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阶策略:学科本质驱动的语文教学创新实践

高阶策略:学科本质驱动的语文教学创新实践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去第一章谈及的剔除作品阐释体系中套式思维对作品人文内涵及读者思维品质、人本素养的忽视,加强人道主义培养等还原作品中人主体的教学策略之外,走向人与文化深处的阅读教学还需注意以下问题。脱离人本位导致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异化的阅读教学现象比比皆是。玛蒂尔德的虚荣虽然令人厌弃,但她的诚实、守信,面对困难的勇气,用艰苦劳动换回自身尊严的诸多人性中可爱的品质是应该得到充分认识和认可的。

高阶策略:学科本质驱动的语文教学创新实践

在第一章第一节“人文性教学的典型缺位”部分,已经阐述了作品教学时文本解读存在的误区。套式思维让文学作品失去了丰厚的文学价值,弱化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忽视了阅读者的思维品质以及人本素养的培育;对作品的解读常常缺少对作品中人物作为人本体的理解与思考;人道主义严重缺位。还原文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成为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

除去第一章谈及的剔除作品阐释体系中套式思维对作品人文内涵及读者思维品质、人本素养的忽视,加强人道主义培养等还原作品中人主体的教学策略之外,走向人与文化深处的阅读教学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人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人作为作品内容的主体,作品自然就反映了人的本体特性和现实性特征。文学教育自然就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四川省教育学会前秘书长、研究员大海教授在《论教师政策的人性关照》一文中说,人是趋利的、趋上的、趋情的。这三种人性本质上都归于人的本能需求。趋利性归依于人的生存需求,趋上性归依于人的发展需求,趋情性归依于人的精神生活需要。[6]因为生存需要的丰富性,人在生存过程中,对利益、感情以及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总是有着本性的需求,并且在现实情境中总是表现出丰富复杂的认识和表现形态。这同时也是一个人理性与本能欲望的个体平衡过程,是品德与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的现实写照。

在文学教育中,只有重视人本地位与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才符合作品内容本真,才能让读者的心灵与作品靠近,才能让学生理性认知人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吸取人在复杂社会生活中的生活智慧,培育学生正常的现实生活心理、进取态度与精神,产生积极作用。

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应着重于对作品中的人性特征、人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体现、人的命运等,重视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体现。

前面讲述到对作品解读的套式思维,常常忽视文学作品里丰富的人本内涵。脱离人本位导致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异化的阅读教学现象比比皆是。

比如,对契诃夫《套中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的理解,有的人常用简单的套式思维,判断这个没落社会维护者是一个坏透了、令人极度鄙视的人。这样的理解有很大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忽略了主人公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生活环境中那种特有的心态和行为的必然性,所以忽略了人的丰富性以及一定程度上合理性存在的悲哀,导致理解的简单化。实际上,这个被世人嘲笑的人,也有他存在的合理性和优点。他受传统文化影响,从个人认知的角度,自觉维护社会和平与安宁,尊重自身的社会地位,懂得自尊自律,他希望把自己的事做好,不愿被人笑话,他努力对环境及他人做出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等等。这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应该得到认可。

如何重视作品中人物的复杂生存性体现?这里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从人本身的角度出发,对主人公生存体现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可以做如下一些理解。

第一,辩证地认识人性的丰富性和玛蒂尔德人性中可敬的地方。玛蒂尔德的虚荣虽然令人厌弃,但她的诚实、守信,面对困难的勇气,用艰苦劳动换回自身尊严的诸多人性中可爱的品质是应该得到充分认识和认可的。这让我们明白,人性中的诚实、敢于担当、勇敢、抗争、吃苦耐劳是让人走出困境的途径,哪怕有时受到嘲笑,甚至遭到作弄,但它是非常感人的正面力量,让人深深感怀。同时,我们也免不了为她因不能认识名利场的虚伪、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导致自己惨痛失败而深深遗憾。不仅如此,在鞭挞她虚荣心的同时,还应该深入认识到虚荣心的复杂性。人性是趋上的,人都有过好日子的梦想,人都有追求过好日子的倾向和努力,人人都想过上有尊严的日子,与命运抗争是人的本能和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不同的社会氛围有不同的表现,但是这些梦想、人的这些本性是无可厚非的,只是玛蒂尔德确实过分了一点,这个贫富悬殊的社会环境确实容易让很多人受到负面影响。从这些地方还可以看出作品对繁华社会里人与命运的复杂性给予了很多关注。如果教育者让学生认识到人不能有奢想,不能有过上好日子的这样一些合理的想法,那就压抑和泯灭了人性,那就会让学生变得伪饰和彷徨。

