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北京一〇九中 初一 辛连伟
俯瞰群峰的泰山,坐落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北郊,是人们十分向往的一个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回了一趟山东老家,有幸在泰山上看到了日出。
2月7日凌晨二时半,我和妈妈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们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而外,什么声音也没有。以后山势越来越陡。这时抬头望去,夜色中,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四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们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首句可删,开门见山为好。
“有幸在泰山”后加“顶”字,照应下文“日观峰”。
游记应写出具体地点——“妈妈”后加“从岱宗坊”,“以后”前加“过了壶天阁”。
比喻生动,夸张自然。
用略写,很好。“不敢停留,”可删。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沸沸扬扬的云海。此处不分段也可。
这段用了五个比喻来写山势和云海,动静交错,写出了登泰山途中见到的奇景。
以登南天门为登山过程的重点部分,布局得法。
“互相帮助着”删,“手拉着手”的意思已足。
“休息”后加一句:“原来我们已到升仙坊。”
视角选得好,突出了十八盘的陡峭。
“窄窄的”放在“台阶”前边。“攀登”后的“着”字可删,前面已有“沿着”,不宜重复。
换了一个视角,突出十八盘的险峻。
插入叙事,使气氛缓和下来。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和妈妈手拉着手,互相帮助着,一步三喘地往上爬。忽然,前面传来了说话声,透过云雾看去,一座牌坊下面聚集着二三十个人,似乎在那里休息。这时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路面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们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谁也不敢向下望一眼。爬了几十个台阶,我们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这时恰好一团团浓云涌了过来,把我们来时的路完全淹没在云海之中,不知深浅高低。不多一会儿,浓云过去,只见几个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们身旁。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和妈妈一起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老人们一边走一边说:“泰山这十八盘,真成了登天路了!”我一想,可不是吗?你看,山路上白云飘飘,人们都在云中穿行,不就是上天了吗?这使我振奋起来,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因此一鼓作气地登上了南天门。
我们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和妈妈终于到达了泰山最高处——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层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际又由白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正燃烧着大火,而且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个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就像刚刚从铁炉里夹出来的烧得通红炽热的铁,而且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吗”字可删(因下文还有一个“吗”字),后面的问号改叹号。
用景物描写印证老人的
话,有趣。
“因此”改“终于”。
用略写,得法。“终于”可删。“到达”改为“登上”。
用广阔的背景来烘托日出,是作者细心处。(www.xing528.com)
“出现了”改为“露出”。
“微露着”改为“微微泛出”。
“一切”改“绮丽的景色”。
“际”改为“空”。上文说的“底层”才是天际,它已
“微露着淡红色”,而且在“加
深”“扩大”,不能再说它“由
白发红”。
“上升着”之后加“渐渐地”为好,表示其间有一个过程。
写“我”的感觉,引人
入胜。
“挣”字用得好。
“叫着”改“喊了起来”。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拍手叫着。
这时,我眼前的群山完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整个大地又重新得到生机,禾苗展绿臂,花儿张笑脸,小树也伸直腰杆。
啊,太阳,你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看到你冉冉东升,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祖国在前进!啊,祖国,我祝你永远如日东升!
