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是指带有作者认知情感的意境或景象,或者人物活动的情景或场景,是作品的文学性特征之一。它的构成要素是人、自然环境,其中人包括人的本性及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人的社会性的形态与活动。形象性和情感性是不同艺术作品中关于情境的共同特征,是作品文学性的重要反映。在诗歌和记叙抒情类散文中,情境表现为意境和人物活动场景;在小说和戏剧中,情境表现为人物活动的场景,包括人物呈现的活动形态。这里就意境、人物活动场景这两个情境的主要表现形式探究其中的文学性价值。
(一)理解、涵泳意境的文学性
意境是作者主观的“意”与作品客观呈现的“境”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构成以空间境象及作者的情理为基础,在情与理的驱动下,通过意象营构,主观的情理与客观呈现的境象相互渗透、融通,“情与景汇,意与象通”,从而构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蕴藉和活跃着自然与人生命律动的诗意空间。这就形成了“意境”。正如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所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1]由此可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是意境的两个主要特征,“形象”的高级境界。通过体味它的构成方式及意蕴,对意境的文学性会有很深的体验。
1.理解、涵泳诗歌意境的文学性
意境是诗歌艺术的核心特征,是诗歌教学需要扣住的艺术本质,也是理解艺术作品和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从景物呈现特征与表达情感的角度去探求作者寄寓的感情,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一表达技巧和艺术境界的文学价值,是寻求诗歌意境的文学魅力的重要途径。
(1)从实景与达情的角度寻求诗歌意境的文学魅力
景象的现实性,是诗歌意境呈现的一种特征。作者通过选择现实景象,将情与景结合并对景象的构成进行艺术提炼和升华,创造出一种以“象”和“境”为直观特征、现实感和抒情性很强、充满艺术美的情景交融境界。这个境界有时是一个呈现自然特征的意境画面,有时是景人结合的现实景象。理解这样的意境,需从意象特点以及意象构成的意境内涵的角度去探求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意,这样就能理解和感受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表达魅力。
①以实景直抒胸臆,以景衬情
这种表现方式有两种类型:一是实景描写与作者直露的感情抒发交错呈现;另一种是借实景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这两种类型通过对现实景象的描写抒发作者感情看似直露,实则以景写情,景中含情,以情穿景,以景衬情,在情与景的融合中充满了艺术的魅力。读这类诗,除了从实景中的意象及意境的特征入手之外,还需结合作者感情去揣度与体悟。
第一种类型理解起来较为简单。比如理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的意境是风雨中一个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这里,“烟雨”以及“穿林打叶声”是景物特征,直接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词是“莫听”“轻胜马”“谁怕”“任平生”。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风雨中的态度与行为,直白地抒发了不畏风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了豪放之气。
第二种类型,比如理解杜甫的《登高》。杜甫写这首诗时已经五十五岁,处境极其困窘。诗的前四句写景,借描述登高所见的秋景直抒胸臆。景的特征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一派空阔、萧条、凄凉的景象;紧接着“渚清沙白鸟飞回”看似清新舒朗、辽远,但在前句的基调之上,这里的景观实则空旷而又寂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远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秋的萧瑟与汹涌的寒流在无情地冲击着他。“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的萧条、凄凉、悲哀自然是作者心理的直接体现,这里冲击着他的疾风、萧条、哀鸣、寒流、空阔就是无尽的凄凉与悲哀在作者内心汹涌的反映,更何况“猿啸哀”“落木萧萧”都可以直见作者的感情状态。再说,后四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直接叙事抒情,围绕身世遭遇,抒发了作者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难以排遣的悲哀之情,“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这更可以明确印证前四句景物特征所体现的情韵就是作者内心的反映。前四句的景物描写不仅较为直接地抒发了作者的伤秋、伤己之感,景中蕴情,还为后边的抒情叙事提供了一个宏大空阔、凄寒的背景,渲染烘托了全诗的感情,使作者感情的表达更加沉郁悲凉。
②实景于情的抒发之中,景增情韵
