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文本内容局部联系的角度进行文本整体性阅读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每一类文体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有的相似文体有相同处,比如记叙文、小说、传记、通信等都有以写人叙事为主的问题。这里以写人叙事文阅读为例,探究如何从局部联系入手,让写人叙事文阅读走向深入。
阅读写人叙事类文本难以找到便捷的深入研读角度,让写人叙事文阅读走向深入,是教师教学准备以及学生自我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从文章内容构成要素以及读者评价的角度探寻出的三种深入阅读技巧,是深入理解、探究文本内涵及价值的重要方法。
(一)从矛盾对立处探究
写人叙事的文章,时常会写到人与人、现象与现象的对立与冲突。这是写人叙事文的一个内容特征。抓住这些对立与冲突,就能深入理解、探究文本的人物特征以及内容的深厚含义。
1.从情节的矛盾对立处探究人物特征
人物特征在冲突中会表现得很充分,因此写人叙事文在铺陈内容时总是很注重展示这些冲突的过程。要深入把握人物特征就应抓住这些冲突仔细体味探究。
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第一部分,要理解和探究出荆轲刺秦王在准备阶段所体现的人物特征,抓住荆轲与太子丹的三次分歧,就比较容易。
第一次分歧:太子丹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当时,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燕太子为了刺杀秦王,寻找刺客,燕国处士田光推荐了荆轲。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可荆轲迟迟未动身,因而催促荆轲实施行刺秦王的计划,以此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可荆轲未行。联系前后文,可以理解到荆轲认为是时机不成熟。
第二次分歧:荆轲要樊於期的头。在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上,荆轲提出用樊将军的头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可是太子“不忍”杀樊将军。后来,荆轲私见樊於期,并三问樊於期,樊於期慷慨献身。从荆轲提出行动计划可以看出,荆轲具有超人的胆识,很有智谋;从荆轲要到樊於期的头,还可看出荆轲胆大心细,善抓时机,善于做说服工作。
第三次分歧:准备停当,荆轲不动身又引起太子不满。荆轲“有所待”,说明荆轲镇定和胸有成竹。遭到太子猜疑,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马上决定起身往秦,这显示了他刚烈、义气冲天的性格。
通过抓住荆轲与太子丹的三次分歧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出了荆轲镇定、智勇双全、果敢、义气冲天的性格特征。
2.从内容的矛盾对立处探究内容蕴藏的深厚含义
写人叙事类文章中大多有矛盾对立的内容。它既可能是文章的主体构成内容,也可能是文中内容的某一个很重要的点。抓住这些内容的矛盾对立处深入探究文本,是获得文本深厚含蕴的一条捷径。比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从整体和局部看,都有一些很明显的矛盾对立处。
(1)题目含义和文体对立
文章题目显示“没有什么新闻”,可文体又为什么是新闻,文章还获得了新闻最高奖?抓住这个对立点,结合新闻的特征去深入探究,就可能思考出作者这样写作的深厚含义:①“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新的内容;②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描写亲眼所见的各种残暴遗迹,写出当下亲眼所见的来参观的人们的沉重心情和参观时的特殊氛围,让世人重温那段残酷的历史,让世人感悟人们至今还痛切的心理。作者别出新意,借现实描写来描述历史、描述今人心态,反映今人“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个大主题。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新闻,还是一篇杰出的新闻,获得新闻界大奖也是情理中的事。
(2)乐景与悲情的对立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法西斯残暴地屠杀各国人民的地方,惨无人道。面对这种特殊的情景,善良的人们自然应该怀着悲愤的心情。可是,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却都描写了美景和孩童欢乐的情景。这些乐景描写与悲情协调吗?
