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从何处入手?我们通行的教学是从楷书入手,从讲用笔、笔画开始,但这样做是否科学却需要反思。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俗名李叔同,法号弘一。他是个艺术天才,在绘画、音乐、戏剧、文学、书法以及佛学上,都有极深的造诣,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时至今日,仍然传唱不衰。他的书法前期学魏碑,尤喜张猛龙,造诣精深。皈依佛门后,一洗人间烟火气,有无欲无求、静穆清徐之态。对于学书法从何处入手,他是这样说的:
我对于发心学字的人,总是劝他们:先由篆字学起。为什么呢?有几种理由:
(一)可以顺便研究说文,对于文字学,便可以有一点常识了。因为一个字一个字都有它的来源,并不是凭空虚构的,关于一笔一画,都不能随随便便乱写的。若不学篆书,不研究说文,对于字学及文学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简直可以说是不认得字啊!所以写字若由篆书入手,不但写字会进步,而且也很有兴味的。
(二)能写篆字以后,再学楷书,写字时一笔一画,也就不会写错了。我以前看到养正院几位学生所抄写的稿子,写错的字很多很多,要晓得:写错了字,是很可耻的—这正如学英语的人一样,不能把字母拼错一个。若拼错了字,人家怎么认识呢?写错了我们自己的汉文字,更是不可以的。我们若先学会了篆书,再写楷字时,那就可以免掉很多错误。此外,写篆字也可以为写隶书、楷书、行书的基础。学会了篆字以后,对于写隶书、楷书、行书就都很容易—因为篆书是各种写字的根本。[2](www.xing528.com)
弘一法师这一番关于学书宜从篆书开始的话,今天人听起来大多会有些隔膜了。他所说的理由,简单地说有两种:一是从篆书入手,可以顺便研究《说文解字》,弄清楚字源。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以小篆为解字基础的,共收了9353个字,他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是把文字分成了540部。从学书法的角度说,说文部首就是学书最好的入门教材。二是篆书是隶、楷、行诸书体的基础。从小篆到隶书,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从繁到简,变曲为直,完成了汉字从象形为基础到符号化的全部进程。我们现在的楷书,绵延两千多年,还是隶书的结构,并无变化。但是,好像弘一的这两条理由,还不能让大家完全信服。为什么要从篆书入手而不是从楷书笔画入手呢?
还有第三条理由:因为篆书是书写笔画中最简单、最少的。我们现在入手的楷书,基本笔画最少8个,横、竖、撇、捺、折、钩、提、点,实际变化达到28个,这8个是基本的、必须学的。隶书的基本笔画要少一半,隶书有两类横、一笔竖、一笔撇,共四种。隶书的捺笔与蚕头雁尾的横是一种笔画,钩与撇和捺是同一笔画,折笔分成一横一竖,不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无折笔,而点则是不同方向取势的各类短笔画。同样是基础,学习四种笔画比学习八种毕竟少了一半,容易了。至于篆书,则只有两种笔画,即直与曲。横竖为直,其他一概用了曲笔。学习两种笔画,当然比四种、八种要省力得多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当代人学书,大多从楷法入手呢?一是因为楷书是当下时用的字体,因时而然;二是从唐代至今,一千五百多年,尽以楷法为尚,传统、习惯已成。在唐代,不要说篆书只记下了一个李阳冰,连隶书的书家也已经经传稀载了。陈陈相因,一至于此,一至于今。三是当代人已不懂篆书,又加心浮气躁,很少有人从《说文解字》开始、从文字学基础开始学书法了。于是从楷书入手学书法便成了总体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