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审美观察和感知能力的教学策略:一种创新实践

培养审美观察和感知能力的教学策略:一种创新实践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审美感觉常常是片面的、零散的。(二)审美观察和感知能力的特点及培养途径美具有形象性、个体认知与感情性、多样性和艺术性。审美观察和感知是寻求艺术表现内容及特征的特殊的思维活动。对生活的审美观察和感知涉及自然、人类生活两个大的方面,带着认知与感情是审美地观察感知生活的前提。由于被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谢朓连酒都不想喝了。

培养审美观察和感知能力的教学策略:一种创新实践

(一)审美观察和感知

一般生活感知给作品提供了大量真实的生活材料,但一般来讲,依靠一般生活感知获得的材料缺少艺术性和美的生气,是单薄的,这需要进入审美观察和感知这一感知活动的高级阶段。审美观察与感知是达到生活真实艺术表现的桥梁

审美观察是审美感知的基础,用审美眼光观察自然、生活、艺术作品,可以发现自然、生活、艺术作品特有的艺术特征和艺术内涵,并与观察者的内心世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富有情感和认知活动的审美交流。

审美感知在审美心理学中是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的合称,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在特定的观察与感知过程中,由于观察者在各种社会生活内容和情感模式影响渗透之下产生的认知与情感积淀,对观察对象的特征产生审美印象,从而使这些特征具有了一定的情感性、艺术特性和某种特定的理性含义。审美主体只有将已有的经验、情绪、兴趣、意志的目的指向性融入对当下对象的知觉当中,才能将一般感性印象升华为审美意象。这就是审美感觉的产生过程。审美感觉获得的印象是美感经验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出发点,审美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都是在审美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审美感觉常常是片面的、零散的。比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虽然在词中有意境的整体性,但写作前,梧桐兼细雨、细雨点点滴滴、黄昏这些意象或审美感觉是零散、局部的,只是后来在作者情感的串联之下,形成了一个特殊意境。

审美知觉是在审美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日常知觉的总和,它比日常知觉更有情感特征,并且与审美主体的生活情趣文化素养以及审美时的特殊心境等直接相关。它具有人对于客观对象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整体性感知特点,还具有相对性、理解性、个体性、变化性等特点。比如上文提及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个意境在作者的抒写中就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理解性、个体性、动态性特点的意境。

审美知觉表面上是在观察与审美感觉的基础上完成的,但在它的后面却隐藏着主体的全部生活经验和感受,包括它的信仰、偏见、记忆、爱好和当时的特殊心境,从而不可避免地有着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参与。审美知觉往往是在对对象的各种属性的选择、对比之中进行的,并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按照情感发展的逻辑进行,因而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体现了知觉主体的能动作用。它既涉及着外在形式与内在心理结构的契合,也包含着一定的理解和解释。审美知觉的最终目标就是创造一个丰富浩瀚的外部世界与曲折深邃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的独立的审美世界。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观察与感知通常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作者对对象的局部或整体特征的带有审美认知与情绪性的体验,是主体对事物外部特征、肤浅层面、事物内里层面的综合性感知。由于审美感知渗透了生活阅历、情趣爱好、主体情感、思想意志、文化沉淀等因素,是一种主体行为,审美感知的结果往往随主体的主观好恶、情感变化而变化,感知到的内容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并且审美主体在审美观察与感知时常常能进入一种“有我”“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我们平时有意识地体验各种生活内容的特有情形,将对生活的体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习惯,这是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审美观察和感知能力的特点及培养途径

美具有形象性、个体认知与感情性、多样性和艺术性。美的产生是观察者对外物世界在个体认知与感情的影响之下,对事物的形象性、多样性、艺术性的感知。审美观察和感知是寻求艺术表现内容及特征的特殊的思维活动。

1.对自然与生活的审美观察与感知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的事物,即使对于文化程度很低或学龄还很短的儿童,生活中都有很多让他赏心悦目的事。他们不仅会感受到自然美,还有生活中很多让他们产生愉悦和美感的事。但是,这并不能说,对生活的一般感知就能解决写作内容的全部需要。对生活的审美观察和感知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知的基础上,它是对人类世界的审美关注与理解,是观察主体与外部世界建立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是在观察主体生活经验、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并在观察主体审美能力的指导下主动地进行选择、评判的特有的思维活动。审美观察与感知能更好地建立和促进观察者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交流,更多地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生活中的美与丑,能获得有艺术性的、可供写作的丰厚的外部信息,并促进观察主体的认知与情感发展,对观察主体的文学创造力产生重要影响。

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事物具有万千形态的美,观察者应对美的各种表现形态进行深入的观察、感知,并让自身的认知与情感与这些形态联系起来,以求得对美的本质与特性、对内容与形式的把握,获得丰富的有灵性的认知与情感。

