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学科本质的创新实践:语文教学的高阶策略

基于学科本质的创新实践:语文教学的高阶策略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因综合即是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事物产生的原因,在寻求事物的因果关系中,对事物产生原因的综合性思考。还是以“他离开了工作单位”这则材料为例,这个现象发生后,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影响,还会怎么发展,这即是功能分析与功能综合的思维模式。即由局部的特征到整体的特征,最后,整体的性质特征“综合”了局部的性质特征。

基于学科本质的创新实践:语文教学的高阶策略

主题的确立犹如修房子之前画的大致框架,不然,怎么对房子的修建做进一步的具体安排呢?所以写文章之前必须先确立主题,明白文章主题的意义。审题之后,怎样打开思维,寻求主题和主体意义?

(一)用因果思维和相似思维指向生活

文章是作者对丰富纷繁的社会形态和人生意识的观察、思考和提炼能力的反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写作时体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却很令人担忧。在立意的思维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不足:1.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意识认识孤立、表面化;2.对事物特征的认识角度不够,概括提取生活随意、肤浅,无创造性。

那么,用因果思维和相似思维指向生活,就是一剂医治的良药。它是在观察、感受、体验的基础之上,对事物本质的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平常到新颖的思考过程。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产生创造性的文章立意上,即可获得对材料本质的多角度的深入认识,使材料在一定的情景中具有新意,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文章立意。

那么又如何运用因果思维和相似思维深入地思考生活、提取写作可能需要的立意和材料呢?这里介绍两种思维操作模型。

1.运用因果思维的操作模型思考生活现象的“为什么”和“会怎么”

因果思维是对生活现象材料的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或由现在到过去,或由现在到未来的分析思考,是寻求事物表象的本质、原因、结果、发展的一种思维模式,是思考生活现象的“为什么”和“会怎么”的问题。它的具体的思维操作模式是:

(1)原因分析与原因综合

生活现象的原因分析,是由事物表象到深层本质的探索,而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追寻事物因果关系逻辑思维。原因综合即是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事物产生的原因,在寻求事物的因果关系中,对事物产生原因的综合性思考。原因分析和原因综合,主要是思考现象“为什么”产生的问题。比如“他笑了”这一生活现象,为了认识它,我们去探求它产生的原因,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得到“笑”的直接原因是:他原来成绩不好,通过努力进步了,看见好的成绩时,他笑了。对其笑的原因进行全面探究才得知:他家境贫寒,生存有危机,学习时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贫困和成绩差,他还遭到了同学的很多嘲笑,后来他下定决心一边捡废纸、废塑料瓶卖,让自己能够生活,一边发奋读书,弥补残缺的学业,勤学苦练、善思勤问,他终于进步了,取得了好成绩,他为何不笑?通过这些原因分析,再把原因综合起来,我们就可知这一笑所体现出的深刻的内涵魅力:一种特殊的自尊与顽强。这既让一般的浅表层次的理解有了深度与新意,给立意带来独特之处,它还是体现自尊与顽强的典型材料。根据上边的分析,我们运用原因分析与原因综合就可以从这则材料中得出如下的一些立意角度及一些相关的文章材料:

①贫穷是财富;②冷眼看富贵;③不屈是生命的支柱;④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我;⑤意志是成功的阶梯;⑥笑对未来……

(2)背景分析与背景综合

生活现象的背景分析就是思考某种生活“现象”(结果状态)产生的大背景和个体背景,发现这种大背景和个体背景与这种生活现象之间的隐形因果关系,这种社会的大背景和个体背景就成了这种生活现象的“原因”。背景综合即是把生活现象产生的背景因素综合起来,从而获得对生活现象的深入认识。比如,他离开了工作单位这一生活现象,我们若不对其产生的背景因素多加思考,就不可能得出对这个生活现象的准确理解,要创造性地立意也很困难。原来他离开这个工作单位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他工作的单位人浮于事、人多为患、企业亏损严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呈衰败之势,这种工作背景已不能让他发挥出自己的才干,于是他注意到了自己的有利条件这一小背景,他认为自己还有灵活的大脑、敢闯敢干的精神、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于是毅然辞掉工作,开始了他新的生活。通过对这些背景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到了对这个生活现象的深入理解:是一种自强、果断的精神使他离开了他工作多年的单位,这是在商业大潮中一类新人的行为体现,从而不仅使立意易有新意,也获得了一则典型文章材料。从这则材料中,我们运用背景分析和背景综合就可以从中得出如下的一些角度和相关的文章材料:

①解掉镣铐;②戴着镣铐跳舞;③何必等着失败;④靠自己活着;⑤智能就是救星……

(3)功能分析与功能综合

生活现象的功能分析,是指对这一生活现象的功用、影响、意义、发展走向的分析,它是思考这个生活现象出现了“还会怎样”的问题,是深入认识这一生活现象的一种思维过程。还是以“他离开了工作单位”这则材料为例,这个现象发生后,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影响,还会怎么发展,这即是功能分析与功能综合的思维模式。这样去探究,就可以理解到:他的行为将带动一批有志之士离开这个已无生机的单位,他离开工作单位后使他背水一战,从而会更好地激发他的潜力,把新的工作做得更好;由于他的出现以及他的激发,还有可能使市场环境里出现一支生力军,也会使原来的单位积极着手一些改革。通过这些功能的综合分析,我们即可得知,这一行为是极有价值的,具有深远意义,从而就获得了对这则材料的深入认识,还能让我们从背景分析这个角度从材料中获得有新意的立意和相关的文章材料。比如:

①背水一战;②顽强是成功的桥梁;③在实践中成长;④跟着他;⑤我们的生命有了活力;⑥闯开我们的天下;⑦燎原之火;⑧变革才能生存和发展……

2.相似思维的操作模型

相似思维是寻求事物局部与整体、客观事物与主观品格相似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寻求事物个体与整体、此事物与彼事物相联系,获得文章主体意义的一种思维过程。它的具体的思维操作模型如下。

(1)生活现象与生活一般的相似——自相似综合

生活现象的自相似综合是自己(的局部)与自己(的整体)在性质特征相似关系方面的发现。即由局部的特征到整体的特征,最后,整体的性质特征“综合”了局部的性质特征。也就是由局部到整体,整体包含局部的思维过程。这也是获得对生活现象的深入认识的途径。比如,在某一情境中你发现他很坚强,未被困难吓倒,在另外几个情境中你仍发现他很坚强,这时你会形成一个自相似关系的综合结果(整体认识)——他很坚强。这时,任何一个坚强的情境细节都与坚强这一性格具有了自相似关系。

(2)客观事物与主观品格的相似——他相似综合

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感受中,常与自己的主观品格相贯通一致。比如有人看见竹子,感其节气。这就是他相似综合。

他相似综合是指对一个事物的性质特征与另一个事物的性质特征的相似关系的发现,即由此及彼,最后,此事物的性质特征“综合”了彼事物的性质特征,或者说由此及彼之后,彼此的性质得到了综合,产生联想、比喻、象征,就是他相似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

他相似综合思维常赋予平凡普通的事物以新颖、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他相似联想,赋予事物的灵气、意义(含哲理)。在他相似的思维综合中,主观品格的性质特征已与外物特征一致,已意绪化的彼事物的原始特征则成了此事物性质特征的载体。这也是主观品格、意绪的深化,亦是对彼事物的特征的创造性的认识。

比如,茅盾由西北高原的白杨树想到守卫家乡的哨兵,想到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品质;陶铸由生机勃勃的松树想到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巴金由眼前的灯想到了曾指引自己摸夜路的陌生人家的灯,又想到了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点燃的火炬以及友人被救时所见的一盏油灯。《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灯》这些名篇的产生,不正是作者他相似思维综合的结果吗?(www.xing528.com)

当然,他相似也可以是与“此”相反相对的,臧克家由善于纳谏的齐威王想到了以棒止谤的周厉王。相反的相似联想拓展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如果运用因果思维和相似思维,就能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获得创造性的文章立意。

(二)从作文题目材料的正反角度寻求主题法

即以作文题目材料中出现的事件材料或主要现象为参照,从正反两个角度来获得写作主题。这既可以从材料的现象与结果的联系上去思考,也可以从已有材料现象与推断结果的联系上去寻求。立意时,既可从正面立意,也可从反面立意,还可正反综合性立意。

从提供的材料本身入手,展开联想,从古今中外寻求相似事件和对立事件以及事件的结局,这也是一种打开寻求主题之门的重要方法。

1.从正面相似的角度来发散获得写作主题

比如作文题目“谈意气”,有学生在电视上看见过一位男士因追求一位女士不成功,就把这位女士杀了。他认为这位男士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于是,这位学生从中锤炼出了一个主题:意气用事,是对生命价值的践踏。

2.从正反两个角度来获得写作主题

在写作文时,从电视节目、文章及他人观点里寻找与写作题目或题目材料相似、相反的材料信息去发散,是获得主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作文题目“忙”,面对这个题目,想到报纸、电视台对贪官污吏忙于贪钱、跑关系的批判这些反面现象,于是把主题确立为“为损害别人的利益而忙的人是可耻的”;想到平常文章里写的焦裕禄式的干部这些正面现象,于是就确立了“选择奉献,忙是生命价值崇高的体现”这样一个主题。

题目材料的正反寻求法是学生寻求主题最简单有效的策略。

(三)从熟悉的材料入手寻求主题

1.抓最熟悉、最充分的材料

确立主题是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写得出来的。学生又如何确定一个自己写得出来的主题呢?从自己最熟悉、最充分的材料中选择提取文章主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考场上很久找不出一个主题,即使确立了一个主题又无从下笔,那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一旦知道了作文题目的要求,就有必要在题目要求的范围之内,去回味一些自己最熟悉、最充分的材料,尽可能从中提炼出既有最合适的话题,意义又最深刻、新颖的主题来,这样提炼出的主题也有助于文章写作时写得充分、深透。