这段话内容空泛。在别处看日出,也可以这么写。“得到”改为“充满了”。删去“禾苗展……腰杆”,因为前文没有铺垫。
由于上文缺乏这方面的暗示,这一联想显得很突然。从全文内容看来,似应以“努力攀登”的意思结尾。
【讲评】
写山水游记,难的是写景状物。景物写得生动,才能引人入胜。
要写好景物,一要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使人一看文字就能想象出那真实的图景来,而不能只用“美丽”“雄伟”之类的形容词来敷衍读者;二要善于抓住景物的具体特征,例如写泰山,就要像泰山,而不能是别的什么山。这两条,只要观察细心,又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不算太难。但这只是起码的要求。如果再进一步,那还有一个表情达意的问题。因为人们写景的时候,总是选择自己认为美好的或印象中比较鲜明的东西来写,并且通过它们来抒发、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引起读者的共鸣。感情平淡的写景文字,即便是写得比较细致,也不容易打动读者。我们说写景状物难,主要的难处就在这里。
我看过不少初中同学写的山水游记,能够把景物写好的不多。有些同学,因为兴趣主要是在一个“玩”字上,不怎么注意观察四周的景色,所以对“游记”这种文体大概有点误解,以为就是记游玩的经过。他们不懂得,这里的“游”字包括“游”“览”两个意思:“游”,指的是游历的过程,它往往成为记叙的线索;“览”,指的是所见所闻,是文章基本内容之所在。在山水游记里,景物是“览”的主要对象。一篇山水游记,如果只说什么时候到达什么地方,却不记下沿途的所见所闻,什么东西也不给读者,这样的游记肯定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辛连伟同学的这篇游记不是这样。他不仅清楚地记下了登泰山的经过,而且用各种手法把沿途的景物表现得相当生动。一开始,由于时间是后半夜,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景物写得很细,但他能利用自己的感觉来描绘泰山的形象:“夜色中,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这句话确实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到达对松亭以后,因为“天已微明”,看得比较清楚,他的笔触也变得细腻了。例如对松亭前的云海就写得较好,他用动静交错的写法,先以奇特的山势作衬托,再写云海生成和变化的情形。虽是寥寥数语,却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登南天门又更好一些,他选择了两个不同的视角——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把山势的险峻和路的陡峭写得都很逼真。在攀登过程中,他又插入一段抒情味较浓的叙事:正当他感到步履艰难的时候,同行老人的谈话使他受到了鼓舞。这一段,气氛有变化,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有变化,乐观、豪迈的感情终于占了上风。尽管文字不长,却十分耐人寻味。读者不难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但写得最好的,要算观日出那一部分。作者不是孤立地写日出,而是把日出的全过程放到东方天空的变化这个大背景里来,使整个画面显得绚丽多彩。尤其值得称许的是作者的状物之细,例如:“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个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就像刚刚从铁炉里夹出来的烧得通红炽热的铁……”这段话把自然图景和作者的想象融为一体,简直抵得上一部动画片。这证明作者的确是用自己的全副心力观察着他的目标,对它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没有轻易放过。读过这一部分,我们也仿佛亲眼看到了一场日出的壮丽图景。
作者也注意到了表情达意。文章的基调是乐观的、开朗的,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洋溢在字里行间。一个初一学生的游记,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应当受到赞许的。下面从更高的要求出发,提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供作者和广大同学参考。
就游记的写作特点来说,除了在旁批中已指出的游历方位不明而外,时代气氛的不足似乎也要算本文的一个缺点。登泰山,是一个壮举,跟登普通的山不一样;特别是现在登泰山,人们的心情也会跟过去不一样,应该有点儿时代气氛。据我所知,天气好的时候,在泰山顶上过夜等候看日出的人,不消说很多,就是后半夜登山赶来的也不少。可是本文里只有攀登南天门那一段提到了别的登山者,而其余三十里行程中似乎只有他母子二人;到了观日出的时候,甚至只剩下作者一人了。实际情形恐怕不是这样。当然,这不是说要把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写进文章里去。这是不可能的。其实,点染时代气氛并不需要许多笔墨,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一个生动的细节,都能起点染气氛的作用。我们今天写山水游记,跟古人写的应该有所不同。古人写山水游记,往往用来寄托闲适、恬淡的心情,好写幽深静穆的景物,人不经常出现在文章里。我们可以不受这种限制,特别是登泰山,要以此来寄托一种热烈、豪放的感情,表现一种积极进取、勇于攀登的精神。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经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本文之所以出现这个缺点,大概是因为作者在写景状物的时候,在一定的程度上忽略了思想感情的表现;他努力切着“登”“观”这两个字来写,却没有进一步考虑这一“登”、一“观”究竟意味着什么。从文章的结尾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那里虽然也写了日出后的景象,但内容很空泛,没有写出泰山日出的任何特点;感想也显得一般化。这似乎说明这时候的作者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不再往下想了。由此可见,要进一步加深游记的内容,还得提倡多思。
作者的语言是好的,善于运用比喻来刻画各种事物的形象,证明他有一定的联想力。但也有一些欠斟酌的地方,因为旁批已经指出,这里就不重复了。
原载《初中学生作文评改》,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