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书法的悟道:崇德、师道、修身、悟法

教书法的悟道:崇德、师道、修身、悟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德是社会性的,人皆当此;师道是理论性的,是教育规律;修身以崇德为前提,悟法则以师道为前提。在所有技能、技艺性内容的教学中,都是讲悟的,非独书法然。[36]悟于学与悟于非学,是书法之悟的两途。前者体现在习学过程之中,是对技法、技艺之悟,非勤学不可致思,非功到不能有得。此言前者,渐修、有会、顿证,是悟于学。崇德、师道、修身、悟法是一种修为指导,基于书学,达于人生,又以人生反观书学。

教书法的悟道:崇德、师道、修身、悟法

书法学习的修为指导中,悟法是最底端的内容。崇德是社会性的,人皆当此;师道是理论性的,是教育规律;修身以崇德为前提,悟法则以师道为前提。在所有技能、技艺性内容的教学中,都是讲悟的,非独书法然。古人对书法之悟多有讲究。如唐代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字形者,如目之视也。为目有止限,由执字体既有质滞,为目所视远近不同,如水在方圆,岂由乎水?且笔妙喻水,方圆喻字,所视则同,远近则异,故明执字体也。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且如铸铜为镜,明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33]古人说事说不明白的时候,就会用喻。虞世南以笔喻水,以方圆喻字,以铜和镜喻笔和心的关系,无非是说心里有了,需用笔去表现,笔是因为心的支配,才最终形成了字,或方或圆,并不是笔说了算。而心是如何发挥作用、把握技巧的呢?全在一个“悟”字。既然悟这件事必资神遇,不可力求,那么,到什么地方去遇呢?清人蒋和《蒋氏游艺秘录》中指出:书之法,可学而得也。然有非所学而学,有无可学而学,此在法之外也。古今论书者几数万言,无一相同,要于法中求精,法外求胜耳。[34]蒋和说了两个途径,一是学而得,既法中求法,通过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而习得。还有一种,叫“非所学而学”“无可学而学”,即不是从所学内容中学到的,甚至是无可学,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非所学而学,还可以用联想通感一类的方式去解读,而无可学而学,该到哪里去学呢?其实无可学已不是学,而是悟,是触类旁通,法外求法之悟。明人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中举过历代古今妙悟的例子:历代书家各有妙悟,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如“折钗股,屋漏痕”,如“印印泥,锥画沙,坼壁路”,如“两峰出云,忽然自合”,如观舞剑,如见担夫争道,如见道上斗蛇,如闻嘉陵江声。倪后瞻是董其昌的学生,这里举的例子,在他的文章中还有多处提及。怀素问邬彤笔法,彤昔闻长史语“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自是得奇怪笔。颜鲁公曰:“师亦有自得乎?”素曰:“吾观两峰出云,忽而合辙,尝师之。其疾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入坼壁之迹,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手曰:“得之矣。”颜平原屋漏痕、折钗股,谓欲藏锋。又言: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可以悟入是真笔法也。又言:观舞剑而悟者,张旭也;见斗蛇而悟者,文与可也。“舞剑”“斗蛇”,最得古人用笔之法,余于此亦深有悟入。[35]这里提及的张旭、颜真卿、怀素、王羲之、索靖以及未提及者,都是书法史上“外悟”的经典事例。这种悟,自与在习书过程中有所悟大不同,是书事藏于心底,触物而生灵感的妙悟。明人陆深在《书辑》中说:“古人书法,皆由悟入。若长史之舞剑器,鲁公之锥画沙,理宜有之。” 故李阳冰亦曰:“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逊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舒惨之分,于鱼虫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乃知夏云随风,担夫争道,与观荡桨,听江声,见蛇斗,进于书也。”[36]

悟于学与悟于非学,是书法之悟的两途。前者体现在习学过程之中,是对技法、技艺之悟,非勤学不可致思,非功到不能有得。书法学习、实践需要量的积累,虽人与人资质有异,或慧质天资,或朴实励志,需要量的道理是相同的。后者则是自然事物之悟。书法之事无一刻不在心中,虽表面上没有思考,但心底里一直盘桓不去,所以才能触物而生发。董其昌在谈到临王羲之《官奴帖》真迹的体会时说:“抑余二十余年,时书此帖,兹对真迹,豁然有会,盖渐修顿证,非一朝夕。”此言前者,渐修、有会、顿证,是悟于学。所言“假令当时力能致之,不经苦心悬念,未必契真。怀素有言‘豁然心胸,顿释疑滞’,今日之谓也”。[37]此言后者,悬念、契真、顿释,是悟于非学,一如怀素然。

悟法以师道为前提。书法之法,有笔法、字法、墨法、章法、草法等。书法有法,就要从入法始,悟法得法。法无定法,就要出法化法,自成我法。法不是道理,而是技巧、规律,存在法帖之中,见于实践之后,悟于习练过程之中,是把知识、原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过程。所以,悟法的过程,就是学习、实践、理解、体悟的过程。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向老师学习,向生活学习。所谓道法自然,正是此意。

崇德、师道、修身、悟法是一种修为指导,基于书学,达于人生,又以人生反观书学。虽貌若离旨,实学书根脉。对于学书指导而言,此则至关重要,不可轻言轻弃。作为教学方法论,这是一个立根本的过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注释】

[1]明·费瀛《大书长语》,《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99页。

[2]启功《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12年7月第1版,第115—116页。

[3]清·朱履真《书学捷要》,《明清书论集·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118页。

[4]明·赵宦光《寒山帚谈》,《明清书论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334页。

[5]清·汪沄《书法管见》,《明清书论集》,第978页。

[6]郑板桥《题画》,《郑板桥全集·五编》,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第1版,第2页。

[7]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51页。

[8]明·莫云卿《论书》,《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214页。

[9]明·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531页。

[10]清·王棠《知新录》,《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755页。

[11]清·陈介祺《习书诀》,《明清书论集·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206页。

[12]明·徐渭《笔玄要旨》,《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24页。

[13]明·汤临初《书指》,《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513页。

[14]明·汤临初《书指》,《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507页。

[15]唐·李华《二字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第1版,第282页。

[16]清·徐用锡《字学札记》,《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734页。

[17]清·王澍《论书剩语》,《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761页。(www.xing528.com)

[18]清·于令淓《方石书话》,《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991页。

[19]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1版,第217、218页。

[20]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51页。

[21]清·张树侯《书法真诠》,《明清书论集·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475页。

[22]清·徐用锡《字学札记》,《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733页。

[23]清·蒋衡《书法论》,《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862页。

[24]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77页。

[25]《大学》,《四书集注》,巴蜀书社,1986年影印版,第2页。

[26]清·松年《颐园画论》,《画学集成》,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835页。

[27]明·费瀛《大书长语》,《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97页。

[28]《论语·季氏》,《四书集注·论语·卷八》,巴蜀书社,1986年影印版,第15页。

[29]清·张树侯《书法真诠》,《明清书论集·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482页。

[30]清·杨大瓢《大瓢偶笔》,《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706页。

[31]清·杨宾《大瓢偶笔》,《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695页。

[32]清·何绍基《东洲草堂书论钞》,《明清书论集·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132页。

[33]唐·虞世南《笔髓论》,《书学集成(汉—宋)》,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07、108页。

[34]清·蒋和《蒋氏游艺秘录·学书杂论》,《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876页。

[35]明·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529、537、538、541页。

[36]明·陆深《书辑》,《书学集成(元—明)》,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22—323页。

[37]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明清书论集·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26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