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一、1.同“悦”。2.gèng,再、重新。3.同“诀”。4.hè,跟着唱。 二、1.出发。2.报答。3.投奔。4.残酷。5.被。6.整理。7.回头望。 三、1.私仇、私愿;辜负。2.远方。3.以为迟。4.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四、1.此。2.唯。3.凌。4.于是。5.登。五、1.(物);(王)。2.(于此)。3.(先);(秦舞阳)。4.(事不可期成);(来);(之):(行)。 六、1.过了很久,荆轲还没有出发的意思。2.樊将军在非常困难的境遇中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个人的私愿而辜负老先生的希望。3.太子以及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去送别他。七、1.②。2.①。3.③。4.②。
《进〈诸葛亮集〉表》 一、1.睹。2.殁。3.率。4.旨。 二、1.拜访。2.部队、军队。3.法令条文。4.坏人坏事;表彰。5.训练、管理;军队或军中之事;短处。6.表现;文字。7.毫无顾忌地;修改、改动。8.显示、揭示。 三、1.于,于。2.于。3.之。4.之。 四、1.之。2.皆。3.平。4.宿。5.已。6.度。7.追法。 五、1.刘备能够用(这支军队)跟魏武帝作战。2.从前萧何推荐韩信,管仲推荐王子城父,(是因为他们)考虑到自己(仅有)(治国)的特长,并不兼有(指挥军队作战的才能)的缘故。3.用宽缓的方法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即使很劳累也不会埋怨;用求生的原则杀人,(别人)即使(终被)处死也不会愤恨。 六、1.②。2.④。3.④。
《齐桓晋文之事章》 一、1.统治天下。2.离……远。3.估量、猜测。4.穿。 二、1.“以”同“已”。2.“与”同“欤”。3.“说”同“悦”。4.“刑”同“型”。5.“涂”同“途”。6.“愬”同“诉”。 三、1.区别。2.妨(碍);仁爱的道理。3.施。 四、1.尊敬;老人:爱护;儿童。2.眼睛。3.美好的德行。 五、1.怜。2.奉。3.习。 六、王之不王易之 王之不忍 百姓之谓我爱,百姓之不见保 供之 民之从之 申之七、②、③顺承。⑥转折。 八、1.此。2.谁。3.悉。 九、1.从什么地方看出我能办到。2.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了。3.讲仁爱的人掌握朝政,怎么能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情呢。4.然后诱导老百姓走上善良的道路,老百姓也就很容易听从他了。5.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教导他们。十、1.②。2.④。(www.xing528.com)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1983年第5期,是该刊年度获奖作品;后收入《中学语文自学之友(总复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