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练、典雅为特点的书面语体,是我们的母语在历史上的一种特殊形态。
这种语体有近四千年的应用历史。从殷商时代开始到清末民初,除古白话小说和民间文艺作品等而外,所有的文献资料都是用这种语体记录的。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到今天,跟这种语体的应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卓有成效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按照国家教委最近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当然只是向继承文化遗产这个目标迈出的第一步,但所指则是独立阅读能力。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首先认真研究这样的能力是怎样养成的。
一般地说,要养成这样的能力,离不开以下的条件:第一,切实掌握一千个左右的文言实词和五十个左右常见的文言虚词;第二,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语汇和文言句式;第三,熟悉文言文中的一些常见的修辞技巧;第四,大致了解文言文章法和篇法上的一些特点,能够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特殊地说,还应具有关于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知识,对历代的典章制度也要大体上有所了解。如果读的是文学作品,那就得再加上一条,即懂得一点关于古代各类文学作品体裁的知识。
这些条件,看起来似乎难一些,其实也不然。中学六年,教材里的文言文不下百篇,不仅所含词汇、语汇和句式的量能够达到上述标准,而且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和各式各样的章法、篇法;至于其中的文学篇目,还涉及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作家和常见的几种文学体裁。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回顾最近这些年,在文言文教学上出现了两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一种是只看重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感性知识的积累,主要表现是把古汉语知识讲得过重,也过于琐碎,讲一篇课文,甚至要逐句地做语法分析;另一种是只顾讲文章字面上的意思而忽视其内部联系,主要表现在搞所谓“字字落实”“对号入座”,每篇课文都要从头至尾地译成现代语。这两种倾向的共同点是:教师包办一切,课上很难听到学生的琅琅书声。学生受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有的也不自觉地掉进了名词术语的陷阱之中,有的则满足于通过译文而得知课文大意,课下也很少朗读课文,对课文中的词、语、句都不怎么熟悉;即便是课本规定要背诵的篇、段,也只是临时强记一番去应付考试、检查而已。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两种结果:一是记忆不牢,随学随丢,真正的收获其实不多;二是理解不深,只懂得一点皮毛,不能举一反三。这样来教和学文言文,都很难说是正确的。
那么,什么是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呢?根据历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应当包括以下三种因素:
一是领悟。就是自己进行分析、鉴别和比较,甚至还可以把猜测也包括进去。读一篇浅易的文言文,至少也能读懂十分之二三,再联系读过的旧篇,这就有了分析、鉴别和比较的基础;个别地方一时拿不准,不妨先据上下文假定出一种解释,然后查找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来证实它的正确与否,这就跟望文生义有了区别。这种领悟的方法,从前人叫作“以意会之”,就是把作者所说的一切,从词、语、句到整篇文章都融进自己的心里,变成自己的意思。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文言文,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一、二年级,可能不易做到,但到了高中,则不仅有可能做到,而且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能够看懂古籍,不是去做翻译家或古汉语语法专家;翻译、语法方面的基本常识有一点点就够了,我们的注意力应当放在领悟上面。养成领悟习惯以后,再拿起文言文来看,就仿佛进入了又一个自己熟悉的语言环境,精神上也感到轻松自如,即使碰到一些难词难句,只要不怕费事,也不难解决。
领悟的关键是要掌握一大批实词,要善于利用上下文,从词的某个基本义或常见义推出它在本句话中的意义。有些同学认为虚词难学,而对实词则有某种程度的轻视,这是一种误解。文言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其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必须花点气力来学,来不得半点含糊。读一篇文言文,如果大部分实词不理解或理解得不正确,领悟就无从谈起。当然,虚词也要学,但只要懂得大体用法就行,不必做过细的分析。《三字经》上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详训诂”,指的就是学习实词,从前人是把它看作起步工作的。
这种领悟不是一次就能终结的,而是每读一次都应有新的内容,既要纠正前一番领悟中不正确的成分,又要在原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深入一步,从疏通文意、探究作者“放言遣词”的“用心”、理清文章的层次脉络,直至掌握全文的主旨。领悟的最高境界,就是陶渊明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二是积累。就是像学习外语那样,把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抄写在卡片或笔记本上,以便随时复习,使它们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先说词语的整理。整理词语,要先学会选择:文言词语中有不少意义变化较大、用法也比较复杂的常用词语,应当作为整理的重点;至于那些意义变化不大或者就是在古代也不属于常用范围的词语,只要稍加整理即可,不必花很大的气力。整理词语时,一定要附上例句;例句的多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不熟悉或掌握不好的词语,不妨多附几个,否则也可以少些。必要时还可以加备注或说明,用以加深记忆。
整理词语的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分门别类的方式,根据文言词语的特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同义词、反义词、偏义复词、成语、典故和纪元方法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整理;一种是列表进行比较的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如某些词语古今义的区别、同一概念的不同表现方法、历代官职名称、礼貌用语等,都可以列出表来进行比较、对照。
再说句式的整理。例如判断句,基本句式是“……者,……也”,而变化的句式却有四五种之多;又如疑问句,有的语气轻,有的语气重,有的是无疑而问,有的是问中有叹,变化多端。把诸如此类的句式及其变化情形,经过整理,附上例句,列出表来,此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形,就会一目了然。
三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不在这个基本功上面花费气力,文言文就很难学好。我们应当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这就是对诵读极为重视。前面提到的“明句读”那句话,实际是指诵读而言。那时的教学,大部分时间用于诵读,即先由老师在书上画出句号读号,领着读几遍,再让学生下去练习背诵。这种教学方式的显著的缺点是对规律性的东西不够重视,但却使学生获得了极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也多少能够领悟一点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道理。我们今天重视讲理性知识,这是对的,但不能做得过了头。须知,理性知识必须以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则所谓理性知识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瞬间就要枯竭的。在中学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阶段,感性知识尤为重要。而要获取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则除诵读而外,很难找到其他的手段。这个基本功,千万忽视不得。
诵读的第一步是字音读得准,节奏划分得正确,只要态度认真,这是不难办到的。难的是第二步,要读出语调来。语调跟语意是密不可分的。一句话用什么语调来读,要受语意的支配;不了解语意,就很难读出正确的语调来。但文言文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地使用虚词。前人说,学虚词主要是“审辞气”,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弄清一句话的语调。有了这个特点,有些话即便暂时不明语意,但语调却可以大致判断出来。能读出语调,又能通过语调的反作用多少懂得一点语意,就能顺利地进入文言文的语境之中,由此而逐步领悟,加深理解,这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诵读也是一个习惯问题,不论是学现代文或文言文,都需要诵读。当然,读文言文要难一些,但只要养成习惯,读起来就会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
能够熟练地背诵二三十篇古文,是诵读的最低要求。有这么二三十篇古文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坚实的基地,再读别的文章,自然容易入门,这是许多人的共同体验。
以上三种因素或方法——领悟、积累和诵读,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既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又是记忆和理解的统一。它们的统一性在于:领悟和积累有助于熟读成诵,而熟读成诵又反过来促进领悟和积累。用这种办法来代替死抠名词术语、死背词义和译文,经过一年半载,就会发现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我们这本书的练习部分,就是根据上面说的这些内容设计的。有些题可能一时答不出,可千万不要急急忙忙去看“参考答案”,而应将课文再诵读一番,用心加以体会,直至有所悟,再用它来对照;“译文”部分也应如此对待。道理,读者自然明白,不用多讲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