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末年,约在公元前1100年,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部落周族逐渐崛起。部落的首领古公父率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岐山县)筑起城郭,设立官制,建立了国家的雏形。
古公父生了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季历。季历排行最小,娶了挚任氏的贤淑女儿太妊做妻子,生下儿子姬昌,他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小时十分聪明,深得祖父古公父的宠爱,希望他将来能继承周族的事业。太伯和虞仲知道父亲想立季历为继承人以便将来传给姬昌,二人便逃避去江苏无锡,“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使季历放心继位。
季历继位以后,周族一天天强盛起来,先后征服了余吾戎、始乎戎和翳徒戎,势力从陕西一直发展到今山西境内。商王太丁也不得不承认季历为西方霸主,号称“西伯”。但是太丁害怕季历的势力进一步发展,会威胁到商王朝的统治,于是在一次季历到商国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朝见时,把他留下,软禁起来,只放归他的随从人员;不久之后,又把季历杀了。
姬昌得知他的父亲被太丁所杀,统领周族练兵经武,积极准备报仇。不久,太丁也死了,帝乙继立为商王。当时东方的诸侯人方(在今淮河中下游以南)、孟方(在今河南省睢县以南)和林文(在今安徽省凤阳一带)等方国先后反商。帝乙要把主力集中进行东征,他害怕姬昌也起兵反商,造成腹背受敌,便对周族采取和亲政策。帝乙有一个妹妹太姒,长得十分美丽,是太丁在世时的掌上明珠。帝乙派遣使者出使周,表示愿意将爱妹嫁给姬昌为妻;并通过使者向姬昌道歉,对他父亲太丁杀死姬昌之父季历表示遗憾,希望姬昌以大局为重,摒弃前嫌,重修旧好。姬昌本想为父报仇,但觉得条件尚未成熟,若拒绝和亲,会被其他诸侯、方国认为理曲在周;再加上帝乙东征已取得胜利,一些诸侯、方国又重新臣服于商王朝,于是答应了和亲。(www.xing528.com)
商使者回朝,帝乙知道姬昌答允和亲,十分高兴,下令让姬昌承袭父亲西伯的爵位,并准备了丰盛的嫁礼。姬昌也备了贡品,派遣专使入朝,定日迎娶。商周联婚,使一度恶化了的关系和缓了下来。《诗经·大雅·大明》描述了这次商周和亲:天监在下,有命即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丕显其光。
诗的大意是说:上天监察下方,天命落于文王。文王初年,天配良缘。在洽水南,在渭水边。文王内心欢迎,她是大国女子。她是大国女儿,她比天上少女。送聘下定吉祥,文王亲迎渭上。造舟船架桥梁,显荣耀,倍增光。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从《诗经·大雅·大明》中引申出一句成语“天作之合”,用作称颂婚姻美满的祝辞。后世把订婚称为“文定”,也是根据《大明》这首诗中“文定厥祥”而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