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作业。它允许学生借鉴某些成功的文章,但决不能提倡套用某些现成的公式。作文的创造性表现在“独立表达”这四个字上。所以如此,是因为作文所反映的是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不论其深浅程度如何,总是跟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性格、爱好以及生活经历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离开了学生的真实感受,作文的创造性将不复存在。
但是,一谈到作文的创造性,有些教师就有意无意地把它跟文学创作混为一谈。例如,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学生就被告知要选用“典型题材”或“典型材料”;再加上升学考试的阅卷人又总是把“材料典型”视为“一类文”的主要标准之一,更使这个说法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而风行一时。这样做,从好的一面来说,可以让学生重视选材——自然,也有可能写出生动的文章,如果学生碰巧获得了这样的材料的话。但坏处也不小:十二三岁的孩子且不说能否真正理解“典型”一词的含义,就是真的写起来,也只能取材于自身的经历和直接观察,其中固然会有好一点的材料,但一学期作七八篇文,要篇篇都“典型”,也实在难哪!结果,必然产生两种应付的办法:一是以真实材料为基础,再掺些假;二是把别人的“典型”材料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无怪乎学生常说,写记叙文就是先编好一件事,再抄点漂亮语句。请问,如此作文,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鲁迅当年就曾经痛斥过文人们的作假文字。而我们今天竟然提倡在作文中作假,从道德培养上看,这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很不好的。
用“典型材料”的理论指导作文,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也极为不利。常常听到有些教师埋怨学生不认真看教师的批改,作文本发下去,看一眼分数就往书包里塞。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作文方式是极为不满的,他们岂止是不看,连想也懒得想——因为是言不由衷嘛!这样一篇篇地“练”下去,尽管材料都比较“典型”,而语言训练的功效究竟何在呢?还不是像《聊斋志异》里用“羯鼓四挝”嘲笑的八股文那样——“不通又不通”吗?(www.xing528.com)
作文而至于“编”,至于“抄”,这个语文教学中的最大苦果,我们是尝够了的。学生长大了,进入社会了,到了不能“编”、不能“抄”而要根据实际需要写点东西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难道我们听到的抱怨还少吗?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而改变的第一步,就要废弃这种“典型材料”的理论,来一个解放,让学生自由地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表达他们的真实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语言训练就可以切实地进行了。
原载1984年7月23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