉过去,乌兰夫可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啊!”
正在北京开会的乌兰夫,见康大姐亲来求援,便说:“这件事我回内蒙古后想想办法,不管怎样也得帮助这些孤儿渡过难关,请大姐放心。”他没有告诉大姐,当时内蒙古牧业也遭受了特大灾害,不少乳品厂都关门停产了。
乌兰夫没在北京逗留,他回到呼和浩特,就找到自治区党政领导同志商量,说:“康大姐求上门了,我们总得想点办法啊!”大家思来想去,认为调运奶粉有限,只能解决一时困难,并非长久之计,自治区副主席吉雅泰用探询的目光对乌兰夫说:“我倒有个主意,就是把这些孤儿都接到内蒙古来,分配给牧民去抚养。”乌兰夫一听,喜上眉梢,笑道:“此法甚妙。由于历史原因和卫生状况不好,造成牧民缺儿少女。他们非常喜爱娃娃,要是把这些孤儿送给他们抚养,既可以减去上海等地区的负担,也可以解决牧民们缺儿少女的问题,对将来牧区的发展建设也大有好处嘛!”他见大家再没有别的意见,就说:“这事先就这么定了,我这会儿就给康大姐挂电话!”康大姐听了电话,也高兴地表示赞成。(www.xing528.com)
乌兰夫是个老党员,考虑事情十分细心周到,他觉得把孤儿接到牧区生活,的确是个好办法,但这样做会使绝大多数孤儿将来成为蒙古族的后代,这是否有碍党的民族政策呢?于是,他又给总理挂了一个电话,说明自己的考虑。总理爽朗地回答说:“康大姐已把你们的安排办法同我讲了,你们想得很周到嘛!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接着总理又换了语气,严肃地说:“上海那面很着急,每天都有孤儿患病死亡,你们最好抓紧时间,先把孤儿接管过来,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同上海的同志磋商……”
为了完成周总理和康大姐的嘱托,乌兰夫对接纳幼儿的工作,做了认真、细致的部署。首先是抽调人员,成立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孤儿的医疗保育工作。其次是派出人员和上海等地迅速取得联系,摸清情况,分类排队,对年龄稍大、身体稍好的孤儿可以直接送往牧区,其他的孤儿先在集宁、锡林浩特等地的育婴院治病,然后再送牧区。还有是动员牧民们做好接纳工作,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让孤儿们吃好穿暖,身子壮实,乌兰夫还经常过问、检查这些工作的落实情况,向总理和大姐汇报。
牧民们欢夫喜地来到锡林浩特等地领养孤儿,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照料他们,让他们喝最好的牛奶和羊奶。孤儿们在蒙古包里学会了走路、说话和认字,后来都像骏马一样驰骋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