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成篇的文章或具有相对完整性的段落,是语文的一项基本功。在正确原则指导下经常进行这种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增强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从长远的观点看,学生如能在中学阶段背诵百来篇名篇佳作(含古诗),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可是近年来,这一训练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很值得我们研究。讲语文,自然要讲到文体分类、篇章结构、写作和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人类长期语文实践经验的概括,学了大有裨益。可是,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这些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如果没有比较丰富而牢靠的语文感性知识的储备做基础,就只能懂得一点皮毛,对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不会具有多大作用。现在有不少学生,高中毕业了还不会分析文章的中心和结构,不会用语法知识来检查和修正自己习作中的病句,更不懂得怎样运用修辞手段把话说得生动、得体。这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其中主要的一条则是根底不足——学生没有很好地读课文(更不用说背诵了),对上述各种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形若明若暗,心中只有孤零零的几个例子,这样学来的知识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怎能拿它来指导实践呢?经验证明,背诵文章和讲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指导,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顾此(讲知识)失彼(背诵文章)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必须给背诵训练以它应有的地位。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对背诵训练也要有具体的指导,不能停留在“布置+检查”这种简单方式上。这种方式把背诵训练放在讲完课文之后进行,看起来符合理解记忆的原则,但事实上又不尽然。目前学生功课多,又缺乏朗读的习惯,对背诵作业常用突击的办法来应付,不管懂与不懂,先勉强背了下来,待到检查一过,又置诸脑后;这样一来,所谓理解记忆往往就转向自身的反面,变成机械记忆了。这当然不是说机械记忆的手段在教学中应当完全摈弃不用,但是,年年月月都重复地使用这种简单方式来进行背诵训练,是不可能达到储备语文感性知识这一目的的。最近几年来,上学期背过的文章到下学期就大半忘却,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用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背诵训练的方式、方法,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把以上两个方面的意思集中到一点,就是:背诵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而绝不是它的附带项目,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种重视,既不表现为增大背诵量,也不表现为实行无休无止的检查,大搞“人人过关”,而是表现在把背诵当作一门科学来认真地加以探讨这一点上。这是搞好背诵训练的前提。下面就从这个前提出发,谈几点关于指导这一训练的初步意见。
1.从课堂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背诵练习,是这一训练能收到实效的基本保证。过去,这种练习完全放在课外,一是容易放任自流,即使有严格的检查督促,也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练习;二是使学生产生“给老师背书”的心理,不利于提高背诵的自觉性。采取课堂练习形式,说说背背,有助于消除这些弊病。
2.善于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把学生引到文章的“规定情境”中来,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绝无旁骛。办法很多,可以从启发提问或表情朗读入手,可以搞小型比赛或听录音,还可以运用教师所熟悉的其他方式,但关键的一条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即不仅能随时指出学生背诵中的错误,而且能流畅地背诵全文。
3.朗读是背诵的准备,一定要首先读好,除了字音准确而外,还要把轻重、停顿和语气处理得恰当。必要时教师可以一句一句地领读。(www.xing528.com)
4.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维的层次——主要是段落中的层次。每个段的层次都弄清了,全篇的层次自然清楚。这一点之所以显得格外重要,是因为背文章属于连贯性记诵,理清了层次,掌握了内容的序列,才能记住全篇,就像用绳子把一盘散珠贯穿起来一样。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段落中具有概括内容作用和表示文章承转的词语,用它们来联结所有的句子。学生背书往往急于求成,好用“强记”,一般是读了上句再想下句,而不看文章全局,如能做好这一步工作,就可以帮助学生把这些坏习惯改掉。
5.检查是训练过程的深入,而不是它的终结。教师善于从检查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写法。
6.方式要灵活,不拘一格。有的课文可以讲完了再背,有的可以边讲边背,有的可以背了再讲。这最后一种方式看起来似乎属于机械记忆(或者这种记忆占了很大比重),但学生经过背诵练习找到了问题,再听教师的分析讲解,就领会得快,能保持持久的记忆。教师应当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方式。
南宋的朱熹有一段话讲得很好:“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中学生当然很难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这熟读与精思的道理确实发人深省。语文课本里有许多传世的名篇,真是百读而不厌。我们提倡背诵,不是为背诵而背诵,也不是为了对付考试,而是给开发学生的智力、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奠定一个牢固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做到熟读与精思相结合,能精思,才能不厌。这大概也是读书的一条基本规律吧?
原载《人民教育》1984年第12期,是该刊特约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