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衡量这种古典文明的标准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尊老。一些较开明的帝王也提倡尊老养老,例如东汉明帝就是一个较突出的典型。他即位不久,就实行“养老礼”,规定“三老、五更(对所推举的年高有德者之三公和次卿各一人的称呼)皆以两千石(知府、郎将以上的俸禄等级)禄养经厥身”,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dàn,容量单位)、肉40斤。有司(地方州县长官)其存(存问,抚恤)耆(60岁)耋(70岁),恤幼孤,惠鳏寡”。地方官也有尊老敬老之俗。而且也借机征询他们对施政的意见或建议。例如战国初西门豹治邺(在今河北临漳县)时,就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东汉末陈蕃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下车伊始,还没来得及进入官邸,即去拜访徐穉(zhì)。宋张载为云岩(在今陕西宜川县一带)令,每月初一都要“召父老高年者,亲与劝酬为礼,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所苦。”这类事例很多。这说明在我国古代,敬老是很受重视的。张良取履就是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
提起张良,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原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韩亡后,为了复仇,曾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东南)用铁锥击杀秦始皇,未成,后即隐姓改名逃亡下邳(今江苏宿迁县境),投奔沛公刘邦,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殊功。鸿门赴宴,用良计死里逃生。继而入咸阳、出秦宫、烧栈道、定国都等,皆出张良之谋。即使刘邦自己也承认“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那么,他的谋略是从哪里来的呢?据史载,他“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这个《太公兵法》是部什么书呢?相传是西周武王师吕望(又称吕尚、姜尚、太公望、师尚父等)撰的一种兵书。但现存兵书有两部,即《三略》和《六韬》,都冠以太公之名,而实际上都是后人托的。其中《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这个黄石公就是张良遇到的那位“老父”。史称《太公兵法》,为什么又叫《黄石公三略》呢?有人解释说:《三略》本太公著,黄石公推演之以授子房。事情也许如此,我们就不考证它了。那么黄石公又是怎样将这部兵书传给张良的呢?这就说到“取履”的事了。(www.xing528.com)
上面已经提到,张良在搏浪沙锥秦王不成而逃亡下邳时,有一次,他去到“圯上”(即一座桥上,圯读yí)闲逛。这时,有一“老父”(即老人)穿着粗麻短衣,来到张良跟前,并故意把鞋子掉在桥下,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鞋子给我拿上来!”张良一楞,想要打他,但又念他已经上了年纪,也就勉强忍住,下得桥去,将鞋子取了上来。取上来之后,老人却又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已经取上来了,穿就穿吧,于是就又跪地把鞋子给穿上。老人把脚伸过去,穿好之后,就笑着走了。张良心里很惊疑,一边想,一边看着他远去。谁知他走了一里多地,又回来了,说:“你这小子是可以教育的。五天之后,天亮时,和我在这里会面。”张良不知是怎么回事,就顺口答应说:“好。”五日后天亮时,张良去了。但老人已经先到了,生气地说:“与老人约会,迟到,这是为什么?”说着就走了,临走时又说:“五天后早点来!”五天以后,鸡叫时,张良就起身去了。老人又已先到,又生气地说:“这次为何又迟到呢?”说着又走了,说“五天后再早点来。”五日后,还没等到夜半,张良就又来到桥头。过了一会儿,老人来了,高兴地说:“应当这样。”说着,就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10年之后你会建功立业。13年后,你去济北(在今山东长清县)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老人就走了,也没说别的话。以后也再没有见过他。天亮后,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他感到很有意思,于是就经常诵读学习,从而为日后给刘邦出谋献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年后,张良随刘邦过济北时,果然见到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张良十分珍视,并取作永久纪念,后来张良去世,又同黄石一同埋葬。
这就是张良桥下取履的故事。这个故事虽有传说的成分,连司马迁也觉得“可怪”,但大体是可信的,从而至今传为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