第二,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人的行为与命运的复杂性。应该认识到,人不应该过于执拗地去追求那本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否则个人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是巨大的,并且可能会给与你一道生活的人带来悲剧;还可以认识到,从人的生存与自身价值实现的角度出发,人容易犯错误,人也容易遭到生活或命运的作弄,甚至结局可能会超出人的预想,掌控不好的人生会充满悲剧。从人的存在与发展这个角度去思考,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类人命运的同情与哀叹,对在滚滚红尘中小人物应该怎样活着的深刻思考。

人具有自身的特点,并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人的体现,既有这个人所经历的前期阶段,也有当下状态的个人与社会痕迹,但不管怎样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都反映了人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作为人的本性以及文化、意志、行为等等一些个人化和社会化的特征,体现作者对人的多向关注。文学教育中关注了这一些,才可能对学生本性提升、现实认知能力、理性能力、情感态度、行为能力等产生积极作用。

(二)发掘作品中人的文化性价值——走向人文深处的语文高阶阅读教学理解示例

在第一章人文性缺失部分已经分析过,经典古诗文和现代文的人文教学之所以失去本真,严重偏离作品本身的人文内涵,影响了优秀传统智慧与品格的吸收,影响了学生文化修养和思想素养、思想能力的生长,缺少真实的社会文化、人的特征与价值的角度的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行教材篇目的选择很注重突出教材的人文性,编入教材的古代作品大多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流传下来的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创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和愿望,还体现了作者及社会对人的风貌、人的意义、文化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看法。

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和阅历,学习这些作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作品进行一般理解之外,还应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以及个性化阅读,进行广泛、深入的人文探究。

从社会文化、人的特征与价值的角度去探询,是学习课文篇目和文化传承的很好方法。社会文化既包括作品本身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还包括这些流传下来的作品被赋予的社会文化的历史价值以及社会历史对人及社会的要求;人的特征与价值,既指在作品时代背景中的人物特征,作品特定时期中人本身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也指人物特征在当时及以后所产生的价值影响。(www.xing528.com)

从社会文化、人的特征与价值的角度去学习经典作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全面、真实的理解,再现和体悟作品真实的人文内容,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很好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探寻到作品更多的社会背景、作品的真实内涵及在历史上的意义。因此,面对新教材,语文教师不必完全遵从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范围以及结论,应多角度地启发学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留下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求真的品格,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独立的思维品质和人格的形成。

下面以《<诗经>两首》(《氓》《采薇》)为例,从这两个角度探寻这两首诗歌的价值。

《诗经》里的作品从产生到收集、流传有它的特殊意义。孔子修订过《诗经》,并用它来教导学生,后来统治者把它当作封建教文之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风格告诉我们《诗经》里蕴含了当时的人及社会的特征。阅读《<诗经>两首》,作品中人物的生存背景和生存状态是怎样的?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生存智慧?作为儒家训文,它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寄寓了什么样的人文要求,蕴含了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样去探究,就会增加对人的意义以及人的精神发展的认识,体味到那时劳动群众的艺术表现才能,体味当时人文的本来面目以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从而体味古代文化的魅力。

《氓》出自《国风》中的《卫风》,《国风》大致出现在西周后期。“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学习《氓》就有必要了解那时的政治文化氛围,若不给学生一个文化背景,学生会认为《氓》里的内容没什么大不了,用现代人的思维去看,生活不好、相处不好就分手,这是人的自由,没有谁会去责备,反而会获得很多人的支持。阅读古代作品还应从社会文化和人的角度去理解当时的文化特征、人的本性、人的社会价值,以及人本性的发展。西周的社会制度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的宗法制[7]。西周开始讲“礼治”,其最根本的内容,首先是规定封建领主制下的等级制度[8],再是具有明确的伦理道德内容,讲究亲亲(主要是孝友)、尊尊(道德要求是忠贞)[9],同时还有天命观[10],这些是统治阶级的需要。那时是否有一夫多妻制,不得而知。