也就是情感抒发中错杂景物描写,情感贯穿了景物。这里的景既扩展了诗的表意空间,又使情的表达更加深厚、具有艺术魅力。比如理解李清照的《声声慢》。作者之情是怎样借景表达出来的?景与情怎样结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中,乍暖还寒之时,独自饮酒解愁之中,作者写道“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自然景象中扑来的阵阵冷风增加了她身体的寒冷,让她不能承受,实际上也写出了她的心在经历一阵一阵的寒栗;天空中飞来的大雁陡增了她对爱人以及往事的思念,更增加了她对物是人非以及个人孤单、凄凉的伤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方面,承前借景直写其孤单与思念;另一方面,那“憔悴损”的“黄花”岂不正是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窗”“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间插于情感的抒发之中。细心品味,作者坐在窗边,苦熬日子,只见细雨以及梧桐树上落下的点点滴滴,岂不是写出了她内心在一点一点地流泪、一点一点地滴血。这些描写,景物的特征以及蕴含的感情很明显。这些不同的特征在情感的抒写之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把作者的感情铺陈和渲染了出来,景与情高度融合,并且使词的境界丰富、宏阔,极具艺术表现力和冲击力。
③实景曲写情,景中蕴情
不少诗歌把感情隐含在景物描写之中,情感表达得很含蓄。要探究出蕴藏在里层的情感,体味这种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除去揣摩景物及情景特征,还应与写作背景结合,若诗中有人物活动,还需将景的特征与人的活动以及内心世界相结合。比如理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境界极为宏伟,在宏大峻峭的山间,在汹涌的江陵之上,一个人乘坐轻舟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在这辽远宏伟的景象中,全诗以卷轴似的画面作为背景,将人的活动植入其中。境界宏伟、奇绝、奔放,人的活动以及作者的活动、心境的畅快自然与之相通,所以作者是把自己豪放、兴奋、极度畅快的心情寄寓在景飞人驰的画面之中,景情融合,具有极强的艺术冲击力。再结合背景,此诗描述的是诗人被特赦后,放舟江陵而东下的极度喜悦畅快的心情。
④实景反写情,以景反衬情
实景的特征和情味与作者的感情出现反差,以景反衬情感表达,是诗歌情景交融表达技巧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比如杜甫的《蜀相》:“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柏树森森,碧草映阶,春色浓郁,树林中的黄鹂好音频传。这是美景,可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报国无门之心、雄才难施之愁,让城外这些美景通通披上了凄凉悲哀之情,变为悲伤之境。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无心赏景的凄苦。全诗乐景与哀愁形成反差、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的凄然与伤痛。
⑤实景曲写理,景理相谐
即借实景的描写来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志、理趣,实中写虚,虚实相生,让实景的描写含蓄而隽永,从而体现诗歌意境的另一种艺术美。如宋代文人朱熹《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诗中实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是实景,但诗歌写景的目的并不是简单表达对景物的态度,而是隐含一种人生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终归会平静。一番挫折之后,美好事物的生命力依旧存在、不可遏抑。这里景理相谐,诗歌意境含蕴深厚。
(2)透过虚拟、创构的意境寻求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虚拟、创构的意境是明显有别于描写现实景象的创作方式。这种方式构成的意境给人更多的不是“写真”的实感,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和情韵。它借助想象,从深刻的认知和思想、特殊的体验出发,借助想象构成的意境,着力于“意”,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最为美妙,最耐人寻味。这句诗中的“明月”和“关”这两个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秦”“汉”两个时间性限定词,让这句诗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愿望。透过这些虚拟、创构的意境,读者能探寻到作者寄寓在这情景里的深厚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3)从虚实结合之境去寻求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①虚景衬实情
虚实景结合是诗歌中意境描述、情景交融的特殊途径,具有厚重中有灵动、别开洞天的美感,耐人寻味,饶有艺术情趣。这种表达方式,往往以虚景衬实情,情景相生。
