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性原则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而言的,即教材编写的内容,要合于书法教学的一般规律,包括内容的完整性、内在的逻辑性、学习的基础性、编排的艺术性等。从目的性的角度看现在通行的教材,在内容完整性上是有缺憾的。从书写的角度注重了内在的逻辑性和学习内容的基础性,编排的艺术性上尚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规律性原则下的教材编写,必须充分体现书写规律,在读与写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认知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上下功夫。
书写规律体现为从执笔到用笔的规律以及从结字到艺术追求的规律。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的教学用书都是遵循从如何执笔、具体笔法、笔画,再到偏旁部首和结构布局的逻辑顺序展开的,但也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对于当今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是计算机时代的“原住民”,连硬笔这种工具在他们的时代理念中都是可以抛弃的,他们在使用手机和计算机键入时,大多用的是拼音。这是对笔的疏离,更是对笔画的疏离,甚至是对书写的疏离,语音意识淹没了笔画意识,更不要说毛笔了。如何强化书写意识、笔画意识和结构布局意识,如何从对笔的认知开始走进书写和书法艺术,已经是一个继承书法文化的时代性课题。显然,在现行的教材中,这些内容的强调是不够的,对笔的认知和特征的把握是薄弱的。书写规律的始点是正确地执笔、用笔,已经到了从文化的角度对待这些基础性内容的时候了。
读写规律主要体现在对历代法书及名家作品的认识和自我书写的关系上。所谓读,就是观览、熟悉、欣赏历代名家法帖,不是光读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对全部书法史有一个宏观概念。现行的书法教学用书通行的弊病,是没有向学生展示书法史的基本脉络,仅就一种字体、书体展开讲解,看不到所讲书体的历史位置,更谈不上教学传承关系。虽然有的教材也强调学生读帖,但是为了临摹而进行的读,不是面对整体书法史的泛读,形不成书法艺术的整体概念,相反,恰恰局限了学习者的眼光。一部书法史,不仅是汉字应用史、演变史,还是一部艺术创造史、书法美学史,汪洋大海,色彩纷呈,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只有让学习者从一开始就了解书法艺术的丰富性、艺术性,让每个人直观地感受书法艺术的冲击力、感召力,才能激发兴趣,投入情感。所以,读是一个打开视野的过程。把学习者一开始就局限在一体一帖上,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不利的。以读发兴,以读促写,以读提升对书法的认识,以读发挥引领导向的作用,对于学习者的意义和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www.xing528.com)
教育认知规律主要体现在对书写及书法艺术的主观态度上。一般说来,对学生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理是很隔膜的,因为学习、认同以自我认知为前提。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甚至越感性越好。书法艺术的魅力可以征服每一个学习者,讲道理没有太大作用和意义。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这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具体要求,书法教育正是满足这一要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书法教学用书理所当然地应该体现这些要求。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上,除了继承之外,还要强调弘扬和发展。该意见还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明确指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显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还必须体现文化传承和时代适应、社会协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学生学习书法,从一开始就限定在一体一帖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精神是不利的。应该走一条先熟悉笔墨,再放纵笔墨,接触历史,自由书写,再到规范体势,临摹学习的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建立书法的表现性意识。
学生的成长规律体现在书法教育对学生发展、成长的基础性作用上,要从书法学习中培养审美意识和文化归属感,并逐渐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近年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合格的社会公民,为学生的未来和人生打下良好基础,正在成为一种教育追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可以从心理品质(性格特征、情感特征)、思维品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精神品质(精神面貌、处世态度)、行为品质(行为方式、行为能力)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也正是要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和能力水平的提高。作为教材编写,必须立足于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打基础,必须考虑学生人格构成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