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教书法:放开手脚,尽情挥洒

怎样教书法:放开手脚,尽情挥洒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放任天性,漫不经心,尽情展示心中所有,与书法作为艺术的表现性本质相契合。四是毛笔就是书写工具,执掌和使用,本没有任何神秘可言,法无定法就是要打破神秘。当遵从法无定法的规律,当把合目的放到第一位,当注意力侧重于打破学生初学时执笔用笔的神秘感上,执笔的问题也许便不是什么问题了。

怎样教书法:放开手脚,尽情挥洒

现行的所有书法教材,采取的几乎都是学习笔法、入帖、临摹或入帖、临摹、学习笔法的路子,这是常轨,但也是误区。从常轨的角度说,这种学习套路古已如此;从误区的角度说,与古时相比今已不同。古人学书,提笔习字,一开始用的就是毛笔,别无选择,人人如此,毛笔是必须从学习开始就要接触并最终长期使用的工具。古人必须如此,今天的情形则大为不同。中小学生入学,首先接触的是硬笔,不论是铅笔、钢笔圆珠笔还是自来水笔,都是硬笔,况且还有计算机打字,还有拼音输入。至于毛笔,只是一种特殊的工具,一种因为书法艺术学习、传承才要接触的工具,没有绝对的必要,只是偶一为之,甚至不会使用毛笔书写,丝毫不影响正常的学习效率生活需要。因为时代不同了,工具变化了,必要性降低了,使用毛笔变成可有可无了。这时学习书法,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思路来要求了。书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习者熟悉、了解、会使用以至能自由掌控这种已经不再入时的工具。

从使用毛笔的角度说,书法教育的前提是对毛笔的把握,消除神秘感,克服生疏感,产生亲切感,获得自如感。途径是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挥洒,无拘无束地使用。最好的路径不是学习笔法,不是入帖临摹,而是随心所欲地涂鸦。

从弄笔涂鸦开始的理由有如下四点:

一是从图画开始到笔画符号,是汉字发展走过的成长之路。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从现在发现的甲骨文看,象形是对自然风物、山川地理、人物形态、植物动物及人造器物的形象描摹,是简笔画,是从具象的、可见的、日常的、身边的物象中抽象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涂鸦与文字产生之初的描画并无二致。而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小学生来说,涂鸦并不是一件难事。所有的儿童都有一个对绘事的敏感期、爆发期。从人类学的角度说,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遗传密码,通过形象描摹,唤起人类的早期记忆。因此,几乎所有的儿童对绘画都充满兴趣。这个涂鸦过程是不需要指导的,教师无须告诉孩子们怎样涂描绘画,只要有些许的引导即可。如画一棵树,一只眼睛,一个人双腿交叉的动作,一个经常见到的工具、坛子以及天上的日月云鸟,地上的象鹿鱼虫,等等。没有标准,没有规定,没有范本,孩子只需要画出自己心中理解的形象即好。正是这样一个放松的、随意的、任性的、无拘无束的过程中,学生使用了手中的笔,走回到人类儿时的记忆,并为后来的汉字书写打下了形象认知和使用工具的基础。

二是放任天性,漫不经心,尽情展示心中所有,与书法作为艺术的表现性本质相契合。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描画,去尽情表现,一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是一个自主的、自我的行为过程,放开了心性,等于放飞了未来。书法难道可以这样学习的吗?当笔墨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提按疾徐顿挫纡回的时候,笔墨或浓或淡,着力或轻或重,笔迹或粗或细,轨迹或直或曲,随心所欲的描画乐趣中,已经蕴含了书写的许多基本方式。这些方式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孩子们心性中本来就有的。放任天性的过程,变成了释放潜能的过程;漫不经心的过程,变成了自然流露的过程。有的大胆,有的谨慎,有的顾虑重重,有的不可理喻,这些都是正常的、正确的。在教师对这种放任的表现表示允许、认同、肯定、欣赏时,孩子获得的将是轻松、好玩、容易、自信。而这正是书法教育所提倡的学习心态。(www.xing528.com)

三是不设框子、不提要求的涂鸦,能够激发和释放孩子自身潜在的、固有的创造力。几乎所有的书法教学都是从提要求开始的,笔法教学在告诉学生怎么执笔、用笔,怎么写横与竖,怎么落笔、收笔,怎么折转行进。一旦入帖临摹,又在写成什么样子上提供了范本。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对于一个已经能够认识两千字的学生而言,几乎很少有人在书法教学中关注过在没有任何要求、范本的情况下,他们会怎么写,他们会写成什么样子。不设框子,不提要求,他们可能写得不得法,很稚拙,但这之中有他们对笔墨的理解、控制,有他们自身的创设,展示的是他们内在的潜能和创造力,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他们的稚拙,同那些自号为书法家的成年人弄拙比较起来,恰恰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意趣的自然、形态的自然、心性的自然。他们的尽情释放与法度、规范的冲突和不协调,正是他们要走的路。但他们的这些尝试,恰恰可以激发合规律、合目的、合规范、合技巧的学习欲望,并从而形成自己的追求。对于创造力而言,不设框子是发挥的前提;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恰恰是合于法度、精神的创造。而对于学习者而言,无知与无畏,是他们反观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创造力的一个起点。

四是毛笔就是书写工具,执掌和使用,本没有任何神秘可言,法无定法就是要打破神秘。对于那些已经开始习惯了使用硬笔的中小学生而言,初接受毛笔,有一种难以控制的感觉是十分正常的,加重了神秘感的是教师,是教学过程,是要求。单包也好,双钩也罢,掌虚也好,腕活也罢,都是一种常规性的要求。执笔不是目的,但书法教学之初,正确执笔往往会成为一种教学目标。对于书法而言,强调执笔方法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呢?其实很单纯:便于中锋用笔,可以灵活掌控。再看看今天的书法家,有几个人是中规中矩地执笔写字的呢?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现象,一句解释便完成了:法无定法。既然如此,对于如何执笔,就不必对学生太苛求了,只要笔杆与纸面垂直,便于中锋书写,只要腕子能灵活运转就可以了。我们看到的清人戈守智在《汉溪书法通解》中提供的十二张执笔图,也就是十二种执笔法,何必唯一是取呢?当遵从法无定法的规律,当把合目的放到第一位,当注意力侧重于打破学生初学时执笔用笔的神秘感上,执笔的问题也许便不是什么问题了。

有法可依与墨守成规在书法教学中可能会体现为一对矛盾,但当把书法的艺术本质上升为第一位时,让学生放开手脚,展示个性,回归自我,立足创造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和必要。弄笔涂鸦仅仅是一种形式,不反对采用其他的形式、方法、途径,但目的只有一个。当我们通过正确的引导,把学生画的一棵树描摹成甲骨文的“木”字,把一个两腿交叉的人抽象为今天的“交”字,当充分展示了“象”“鹿”字的演变过程,孩子们的涂鸦便成了汉字书写的原始形态和发展基础。中国书法从生活中来、从形象出发的本质,原来就在漫不经心的涂鸦之中。

教师是指导者,教学是指导过程。如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