比如,柳永的《雨霖铃》虚实结合的特点很突出。在上阕“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环境中送别时“执手相看泪眼”。这里的景是客观、凄切的,紧接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通过想象离别而去的环境,实景虚写,虚实景结合。下阕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了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逼真地刻画出了离人落寞孤凄的心理状态。这时的景是虚景,情是实情。词人运用生动的艺术联想,充分而优美地写出了清秋离别的复杂内心。以虚景写实情,虚景衬实情的表达,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②虚景与实情对比
即虚景反衬情感表达。虚写诗中的人和景,与作者的实情进行对比,虚实相映,使诗中的相关形象更加鲜明,表达的感情丰富深刻。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有虚景与实情的对比。词人虚写想象中周瑜早年得志、雄姿英发、叱咤赤壁的情景,与自己人生蹉跎、早生华发的实情对比,把自己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悲伤深厚地表现了出来。
诗词的“虚实相生”艺术,丰富了诗词的意象和审美情趣,开拓诗词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厚重的审美空间。
前面主要从诗歌意境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因为它的美学特征和文学意义典型性很强。运用这些教学技能和文学体悟方式,去理解、体悟记叙抒情类散文的意境更容易。
2.理解、涵泳记叙抒情类散文意境的文学性
记叙抒情类散文也是有意境的。即便是在记叙类散文中,其中的情景化描写一样具有意境的特征。在写景抒情类散文中,意境的运用尤为突出,其中写景、留白的方式比较多。
散文意境和诗歌意境在本质上都用来将自然、社会和人生融为一体,都追求唐代诗人王昌龄所说的物境、情境和意境的高度结合,都追求通过一个主观内情和客观外境高度交融、虚实相生的具体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意。
但是,散文的意境与诗歌相比,有它特有的复杂性。由于它的构成段落更多,内容境界很宽,散文意境的精炼程度常常不及诗歌,但意境在散文中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这里的特殊情景就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意境。作者将自己沉于苦痛之中,想象自己被血淤埋,写几句文字“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个特殊情景一样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特点。涵泳这样的散文意境,会体味到散文化的语言中特有的诗意与想象性结合的文学性魅力。再比如,《囚绿记》《故都的秋》等等,很多散文里都有意境的描写。
(二)理解、涵泳人物活动场景的文学性
场景由人、自然环境构成,“人”包括社会环境影响下人的社会性形态与活动,既有个体的人,也有群体的人。场景是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场景的类型,从对象来分,或以景物描写为重点,或以人物描写为重点,或以景人结合为重点;从规模来分,有一方天地的小场景,有群山万壑、浩大壮观的大场景;从虚实来分,有梦幻场景和现实场景等。
其中的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场景的背景,包括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自然环境在场景描写中起着交代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和心境,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社会环境既包括人物活动的家庭环境,也包括家庭之外的社会生存与人物活动空间。场景描写就是对某时间与地点的人物活动的段落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文本中的场景往往具有特殊的文学价值。如鲁迅的小说《药》,全文按情节顺序,写了买药、吃药、谈药、上坟四个场景。比如忠厚善良、迷信愚昧、爱子如命的华老栓,天不亮就起床去买药这个场景:清晨萧瑟、凄冷的自然环境,急切、紧张、充满希望而又恐惧的华老栓,凶残贪婪的刽子手,竞相“鉴赏”杀人的众多愚昧麻木的看客。自然环境、人物活动构成了一个让人战栗的人物活动和特征描绘的典型场景。这里的自然环境与对麻木和愚昧的群体形象的刻画,以及华老栓、刽子手人物形象的凸显,具有极强的艺术典型性和感染力。再比如杜甫的《兵车行》,这首诗通过一个场景的描写,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历史画卷。这些场景描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艺术性。可见,场景具有画面性、活动性、生动性、典型性等文学性特点。
从场景构成与文学价值的角度理解和体悟,是涵泳人物活动场景的文学性的基本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1.理解、涵泳人与环境的关系及意义的文学性
从点与点、点与面的角度,点面结合是场景构建的常见方式。
“面”,即主体人物活动的整体性场景;“点”,指场景中需要突出的对重点对象的“特写”。“面”是“点”的活动背景,包括场景中的自然环境、人物的社会活动环境、家庭环境;“点”是“面”的重心,是场景中一个或几个突出的重点,点与面之间、点与点之间构成了一种艺术性的关系。所以,场景描写必须点面同时具备,点与面之间、点与点之间相互作用,艺术呈现才能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场景描写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较好地反映某种自然、社会背景下的人物特征。