在这种背景之下,诗中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及意义是什么呢?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顺序,女主人公倾诉了自己的遭遇,表现了她重感情、专一,纯真善良,懊悔怨恨、孤苦伤悲、激愤,辛劳,坦然、坚强、勇敢这一系列的特点。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对男女不平等以及背信弃义的人的强烈不满,在她浩然的人生正气中都得以体现。从她的控诉中得知,她嫁给氓,是氓苦苦追求的结果。她对氓忠诚,可氓为什么对她不忠诚呢?你不尊重我的感情,我就不尊重你,就分手。从这里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这是对践踏自己感情的人和社会环境的强烈控诉和不满。这是对自我的认可、自我的捍卫,对平等的呼喊,这是人的精神的张扬。烈女之气、人生的正气、自尊之气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她藐视世俗:分手会给她带来社会压力吗?“兄弟不知”是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男主人公的恣意妄为,从这里可以看出其产生背景,这里深含的是男女不平等及宗法制对人们的影响,这是夫权、宗法制、女性无地位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反映。这些给了女主人公很沉重的苦恼与不满,可是分手了也不是什么羞人的事,也不怕别人怎么去看和评价,自己该怎样去做就怎样去做。这里不仅有真切的人生感受,更有自尊、自强、勇敢的人生气度。在这样的宗法制环境中,一个敢喊、敢做、敢决裂的女人形象,寄寓的是作者及主人公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仔细品味这些内容,这里蕴含的是诚信、善始善终、男女平等、忠于爱情、勇敢否决等人文内涵。这样的作品得以流传,是不是劳动人民做真人、做真事的真切愿望的体现,是不是诗中的形象是社会对人格的平等、人的幸福的呼喊?可见,要理解好课文里与这些相关的文字,不仅要结合当时的妇女地位,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作品流传的意义去分析。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可多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就行。

南宋朱熹说这首诗有“报应”说蕴含其中。他在《诗集传》中说道:“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言辞之间充满了幸灾乐祸与不屑。他把这样一个勤劳善良、忍辱负重的劳动妇女说成“淫妇”,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些道貌岸然的文人儒士们是怎样竭力维护男尊女卑的封建男权秩序的。“悔恨之意”在诗中确实存在,但那是女主人公对自己没能认清这个负心男子的卑鄙灵魂的悔恨,绝不是对“淫”的悔恨。

《采薇》出自《小雅》,“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小雅用于贵族宴享,大致在西周后期和周室东迁之初。此诗作于西周时代,具体时段还有争议。当时北方有个民族叫猃狁,经常入侵周境,这一背景从诗歌中也可以看出。《采薇》一诗的文化背景与前文述及的《氓》基本相同。

这首诗常被理解为对统治者的愤恨,但实际上该怎样理解呢?读完全诗,一种爱国、报国、忠君、思乡的情怀那么浓重、复杂地交融在一起。那么《采薇》中的抒情男主人公形象是怎样的呢?这首诗赋予了主人公怎样的人格风貌?全诗蕴含了怎样的文化精神呢?先简略理解全诗。

这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前三章采用兴的手法、重章叠句的语言形式和双线结构,将薇菜从春到秋、由嫩到老,和戍卒从年初到年末强烈的思归以及复杂的感情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冲击力。“采薇采薇”,从“薇亦作止”至“薇亦刚止”,从春到冬,薇菜是生活的主食。在这艰苦的戍边生活之中,思归之情时时缠绕在主人公的心里。但抒情主人公并没有直接从狭隘的个人主义角度出发,“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他清醒地认识到是外敌入侵才让自己的国家没有了安定,是外敌入侵自己才走到了边疆。戍边未定,家事不谈。这种为国而战不顾个人艰苦、不顾个人在动乱中对家人强烈牵挂的崇高情怀,很让人感慨。“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战事不休,征役不休,主人公不能归家。这种忧虑从第二三章来看,既有对边患不绝、战事不已的忧虑,也有对国家纷乱、难以安定、自己难以归家的忧虑、怨愤。对和平的向往、对家人的思念让这种忧虑显得深切而又揪心。