比如题目“价值”。审题时,可以先确定范围:人。高层的政治家,比如主席、总理、部长;科学家屠呦呦钱学森企业家马云、王健林;平凡的人物,你的父母亲友、你自己、老师、同学……各层次的人很多,可是显示出来的价值似乎有区别:公众人物的优点与能力、价值,是大家都看得见的,那是太阳、月亮、星星;你身边的普通人,似乎平凡得可以忽略。可是就是你身边很多人的精神、事迹、意义深深感动了你,你认为他们具有与名人一样的价值。于是,综合起来分析,得出主题“每个人都是最闪亮的星”。这个立意很有价值。可见,从最熟悉、最充分的材料入手,可以深入发掘平常中的美,可以让文章显得真切、感人。

比如作文主题“感情的亲疏与认知”,如何从抓最熟悉、最充分的材料入手去寻求主题呢?谁与你感情深、谁与你感情远,你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在这些事件中你对他或者是他对你的认识怎样,全面吗?可能你想到父母与你最亲,想到一些印象很深刻的事情,你对你父母的认知怎样,你父母对你的认知又怎样,这一下就可以探求出一些主题:感情越亲认知越全面或者感情越亲认知越偏激……可能你想到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网友等等,都可以从这些熟悉又充分的材料里去挖掘主题。

再比如题目“纪念”。熟悉的现实比比皆是: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伤痛,外国人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恣意践踏,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家的危难战死沙场……这是多少熟悉的材料,但就这样漫无边际地写下去就可以写成一篇内容集中的文章吗?不是,文章少不了一个主题。从这些熟悉的材料的内涵以及材料在当时环境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可以锤炼出一个主题:纪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常感叹“再回首,往事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吗?高中毕业了,对以往学生生活的纪念、对师长朋友的纪念、对学校的纪念等等,不是人人皆有吗?纪念是一种回忆,纪念是一种总结,纪念是一种感激,纪念是一个人心灵美好的颤响。从这些熟悉的材料中锤炼出的主题不是很好吗?

所以,从抓最熟悉、最充分的材料入手,围绕话题去寻找主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再说,学生锤炼主题的能力强,一样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选择出新颖深刻的主题来。

2.典型事例挖掘法

从典型事例中挖掘主题是一个很好的捷径。要做好这一步,选中一则典型材料是关键。在选了一则典型材料后,如何去挖掘一个深刻的主题呢?必须透过表面去挖掘深刻的东西。这深刻的东西既有深刻的内蕴(包括深刻的原因和深刻的作用),又有新颖的认识,这样才能挖掘出这则材料的深刻主题。

比如作文主题“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可以想到北宋的“包青天包拯。他一生清廉,不附权贵,坚守本心,克己奉公,百折不挠,把名利、地位看得很轻,他“出乎其外”;他立朝刚毅,不畏强权,除恶扫贪,铁面无私,英明决断,用碧血丹心保一国清正,他“入乎其内”。于是锤炼出这样一个主题:只要有一颗为国为民、光明磊落、尽职尽责、无私无畏的心,就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比如作文主题“坚忍,自我的超越”,一位学生一见题目就想到他父亲的坚忍。他们一家人就靠父亲在工地上抬挑过活,风来雨去一二十年,他心中只有家人。有一次,父亲病了,可为了这个家,他依然顽强地到工地上干活。于是这位学生锤炼出了一个作文立意:坚忍,伟大的担当。

3.抓热点,正反寻找

所谓热点问题是指一些当前国内和世界上的人们都很关注或追随的问题。比如就国内来讲,有关中学生熟悉的热点问题有惩治贪腐、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扶贫房产问题、追星、足球迷、“个性化”、恐怖势力等等。对于一些题目,可以从对这些热点材料的不同角度的分析中去寻求主题,正反两个方面是常见的两个分析角度。比如对“足球迷”这类材料从正反及综合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正面——追求力量与拼搏之美;反面——精神空虚、瞎凑热闹、自我麻醉;还可以综合起来——追求,要有一个恰当的方向。从对这个热点问题的三个不同角度的分析,产生了不同的主题,并且有关足球迷的这些材料都可以作为分析材料。

比如对“个性化”这类热点材料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从正反、综合三个方面去确立主题。正面:不追随别人,有自己的看法和特点;反面:故步自封,影响对事物的评价和自身的发展;综合:个性,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再比如和谐安定这一个热点问题。从正面去思考,中央政府大力加强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的建立,积极开展就业工作,积极进行安全管理,等等,从这些方面就可以锤炼出一个主题:“安”是老百姓的呼唤,“安”是政府基本工程。从反面去思考:好人就一生平安吗?不一定,吃亏的可能首先就是你。于是,可以锤炼出如下主题:要心安,好难!“安”是老百姓热切的呼唤;“安”是社会发达、文明的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