这个对立点是探究作者写作深意的切入点。仔细思考、探究作者在篇首和末尾对景物和孩童活动的描写,虽然都有乐境,但是感情态度是不一样的。篇首,作者含着责怨的心情,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篇末描写走过灾难后的屠场的当今景观,是标志法西斯的彻底失败和人民的胜利,乐境衬悲,乐境含喜。
(3)人物神情的对立(www.xing528.com)
在文章倒数第四段写狱中人的木然之后,为什么又特意写狱中一个姑娘的微笑?这是很明显的对立内容。抓住这个对立点,可以让读者对被屠杀人群有着更全面、深厚的认识。在恐怖的环境里,是这个姑娘感受不到死亡的来临吗?不是。作者抓住这个对立点,特意突出姑娘的特有情态,是要向读者展示人们的不屈、藐视、无畏以及对未来的向往。抓住这个矛盾对立点,就获得了对文本内容细腻、深入的探究。
(二)从情感变化角度去探究
从作者或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角度去探究全文的情感主线、作者的核心态度以及作品主体情感产生的原因,是深入探究文本内涵的另一把钥匙。比如,学习《小狗包弟》,文中作家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抓住这个情感变化的顺序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主线是愧疚,这也是作者在文中体现出来的核心态度,并且还会发现作者的感情态度前后有对比。抓住对比所反映出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可以深究出这种感情对比产生的实质,也是文章主体情感产生的原因——“文革”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扭曲。
再比如,阅读《兰亭集序》,文章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乐”,展现乐情;第二段由乐转入沉思,引出“痛”;第三段在古今参悟中引出“悲”。作者的感情路径是“乐”→“痛”→“悲”。抓住这个感情变化过程,就可以深入探究出:“悲”是内容和情感的主线,是内容和情感的核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这种主体情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仔细研读、思考全文情感变化的内核,通篇着眼于“死生”二字,从而深入探究出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人类基本情感和生命基本命题的深度关注是产生主体感情的原因。可见,抓住感情变化过程,就可以深入探究出作者的情感主线、核心态度以及作品主体情感产生的原因,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深入认识。
(三)从争议处去探究
从争议处去辨析、探究事件及人物命运的产生原因,对人物的评价,是深入探究文本内容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1.从争议处探究事件及人物命运的产生原因
事件及人物命运的产生原因,是理解写人叙事类文章的一个难点。从不同读者不同视角的分析评价中去探究事件及人物命运的产生原因,是一种深入理解文章的方法。
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教材篇目中荆轲说:“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的说法是真实的吗?《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和荆轲有过交情的著名剑客鲁句践听闻荆轲刺秦王事,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陶渊明《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从这些见解里可以看出,荆轲刺秦王失败似乎与“剑术”不精有关,否则,咫尺之内,可能也不至于让那把见血封喉的匕首飞向了铜柱。如果前面的看法成立,荆轲之说不过是一种托词。
另一种看法是:在“图穷而匕首见”之时,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以荆轲之沉着冷静,是完全可以突然下手结果秦王性命的,何况教材中说荆轲手持的是一把“血濡缕,人无不立死”的锋利匕首。荆轲没有及时下手,与太子丹制订的抗秦策略有关。《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荆轲行动之时,优先考虑的是“劫秦王”这一上策,所以错失良机,荆轲其人本是一诺千金之人。
通过对上面不同见解的比较分析,会发现鲁句践、陶渊明是评价性分析,缺少历史事实;后文的分析,有历史事实为证,并且符合情理逻辑。综上所述,“生劫之”之说可信。
2.从争议处探究人物评价
对作品人物有不同评价,这是作品解读中的常见现象。对争议处的辨析和再思考,是对作品人物价值进行深入探究的具体体现。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如何评价荆轲这个人物?古往今来有很多不同看法。
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七中写道:“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文学家苏洵在《嘉祐集·六国论》中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也含褒奖荆轲之意。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呢?
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最后以悲剧告终,有它的必然性。但是不管怎样去分析评价,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在国家多事之秋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不避艰险,挺身而出的精神和气概是值得称道的。
从写人叙事类文本的矛盾对立体现、情感变化等作品内容的几个构成因素,以及不同人对文中重要方面的不同评价的角度,去探究作品内涵,就可以获得对写人叙事文本的深入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