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没有实际的意义,这是就它自身的性质而言。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在一定的条件下,虚词也可以向它自身的对立面转化,而产生出某种实际的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虚词“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就包含了这个意思。举例来说:在“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这句话里,“其”是语气副词,表示晋军统帅已下定撤军的决心,“也”是对下属下命令的口气,要求照此执行,不得延误。但这些实际的意思只能存在于“吾其还也”这句话及其上下文所形成的具体语境之中;离开这一具体语境,“其”和“也”的这些实际意思便不复存在。由此便可看出,虚词的表达作用跟实词一样,也要受具体语境的制约,必须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某些关涉全篇和重要段落的虚词,就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在实质上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结合在一起的。
《马说》中的四个“也”字,就是关涉全篇的虚词。第一个“也”字在第一段结尾处。这一段主要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开始用“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概括全段意思,接着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然后以“不以千里称也”作结,这个“也”便含有无限痛惜的意思。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一食或尽粟一石”出发,进一步揭示它不能施展才能的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接着以“是马也”的“也”字作一顿,为感情的发展做准备,然后步步进逼,至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达到了高潮;这个结尾的“也”字,显然包含着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第三段是全文的结穴,先极写“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然后以“真无马”和“真不知马”相对照,从而辨明是非,以正“不知马”之罪,其中,“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结住,叹息中兼寓嘲讽之意。(www.xing528.com)
对于文章中某个重要的局部(一段或一层)中的虚词,采用这种分析方式,有时甚至能收到提挈全篇的效果。例如《捕蛇者说》中的这两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前一句叙述假定已经完成的事实,后一句叙述已经出现的事实。其中的两个“矣”字,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字,是用来表示时态的,看来不足为奇。但仔细品味一下,它们又确实都有言外之意:前一句承上文“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虽系假定事实,却显示了蒋氏对现实生活感受的深度,微露“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意思,在这句话的末尾着一“矣”字,就生动地表现了蒋氏辛酸而又欣慰的复杂感情;后一句是下文蒋氏自叙生平的总领句,于“六十岁”后着一“矣”字,自然地带出了沧海桑田之感。统观全文,作者对蒋氏的表情采取的是略写方式,仅在上文点出“大戚”和“汪然出涕”,此后不再道及,但他的一篇血泪控诉早在这两个“矣”字里和盘托出。
目前的中学生,即便是高中学生,文言作品的阅读量一般不算很多,教虚词宜首先采用这种具体分析的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具体思维,然后在适当的时机(例如在复习阶段)用语法术语进行概括。应当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是有重点的,不能搞“普遍开花”;如果一篇文言文中的所有虚词都要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一番,那就失之烦琐了。此外,还要注意将这种方法跟其他的方法(如诵读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