对生活的审美观察和感知涉及自然、人类生活两个大的方面,带着认知与感情是审美地观察感知生活的前提。

(1)从静态形象中,寻求美的感知和生气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自然物的美不仅出现在生活中,也出现在艺术里。这里的自然美既是自然特性的反映,也与作者的认知与情怀直接相关。静态的自然,不管是它的结构形态、色彩还是自然物之间组合而成的自然画面,异常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厚而灵动的美的内涵和写作资源,需要观察者依靠丰富的内心世界去开发。不管是自然物的单调与丰富,景观的恬淡与优美、壮丽与崇高,都需要观察者有与之相适应的认知与情感才能发现。反之,观察者的每一种心情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对应。这种对应既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比如,愉快时,看见优美的景观,觉得是那样舒适怡心。谢朓从层台累榭瞭望自然风光,“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由于被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谢朓连酒都不想喝了。悲伤时,看见萧瑟的景物,也无限感物抒怀,比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正值落魄潦倒之时,远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秋的萧瑟与汹涌的寒流与他的内心那样契合。所以,为了培养观察者的审美感知力,不管是在愉快与烦闷,或是悲伤与激情时,都可以去观察自然,让自己的认知与情怀在自然中去寻求对应,从而获得对自然美的充满艺术性的感知。这时的自然景观,既可以是遣情的,也可以是用于作品抒怀或烘托人物情怀的。

在这种对应中,自然物还可以是认知与情感的象征物,从而使自然物具有象征意义。比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讲他为什么特别喜欢荷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些荷花的自然属性与作者品格的高雅、正直相对应,因此才可能成为作者的思想品格的象征。

静态中的人也有丰富的内涵,不管是祥林嫂木讷的表情,还是蒙拉丽莎画像的丰富内蕴,透过表象看见深含在内里的含蕴,审美的观察与感知就有了生气。再以茨威格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一段描写为例。书中在写赌场上各种赌徒的手时这样写道:“……绿呢台面四周许许多多的手,都在闪闪发亮,都在跃跃欲伸,都在伺机思动。所有这些手各在一只袖筒口窥探着,都像是一跃即出的猛兽,形状不一颜色各异,有的光溜溜,有的拴着指环和铃铃作声的手镯,有的多毛如野兽,有的湿腻盘曲如鳗鱼,却都同样紧张战栗,极度急迫不耐……根据这些手,只消观察它们等待、攫取和踌躇的样式,就可叫人识透一切:贪婪者的手抓搔不已,挥霍者的手肌肉松弛,老谋深算的人两手安静,思前虑后的人关节跳弹;百般性格都在抓钱的手势里表露无遗,这一位把钞票揉成一团,那一位神经过敏竟要把它们搓成碎纸,也有人筋疲力尽,双手摊放,一局赌中动静全无。”这段描写观察细致,语言传神,它把赌徒的人品心性全集中表现在手上,这固然是作者专注观看的结果。如“有的拴着指环”“有的多毛”“有的湿腻”等,显然是直接通过肉眼看见的景象,是一种实相;而另外如手在“袖筒口窥探着,都像一跃即出的猛兽”“如鳗鱼”等,则已是渗透了作者联想、想象的比喻发挥了。至于“贪婪者的手抓搔不已,挥霍者的手肌肉松弛,老谋深算的人两手安静,思前虑后的人关节跳弹”等概述性的观察描写,更是超出直观所见,加入了理性分析与经验判断,只可能是眼看加心看,进行审美观察与感知、思考的结果,单纯地观看是不可能得出这一结论的。

(2)从变易性和多面性中进行特征与本质的审美观察与感知

一年四季,风雨晴晦,自然物的形态纷繁,同一自然物也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并且自然物变易本身就充满美感和艺术性。不管是自然还是人,由于内部的生长因素,或者外界的变化,自身的特征呈现出多面性特点,都可能引起他人对自然物或人的审美特征认识的变易。对事物的变易性和多面性进行审美观察与感知,是获得事物完整印象的必然途径。(www.xing528.com)

苏轼笔下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管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蒙”,变化的西湖景观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多层次的美态。由于对西湖景观的变易性和多面性的审美观察与感知,作者把握了西湖的美的特征。

人的多样性特征与本质探寻,是审美观察与感知的重要任务。在注意到人的多样性、变易性时,还需对这众多特征予以比较分析,探寻其本质。鲁迅在写作《阿Q正传》之前,对阿Q这类人的观察与感知不知是经历了多少次动态性、变易性和本质性的审视。在作品中,阿Q向自己一向看不起的王胡挑战,不料被打;阿Q骂刚从东洋留学回来剪了辫子的钱大少爷是假洋鬼子,结果头上挨了几拐棍;他看上了赵府佣人吴妈,本想用押宝赢来的钱娶她,可是钱被抢,还在挨了一顿打后被赶出赵府……无数次的灾难,直至最后被杀,他都维持着精神胜利法

