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用草药治病有悠久的历史,采草药的时间一向遵从古法,“多用二月、八月”。本文作者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论证了以根、叶、芽、花、实为药各有不同的最佳采集的时间,采草药“不可限以时月”。这种创新精神是极其可贵的。仔细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作者这种创新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
思维提示:
(1)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推翻传统观点、另立新说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著名的有伽利略以落体定律代替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说法,拉瓦锡以燃烧氧化说代替旧的“燃素说”,哥白尼以“日心说”代替旧的“地心说”等。想想这些事例,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怀疑旧说常常是创新的开始,但这种怀疑绝非主观臆断,要看出旧说长期迷惑人而又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据此,应先注意作者对“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这一“古法”所做的分析。(3)创立新说,必须有足够的科学根据,离不开创立者的亲身实践。要善于从作者的论述中看出他的实践活动来,尽管由于篇幅短小,文章对作者这种活动阐述得并不充分。(4)仔细研究为什么作者在指出入药各部位的最佳采集时间之后又说到地势、物性、地气和人力的四种不同。
思维参考材料: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土,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积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2.本文是一篇古代科学小品。其内容是说明性的,但在结构上又跟议论文相似,开头提出观点,中间进行论证,结尾归纳全文主旨;语言大部分平实,但又讲究修辞,不乏生动的说明。如果要把它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实用性很强的说明文,应当截取文章哪一部分?句子的顺序要不要适当地加以变动?
思维提示:
(1)实用性说明文介绍知识,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它所注重的是用最简明的知识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即俗话说的“怎么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则往往略而不写。(2)在分析过程中既要仔细研究哪个部分该截取,又要研究哪个部分不该截取,这样考虑问题才算得全面,才能避免主观臆断。(3)截取出那个应该截取的部分之后,还要仔细看看这个部分的结构:它的中心句在什么位置上,是不是合适;如不合适,就要加以变动;变动位置后的中心句,也要适当加以改造。
3.《雁荡山》这篇文章说明了雁荡山特殊地貌的成因,主要之点就是“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巍然挺立耳”这句话。请仔细想想:作者生活在11世纪,当时还没有先进的探测仪器,他是以什么为根据做出这个论断的?
思维提示:
(1)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雁荡山做过极其细致的考察,不仅对雁荡山的整体面貌看得十分清楚,对它的个别部分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的论断是在这样一番细致考察的基础上,经过由表及里的思索做出来的。(2)但也应指出,在缺乏科学数据的情况下,作者的上述论断仍带有科学假设的性质。因此,文中又运用了旁证的手段。仔细想想:作者用什么做旁证?为了说明这个旁证是有效的,作者做了怎样的说明?(3)为了完整地回答前面的问题,将第二段的层次划出来,同时分清哪些话是作者的观点,哪些话是例证。
思维参考材料: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叫作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印象和感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做出合乎理论(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
4.《雁荡山》第一段写雁荡山的地理位置和被发现的经过。有的同学说,读后抓不住要领。现改写如下:
温县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芙蓉峰在山南,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请将改文与原作作比较,看看二者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不同,哪一种写法为好。(www.xing528.com)
思维提示:
(1)应当先将原作的层次划分出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再看看改文又是怎样安排材料的顺序的,有什么根据。(2)原文中“后因伐木,始见此山”这句话,在改文中被删去,要想一想是否删得有理。(3)虽然改的是一段话,也要从文章全局来看它是否改得合适。应将改文跟第二段连诵几遍,看看它跟下文是否衔接得上,开头和结尾是否呼应得较好。
5.如果拿《采草药》来作比较,《雁荡山》似乎更带有科学小品的特色。先分小组讨论下面三个问题,然后做归纳。
(1)为什么文章开头先说历史掌故?这跟下一段的内容(即文章的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2)文中引用唐僧贯休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在谈到“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时,为什么举成皋、陕州一带的立土为例?
思维提示:
(1)古代科学小品也同现代科学小品一样,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科学性,指所说明的知识准确、可靠;趣味性,指表现形式的生动,也指内容的丰富多彩。归纳时要扣住这两个基本特点。(2)写科学小品有时也采用记叙文的方法,例如开始以简明易晓的事实,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逐步做出解答;有时也采用杂文的表现方式,例如用旁征博引的办法来说明某个问题。
6.阅读以下资料,以从沈括产生的联想为内容,写一篇1500字以内的散文,标题自拟。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青年时跟随为官的父亲游历了大江南北,增长了不少见识。接受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后,走上了改革的道路。24岁时任沭(shù)阳县主簿。33岁时考中进士,到京城开封研究天文历法,大胆改制了浑仪、浮漏、影表等天文仪器,制成了新历《奉元历》。该历以365.24385日为一回归年,比今天的实测仅大0.00165日。接着,他提出了《十二气历》以代替农历。该历以12个月的节气为一年,把立春作为孟春的头一天。一月大至31日,小至30日,年年齐尽,永无闰月。
沈括对地磁极有研究。他察觉到指南针不正指南而略偏东。这一地磁偏角的发现,比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时对地磁偏角的发现早400多年。
沈括对地质方面很有研究。他来到雁荡山,对雁荡群峰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岭内向外眺望,这群险峰则一无所见,从岭内上观望,则见群峰峭拔险怪,高达千尺;向下俯视,则群峰与地相平。他因此而得出“雁荡奇峰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侵蚀冲刷所致”的结论。他到河北察访,行经太行山麓,见山壁中有一条螺壳皮和卵石组成的带状堆积层,便断定这是古代海滨,现在离东海已是千里之遥。由此推论出:所谓大陆(指河北平原),都是浊流冲积所致。
58岁那年,他来到镇江的梦溪园,在此结束他的晚年。梦溪园是个风景佳丽之地,园中有山水竹木,亭阁楼台,繁花万朵。沈括在这里留下了他永不凋谢的科研著作之花——《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著作,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艺术等。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太阳历与农历结合的人;在地质学方面,关于水流侵蚀、冲积作用的理论,世界上只有沈括谈得最早;在数学方面,他发明了“隙积术”“会圆术”,受到了中外后世学者的重视;在物理学方面,他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磁偏角的人;在医学方面,提出的“五难”,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还须指出,《梦溪笔谈》这部著作还使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和活字印刷的国家。更可贵者,这部著作还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河工高超、平民卫朴、布衣毕昇的丰功伟绩,正是在沈括的笔下,才使后人能够看到,从而有力地说明了“卑贱者最聪明”这一伟大真理。他的著作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称颂,而且得到国外学者高度的评价。日本的数学家三上义夫称赞说:“沈括这样的人物,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个人。”英国的科学家李约瑟称赞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些评论,都说明900年前的沈括,不仅是中国当时著名的科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科学家。此外,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记载了当时有关农民起义资料,尽管他对这些起义的性质认识不清,也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思维提示:
(1)仔细阅读上述资料,展开联想和想象。(2)确定文章的主题,选择典型材料。(3)以一根线索贯穿全文,做到“形散而神不散”。(4)注意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不要写成议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