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开头两大句将“伯乐”和“千里马”对举,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为什么这篇文章不叫《伯乐说》而叫《马说》?这样开头,在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1):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提示(2):这两大句是全文的纲。第一大句说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因为千里马和普通马很难从外表上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伯乐那样善于相马的人,千里马往往不可能被发现出来。文章用“有……,然后有……”这一句,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肯定。第二大句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二者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一个“常有”,一个“不常有”。由这两种关系就必然要导致这样一个结论:千里马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明确了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
提示(3):循此继进,还可以继续问学生:作者怎样描述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和“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两句话,能不能调换一下位置?要使学生领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着一个“屈辱而死”的意思,用来加重被埋没的悲愤心情。还要使学生理解“辱”“死”是为下文张本,下面说的“食不饱,力不足”“策之不以其道”等,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这是理清文章思路的第一步,如同理丝抽绪,有了这个“绪”,下面的路子就容易看清了。
注意:讨论这个问题时,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可能要谈到人才被埋没的问题。对此,教师既不必回避,又要善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千里马”上面来,因为文章通篇说的都是“马”,把“马”的问题彻底弄清,再说人才问题,才能收水到渠成之效。
2.在作者看来,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
提示(1):第一问是引导性的问题。在学生找到“一食或尽粟一石”这个答案后,要立即追问:作者把千里马食量惊人的特性跟食马者的“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对照起来,有什么用意?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文章的第二段已露批判的锋芒:说马的遭遇正是为了批判“食马者”。
提示(2):第二问才是问题的侧重点。首先要弄清“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这组排比的作用。可以做这样的推理:千里马被埋没,是因为它“才美不外见”;“才美不外见”,是因为“力不足”;而“力不足”则是因为“食不饱”。可见,“食不饱”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终结原因,这责任当然在“食马者”身上。其次要弄清“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一反诘的深刻含义,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剖析“食不饱”的严重后果,这就不只是压抑而是摧残了。因此,强调千里马食量惊人这一特性,正是为了谴责“食马者”的无知。提出上述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理清文章第二段的思路。(www.xing528.com)
3.作者在结尾中运用了设问这一修辞方式,自问自答,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不知马”这个结论有什么含意?
提示(1):这是总结性的问题,提问的目的是,在理清全篇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
提示(2):首先要使学生懂得:“其真无马邪”是紧承上文“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其不知马也”则是紧承段首三句。接着再追问:本段首三句跟前面两段里哪些话相照应?这后一部分的回答内容,可以采用如下的板书方式,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明确结句有总收全文的作用。
提示(3):根据上表自然导入对以马设喻写法的分析,然后转入归纳全文中心思想。归纳时可用选择提问法,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以下是供选择的答案:①本文揭露封建制度下人才受压抑的不合理状况;②本文说明对人才要给予优厚的待遇;③本文说明识拔人才的重要性。
中心思想是第一条,但其余两条也不容易忽视——第二条是作者的基本观点,第三条是文章的意义。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讨论,而不能简单地下结论。经过讨论,使学生既理解文章的积极方面——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又能看出文章的消极方面——不适当地强调了对人才的物质待遇,这跟我们的人才观是有本质差别的。
4.课文三个段的末句都用“也”字收尾,请比较一下,看看这三个“也”字各表示了怎样的语气和感情。
提示:这个问题兼具总结和巩固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懂得“也”的用法。学生凭直观可以感知:“不以千里称也”的“也”字表示判断或客观陈述的语气;“安求其能千里也”的“也”表示反诘语气;“其不知马也”的“也”字表示感叹语气。应当指出:语气是形式,思想感情才是实质。一定要让学生结合每一段的具体内容来说明这些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这样做,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