再比如,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曾经谈道,有一次,高尔基和安德烈耶夫、蒲宁三个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饭馆里进行了一次很有趣味的审美观察与感知竞赛。他们看见一个人进饭馆来,就各给三分钟的时间,对此人进行观察和分析。高尔基观察后说,他是一个脸色苍白的人,身上穿的是灰色西服,他还有一双细长的发红的手;安德烈耶夫观察后却胡诌了一通;而蒲宁却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他说,这个人结的是一条满是小点子的领带,小指头的指甲长得有些不正常。他详细地把他所观察到的一切都描绘出来,甚至连那人身上的一个小痘子也注意到了。最后他还说,这人是个国际骗子。他们当即向饭馆的堂倌儿打听这个人是谁,堂倌儿说,他不知道这个人是从哪儿来的,但他经常出现在那不勒斯的街头,他声名狼藉。这就是说,蒲宁依靠他平时在审美知觉里所形成的审美表象,积累成某种经验,并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变易与动态是事物的特征,对观察与感知过程中呈现的这些形态进行理性的选择和判断,是获得事物特征完整性的重要途径,是写作内容多样性和丰富性的重要来源。

日常教学中,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和直观性、艺术性感受,可以给学生的审美观察与感知带来很多方便。

2.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理解

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理解是观察者审美观察与感知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素,通过审美理解积淀而成的审美经验、培养的鉴赏能力会升华观察者的生活积累。这些积累在美的审视里,会让观察者对真善美丑的印象更加明晰、生动,并且会提高观察者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感知与体验的能力及境界。对这些观察与感知进行美的鉴别和选择,可以为审美创造的借鉴,如作者的选材、材料分析、对生活现象的认识与情感等写作内容的寻找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审美观察、感知、理解的过程中,审美的能力会得到逐步发展,“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欣赏音乐不仅能感知音乐之美,还能辨识其中的失音;欣赏绘画不仅能感知绘画之美,还能看出绘画色调表现的失误;欣赏小说不仅能感知小说的人物情节以及表现力之美,还能看出作品描写的缺陷;等等。

除去观察者长期对文艺作品的自我感知理解,还需要借助文艺批评。比如文学批评,它是加深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沟通的桥梁。它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而且对读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起着塑造作用。一方面,批评家常常会通过推荐作品、确立经典,帮助读者选择阅读的作品,对于有害的作品与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文学批评能起到提醒、预警与防范作用,指导读者正确阅读;另一方面,用批评家专业的眼光可以发掘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在文学批评活动之中,一方面,读者会受到作品的熏陶;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可以引导和塑造读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把大众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到经典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提升大众对外部世界的审美观察与感知的能力,为艺术的再创造打下基础。

3.观察与感知中融入联想、想象和情感

观察与感知中,建立在个体经验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和情感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方法。这对艺术创作的内容厚度与内容境界、作品的艺术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两个句子分别对“清香”和“月色”做了细腻的观察,并展开优美的相似联想与艺术想象,用看似比喻实则通感的修辞手法分别把观察情境中嗅觉感受到的“清香”与联想情境中听觉感受到的“渺茫的歌声”贯通,视觉感受到的“月色”与听觉感受到的“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贯通,景物特征表现得细腻而又优美,把作者对于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细腻而又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可见观察与感知中融入联想、想象和情感是多么重要。在细致的观察感知时,在观察者个人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获得事物的全面印象,并借助联想、想象,让细腻的感觉与个体的经验互相沟通、转化,产生美妙的艺术内容。

观察过程中,联想尤为重要,它是想象产生的基础。在对观察对象的感情以及已有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由此及彼的相近、相似、相应、相反、相关的联想,众多表象涌入大脑,不仅拓宽了作者对客观对象的感悟能力,使作者的胸襟更加博大、深厚,还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作者再进一步思考客观对象、选材、锤炼主题和内容等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在比喻眼前所见的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时,说远山像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鲈鱼堪脍”三句用西晋张翰典,“求田问舍”三句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忧愁风雨”中的“风雨”比喻飘摇国势,全短语化用北宋苏轼《满庭芳》中的“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树犹如此”出自北周诗人庾信《枯树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又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作者在登建康赏心亭时遥岑远目,联想翩翩,众多多角度的联想,拓宽了词的境界,贴切、丰厚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英雄情怀。联想使词的内容很深厚。

4.在主动和自由的审美观察与感知中追求独特的感知与体验

文学艺术家的审美观察与感知是主动的,他们随时都带着审美的眼光在观察自然、生活里的各种形象、自我感知与体悟。缺乏审美修养的人,他们留心的只是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直接有关的美的事物,他们常常把审美观察与感知局限在实用美的上面。

因为审美的主动性和审美的个体性,审美观察与感知应是在一定审美经验和法则的指导下摒弃世俗功利性的自由活动,所以,它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个性化、多样性特点。其中,个体性是审美观察与感知经验的核心。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心境情绪各有差异,因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中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观察与感知,所以在审美观察与感知的主动性、个性化的基础之上,审美观察与感知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自然景色黄昏,有人赞美它色彩斑斓,有人描述它残阳如血。而在诗人闻一多的笔下,黄昏却变成了有生命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小伙子:“太阳辛苦了一天/赚得一个平安的黄昏/喜得满脸通红/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可见,作者善于运用求异思维,就能从别人认定的外物意蕴中体悟出新的意蕴。

独特个体性的感知与体验,是审美观察与感知的最终结果。它同时是事物的个体性和观察者的个体性的对接与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