第四章开头写,那是什么花?是棠梨花。作者由此起兴,写到“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这是何等威风;这样辗转作战,“一月三捷”,这是何等美好的记忆。第五章写将帅坐在“四牡骙骙”的车上指挥作战,军队以车为掩护;“岂不日戒,猃狁孔棘”,生活非常艰险,可又能怎么办?猃狁之难很紧急啊!戍卒没有对征战的怨恨,有的是对敌人的仇恨,对形势的清醒认识,有的是国家安全大于个人私事的胸怀和责任。也有人这样理解,在这一部分的歌唱中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认为拉车的马“业业”“骙骙”,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不言而喻,它们的主人吃喝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着采集薇菜勉强果腹,个个面带菜色,骨立形销。将帅坐在车上,威风凛凛;而士兵们则整日跟在车后跋涉,满脸尘土,衣衫残破……实际上,这里虽然暗含了将士与士兵的差异,但主人公并没有怨言,而是感到自己军队威风、装备好、战果盛,所以戍卒没有认为将帅这样做不合理。

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当初出征时,依依杨柳随风飘荡;如今返回故里了,却是雪花纷飞。行路迟缓,归乡的路途漫漫,“载饥载渴”,满心的伤感,有谁能体会?为什么归家了,还这么痛苦,行路迟缓?这里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政府征战给老百姓带来的苦痛,老百姓怨恨不已。这里的感情是沉重而又复杂的,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满目萧瑟的伤感,战斗生活所留下的难以抹去的伤痛,也有感慨归乡的路途遥远,饥渴难耐,或许还有对战斗生活和军队、战绩的恋恋不舍,以及对自己不能得勋而归的伤感。

读完全诗,虽然四、五章文势上扬,但整首诗有很浓重的伤感氛围,蕴含在其中的对敌人的仇恨,先国后家、为国效力的精神,对生活艰苦、社会动荡的感伤体现得很充分。这种复杂的感情是个人之情与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英勇精神的融合,是对人真情的尊重,没有政治化、模式化的续写内容与结构,是一种具有很强冲击力的现实主义的人的力量。同时,思归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情怀,也是作品中的一种文化体现。

归纳起来,男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是:1.一个对家庭和国家都有极强责任感和感情的人,他希望国家太平、安定;2.有理智的大丈夫气概,不恨国家遣外之苦,而怨恨外侮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爱国,为国而战,以自己的国家自豪,体现了凛然的男人之气;3.具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格精神;4.一个敢喊敢闹、敢打敢上、刚性中有柔情的汉子;5.诗歌虽反映了等级制的区别,但他认同这种等级制的存在价值。

依据朱熹的看法,小雅一般是宴会上演奏的音乐。雅诗多为贵族和文人的作品,但也有部分来自下层。《采薇》是下层士兵的歌,至少是文人代下层士兵写的。有人认为此诗属于“国风”而错编到“小雅”中去了。如是雅歌,就说明统治者希望借这样的歌,训导贵族们要知道有边患之苦、戍边之责、戍边之难、征战之苦、人民之可敬,这可算是对贵族的劝歌。如是国风,其作品流传的意义又是什么?以故事来写应爱国,应御外,应忠君,应求战功,应先国后家,应有家国之思,不计“君子之车”?这“不计”又是对儒家倡导的等级合理性的宣教吗?可让学生多角度探究,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两首诗分别从女主人公、男主人公的角度铺写了自己对生活、生命质量的认识和感受,如泣如诉,都敢为、敢怨、敢怒,都刚柔相济,这是否含有一种民族文化追求或社会对男、女存在特征及价值的要求呢?两首诗都显示了作为人性情的张扬,都显示出了浩然之气。这不应只看作某个主人公的精神特质,更应该看作老百姓及社会对这些人格精神、人应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的追求。诗歌中也含有对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忧虑,对平安生活的向往,这是否也生动地隐含和诠释了儒家讲究“和”的这一规范,以及儒家重人本身存在价值的这一文化要求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