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教语文:张必锟的教学设想与美育问题

我教语文:张必锟的教学设想与美育问题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听潮》中这个提挈全文的句子启示我们: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是这篇作品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我提供这一个教学设想,为的是探讨一下散文教学中一个带根本性问题——美育问题。可见,在散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决不容忽视。

我教语文:张必锟的教学设想与美育问题

“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听潮》中这个提挈全文的句子启示我们: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是这篇作品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确切地说,就是要使学生受到作者对“海潮音”的审美情趣的感染,要学会欣赏这个“伟大的乐章”并认识“海的美”,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

教这篇作品的主要困难在于:绝大多数学生(滨海地区例外)由于缺乏跟海交往的直接体验,可能不大容易清晰地理解作品中那些艺术描写的表现力,例如艺术通感的法则在表达音响质感中的作用、各种音响的有秩序的组合跟“乐章”旋律的完整性的关系等;至于作品的内涵即作者的美学理想,就更难理解了。这些困难如不很好地解决,真正的美感便无从产生。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这个“伟大的乐章”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它的旋律的完整性表现在什么地方?第二,它怎样在作者心中引起了审美的情趣?“海潮音”的美具有怎样的思想意义?

下面谈谈个人的教学设想要点,仅供参考。

第一,由于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必须高度重视朗读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才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朗读的好坏,将是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否得到培养的主要标准。

指导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步骤恰当、内容具体、方式灵活。

所谓步骤恰当,就是说要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朗读的质量。可以从练习默诵或低诵开始,发现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并加以纠正,再提出连贯朗读的要求,最后进行有表情地朗读。

所谓内容具体,就是说要从朗读的速度、节奏和表情三个方面对所读内容做扼要的指示。这篇课文可分三部分:关于居住环境的描写(前七段)、关于海潮音的描写(中间十四段)和结尾(最后一段)。从调性来划分,第一部分可用叙述调来读,第二、三两部分则要用抒情调来读。但这样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例如第二部分,整个说来,它的速度是从“行板”转向稍快,再发展到快板,最后回到稍慢,它的情绪则是由轻松、平和转为欢快、兴奋,再发展到炽烈,最后回到恬静;但具体说来,由于其间穿插了若干叙事成分,有时也需要用叙述调来读。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应对某些重要语句的朗读提出具体的意见。

所谓方式灵活,就是说要实行两种结合:一种是学生试读和教师范读相结合;一种是内容分析和朗读相结合。前一种结合比较易于做到,如果教师本人不善于朗读,可用其他办法(如放录音)代替。后一种结合较难,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句,从朗读的角度提问学生,例如第三段的意义重音有几处(答案是有四处,即“比较幽静”“靠海湾”“一个露台”“欣幸”)、“像微风拂过琴弦”和“像落花飘零在水上”之间的分号表示什么(答案是二者间有一个稍长的停顿)等。提出这一类问题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读好课文的自觉要求,并通过不同读法的比较找到提高朗诵的艺术效果的途径。

朗读的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是贯彻始终的,下面将要说到的两项工作都应在读好课文这个目标的驱使下进行。

第二,由于课文内容的突出重点是关于“海潮音”艺术形象的描写,必须用很大力量分析好“海潮音”的节奏和旋律,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这部“伟大的乐章”的美,进而产生探求其中的哲理启迪的愿望。

可以先把这部“乐章”的三个“乐段”划分出来,即“海的沉吟”(8—12段)、“惊醒了海的酣梦”(13—14段)、“海的愤怒”(15—17段)。接着依次分析各个“乐段”的基调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懂得,整个“乐章”有一个从幻想曲般的轻柔情调到舞曲般的明快节奏再到颂歌式的雄强旋律的鲜明发展过程。在这样的分析中,还应包括对作者所使用的一系列修辞手段(如比喻和拟人)的分析,目的是使学生对文中所描写的音响产生质感,如同听指挥家棒下的乐队演奏美妙动人的乐曲一样,真正进入“乐章”的境界。到这一步,也只有到了这一步,“海潮音”的完整艺术形象才能在学生的心中形成。这是审美感产生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最后可以提问学生:你听了这部“伟大的乐章”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说热爱大自然、有美好的生活意愿等,但最重要之点是对斗争的追求和向往。在这上面,不要限制得太死。(www.xing528.com)

第三,为了弄清作者审美情趣的产生过程,还应进一步分析课文结构的紧要处。为此,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①在写这个“伟大的乐章”之前,作者依次描述了“佛国”的环境、所住的房间和海滨的夜景,这对表现这部“乐章”有什么作用?②听完这部“乐章”后,作者跟他妻子有一段对话,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③“尽够欣幸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在第3段,一次在结尾),它前后的含义是否不同?这三问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问,通过比较应当使学生懂得两者的境界有高低之分:前面说的“欣幸”,是领略了海的美好景色的表示;后面说的“欣幸”,则是在听了海的“乐章”后的表示——这已经属于精神美的范畴了。懂得这种区分,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可以提高了。

我提供这一个教学设想,为的是探讨一下散文教学中一个带根本性问题——美育问题。

如所周知,散文作品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论是写景状物还是记人记事,大多是作者美学理想的反映,因为读者从这类作品中总是可以看到按照作者的理想“应当如此的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语)。拿《听潮》来说,当我们沉浸在这海的“乐章”的壮丽“旋律”之中时,我们不是看到了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一种建设这种生活的意愿和对于斗争的向往吗?作者憎恶黑暗现实,痛恨压迫者,渴望着用斗争的方式来驱除邪恶势力——这些,在海的怒吼声中,不是也透露着一丝消息吗?美学理想,在散文作品中是居于根本地位的,是散文教学的灵魂和核心;而所谓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则如水流之归海,如根须之附本,无不从属于表现作者的美学理想这一要求。这就是本文开头部分提出的那两个问题所以显得格外重要的原因。离开了美学理想,事物的美特别是它的内在美或精神美,是无从被感知的。可见,在散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决不容忽视。

当然,对学生进行美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审美感的产生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过程不是一次完结的,而必须经过多次的循环往复。所谓“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这句话正可以借用过来,作为阅读作品时美感产生过程的形象表述。

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有表情的朗读。朗读是启动学生想象的关键。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总是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寻求合适的语调,这就会促使他们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如果再向他们提出表情的要求并给以具体的指导,则更能激发他们反复品味的兴趣,并在自己头脑里把作品中某些细节的“视象”呈现出来。读的次数多了,原来的零碎“视象”就会集合为比较完整的境界,美感也就产生了。另一个是抓住作者的基本构思。这就是说,要像欣赏精美的雕刻品那样来欣赏散文作品,其中包含着一个辩证的过程:看完它的整体形象,还要看它的各个局部;看各个局部的时候,又要注意到它们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有了这样一番精细的功夫,才能逐步接近作者构思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1]的境界。

把美育问题提到语文教学的议事日程上来,不仅出于理论的需要,也出于现实的需要。列·符·赞科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合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2]这段话很值得深思。本文只说到了复杂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极小的一个方面,深盼广大教师对此作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4期

【注释】

[1]引自《文心雕龙·神思》。

[2]引自《和教师的谈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