如在小说《孔乙己》中,鲁迅将孔乙己放在鲁镇的酒馆中,在这里有掌柜、伙计、各类酒客、邻居小孩等等,这些要素构成了人物生活和行动特定的社会环境,既表现出了群体形象,也为更好地突出主体人物特征提供了背景,点面结合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鲁镇生活场景。
有时,“点”也不止一个。比如,《包身工》的场景描写中,既有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又有对“小福子”“芦柴棒”等几个典型人物所受非人虐待的细腻、生动的描写。
自然环境这个“面”,在场景描写中很常见,它的文学意义很明显。比如,《药》的最后一个场景是华大妈上坟,这部分的环境描写是凄惨悲凉的: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丝毫没有春天的气息;“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其他鸟类,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些环境描写极度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景与人构成了一幅触目惊心的悲剧画面。这里的场景在环境描写的烘托下,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悲剧故事更能打动读者的心,而且也凸显了主题。(www.xing528.com)
人与环境的关系及意义的文学性,如何体悟?可以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关联的角度,深入体味点与点、点与面之间的艺术联系。
(1)“面”对“点”的烘托
通过从侧面渲染来凸显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即常说的陪衬,是揭示“点”与背景关系的艺术手段。这一手段可分为环境烘托与人物烘托。
①环境烘托
环境烘托是指在场景描写中,自然环境这个“面”与人这个“点”的活动的结合,它具有特殊的文学价值。比如,鲁迅在《故乡》里这样描写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人物与自然环境这个大背景结合,使这个宏大的自然背景烘托出一个少年的英武。
②人物烘托
人物烘托是指人这个“点”与活动环境这个“面”之间的艺术表达中的烘托关系。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对“巨鹿之战”的描写,司马迁并没有去正面描写战争如何激烈地进行,而是从侧面写其他诸侯的反应:“莫敢纵兵”“诸将皆从壁上观”“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其他诸侯的这些侧面描写,淋漓尽致地烘托出了项羽此时的将帅神威。
(2)“面”对“点”、“点”对“点”间的衬托
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突出主要事物,使之形象和特征更鲜明,这种表现手法叫衬托。烘托与衬托的区别在于两者的表达手段不同。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没有反面烘托这一种说法;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衬托是揭示场景描写中点与面、点与点艺术关系的手段之一。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描写时通过性质相近或相通的不同对象,以此托彼,使主体更加突出;反衬,是描写时通过形象不同、性质相反的对象,正反相衬,以次托主。
“面”对“点”的正衬,比如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死在寒冬残夜的冰天雪地里这段,作者着笔阴暗的天色、灰白沉重的浓云、满天飞舞的梅花般大的雪花。这环境描写,一方面,通过渲染突出了寒冬的天气特点,为祥林嫂的死创设氛围;另一方面,这恶劣沉寂、死气抑郁、雪花瑟瑟、黑夜茫茫的天气从正面衬托祥林嫂死的悲哀。
“面”对“点”的反衬,比如鲁迅的《药》:“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这里寒冷、萧瑟的清晨景象与老栓的心情形成反差。天越寒,读者越能理解老栓急于买药的心情;天越寒,这个背景越能衬托老栓的急切与愚昧。
“点”对“点”的反衬,即场景中相关人物间的反衬。艺术作品场景中,人物间的活动常常出现人物间的反衬。比如《祝福》中,婆婆把出逃谋生的祥林嫂绑架回来,肆意虐待,强行将她卖给山里的贺老六。不管祥林嫂怎样一路地号、骂,死命地挣扎,“出格”地反抗,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七手八脚地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后来贺老六族中的大伯也没有同情相继死了丈夫和儿子的祥林嫂,依然收了屋子,把她赶出了家门。婆婆和族中大伯的为所欲为反衬出像祥林嫂一样出嫁的女子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没有人身权利,甚至连人格尊严也无法保证的悲惨命运。祥林嫂的反抗与悲惨命运,衬托了族人、婆婆等人物的自私、冷酷与无耻。
2.理解、涵泳场景中情节推动的文学性
情节推动是构建场景的方式之一。通过理解情节发展的推动因素,可以理解、体悟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巧妙与艺术性价值。
