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篇课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从“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开始,至“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止。这是一种节选方法。还有另一种节选,即将此前的一小段文也选了进来。这段文字是:
(项羽)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
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比较一下这两种节选方法,想想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哪一种节选方式好?
思维提示:
(1)“鸿门宴”是楚、汉斗争的开始,又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这是问题的主要之点。在表现这个主要之点上,两种节选方法大体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要把这些细微的差别找出来。(2)节选人物传记中的片段,既要考虑形式上的完整,也要考虑情节发展过程的完整。如果二者发生矛盾,那就只能从中择一。(3)文中一连六次提到“守关”“入关”。如果把项羽派当阳君击关那一段话选了进来,可收前后呼应之效。但课本编者把它舍弃了,可见必有其他的考虑。
2.课文一开始就说:“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说明在军事力量对比上,项羽处于绝对优势,刘邦处于绝对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巧妙地把斗争转移到“外交”上去,并在鸿门宴上取得了胜利。试分析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以及这两个人的不同性格对斗争胜败的影响。
思维提示:
(1)从双方的主要谋士在这场斗争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两个军事集团各自的内部状况。项羽方面的谋士有范增、项伯,刘邦方面的主要谋士有张良、樊哙。要注意这些人各自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析刘邦、项羽,应抓住他们在几个主要问题上的表现,特别是要抓住在“斗智还是斗力”这个问题上的表现,才能对一些具体问题(如刘邦为什么敢冒着生命危险去鸿门赴宴,项羽为什么听项伯的劝说后立即放弃了进攻的打算)做出恰当的解释。
思维参考材料:
(1)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2)高祖(刘邦)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知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3.范增是个有智谋、有远见的人。他关于发动进攻和在宴会上杀掉刘邦的主张,对项羽方面来说,都不失为良策。他所说的“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预言,在五年后也变成了事实。但这样的一位谋士却得不到项羽的信任,原因究竟何在?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项羽的“妒贤嫉能”“自矜功伐”,有人则认为主要原因要从范增身上去找。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范增的思想性格有怎样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对他的政治命运有影响吗?
思维提示:
(1)范增劝项羽“急击勿失”的主张,是被项羽采纳了的,但后来在宴会上他“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而“项王不应”。这是个矛盾,必须抓住这个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2)接着范增派项庄舞剑,让他“击沛公于坐,杀之”,项王对此有何表示?可联系项王听樊哙的慷慨陈词以后“未有以应”来进行分析。(3)范增和项羽在接受刘邦礼物时,态度截然不同。这里包含着很深的意思,也要认真分析。
思维参考材料:
凡说(shuì)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指言辞)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雄辩)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指君主)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韩非子·说难》)
4.樊哙性格粗犷,但又粗中有细,在刘邦脱险一事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就此做具体分析。
思维提示:
(1)樊哙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样的表情是有意图。他不是一来就慷慨陈词,而是在饮酒、啖彘肩之后,借项王问话之机,才说了出来,这也是经过考虑了的。(2)樊哙的慷慨陈词,其实不过把此前刘邦托项伯转告项羽的话以及项伯劝项羽的话,重说了一遍,但他说得义正词严,令人信服。试将二者作一比较,便可看出樊哙是有心计的。(3)樊哙劝刘邦不辞而别,说明他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要仔细想想为什么樊哙的主张是正确的。(www.xing528.com)
5.对同一史实,不同作者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课文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立诛杀曹无伤”这一部分写得也较细致,将近1000字,但班固《汉书·高帝纪》中叙述这段史实仅用190字,近乎缩写,现照抄如下:
羽因留沛公饮。范增数目羽击沛公,羽不应。范增起,出谓项庄曰:“君王为人不忍,汝入,以剑舞,因击沛公,杀之。不者,汝属且为所虏!”庄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因拔剑舞,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闻事急,直入,怒甚。羽壮之,赐以酒,因谯让(责备)羽。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独骑。与樊哙、靳强、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使张良留谢羽。羽问:“沛公安在?”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去,间至军。故使臣献壁。”羽受之。又献玉斗范增,增怒,撞其斗,起,曰:“吾属今为沛公虏矣!”
请你参照上面的例子缩写课文第二段,要求用原话概述这段史实,删去的话可以在课本上用括号标出来,例如第一句就可以这样标出:“(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字数为原作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可。
思维提示:
(1)缩写一般只保留故事的梗概,关于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写,即使写得很生动,如无十分必要,也可以删去。(2)这段史实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叙述的,要仔细分析哪些话涉及事情的本质,哪些话不涉及,涉及事情本质的话也只要求说出主要之点,不一定保留对话全文。
6.仔细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这是刘邦对项伯说的。后来,樊哙跟项羽说话时,把这个意思重说了一遍,原话是:“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同的是,取消了“他盗”(主语)和“出入”(谓语)之间的“之”字;“所以”也改成了“故”。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这句话中的“而”和“然”两个字如予以取消,并不影响句子的通顺,但又不能取消。仔细想想,这两个字跟刘邦当时说话的语气有什么关系?
(3)“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一个省略了主词的判断句(句前加上“此”字就成了完全的判断句)。其中的“者”字,按一般习惯是不该用的,为什么这个地方特意用了它?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句话中的“而”字能否改为“然而”?“耳”能不能改为“也”?最后的“也”字能不能取消?
(5)“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上面句中的“矣”字含有很强烈的感叹意味,这是一眼即可看出的。但拿“吾属今为之虏矣”这句话跟前面范增对项庄说的“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来比较,便可以看出前面那句话是假定将来会发生的事实,而这句话却仿佛说眼前已经发生的事实。据此,请你想想“矣”字在表现时态上有什么作用。
思维提示:
(1)前人讲虚词,很重视“审辞气”。“辞气”,不单是诵读的事,也跟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辞气”就是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因此,要理解虚词的作用,除了讲语法而外,还应当注意语气的表达,注意虚词在表示语气轻重缓急上的特殊功能。这就要求通过诵读来加以品味。(2)分析虚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要了解语言环境: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说话人是怎样的身份?这话是在什么场合说的?如此等等。
思维参考材料:
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升落)之际,轩轾(高低)异情,虚词一乖(用错),判于燕赵(指效果截然不同),柳柳州(柳宗元)所由发哂(讥笑)于杜温夫者邪!且夫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讨论可阙如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