(1)场景描写中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场景描写中的自然环境不仅给人物提供活动空间,产生烘托或衬托的文学性价值,还可以推动小说情节向前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情节发展的推动因素,可以理解、体悟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巧妙与艺术性价值。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大雪紧”的描写。这里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不仅正面烘托了作者的悲剧命运,而且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
(2)场景描写中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即从场景描写中人物对话对于情节的作用的角度,理解、体味场景构成的文学价值。比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重要的人物对话主要有三处,这三处对话都分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第一次对话是故事开始时水生和他妻子的对话。这次对话对推动情节发展起到的作用是:简要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和环境,体现了水生和他妻子的个性,更重要的是设置了悬念——水生和他所在的队伍作战计划是什么?这从客观上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第二次对话是故事发展时女人们商量出发探夫前后的对话。这次对话对推动情节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把这些作者即将赞扬的女性放到故事发展的前台,由她们的“探夫”引出以她们的视角观察到的一场战斗。第三次对话是故事高潮与结局时女人们遇敌前后的对话。这次对话对推动情节发展起到的作用是:表现了女人们由遇敌紧张到学会大胆面对的过程,表现出她们思想的转变,也为作者创造稍带开放成分的结局提供了条件。
(3)从场景描写中情节活动的推动体会其艺术的魅力
这主要是小说场景中情节的推动,这是场面描写中的常见形态。一个活动场景的构成,在特定的环境中常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造成矛盾冲突,让场面里的情节得以推演。所以,理解小说场景中情节的推动,有利于理解、体悟场景,理解场景推演的实质,从而更好地把握场景及场景构织的文学性价值。
这就需要关注场景里的活动及事件顺序、贯穿场景的线索。在线索方面,常见的有以事物、人物、中心事件等为线索。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以物为线索,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以“我”这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以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事件为中心,等等。
这里以鲁迅的小说《药》的片段为例: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这是华老栓在刑场买人血馒头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几个兵把刑犯押来,就有三三两两的人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快到丁字街口时,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似乎有点声音,人群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在刑犯被处决后,一个浑身黑色的人拿着蘸着人血的馒头,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有了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而后那人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等情节活动。通过这样的事件发展顺序的体悟,可以清晰地感受、体验事件发生、发展的情景过程。通过把握贯穿其中的线索“药”,我们能够体悟到这个场景描写的精练与表现价值:愚昧的群众不同情、不理解革命者的牺牲,愚昧的老栓想拿这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治疗儿子的病,蛮横的康大叔借机发横财,愚昧的看客以为这样可以治病。“药”贯穿小说的始终,结合文末老栓的儿子还是死了,小栓和夏瑜的母亲在坟场相遇悼念各自的儿子,读者可以通过理解、体悟场景描写中的线索,深刻地认识到夏瑜这类救国的“药”治不了愚昧的中国。
3.从场景描写视角的角度理解、涵泳场景描写的文学性
理解与体悟场景描写的视角,是体悟场景描写文学性的又一手段。场景描写的视角即通过谁的眼睛去看场景。它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叙述人视角、人物主观视角和人物旁观视角。
(1)叙述人视角
即从作者的视角去写,这样便于作者直接抒情。比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片段:“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作者在描写老婆子的打扮时寄寓了辛辣的嘲讽。
(2)人物主观视角
即通过作品中的人物的眼睛去看,这样便于表露人物内心的感情,增强场景的真实感。比如茅盾《子夜》里的片段:“吴荪甫和赵伯韬决战前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后无意在大衣镜前走过的时候一回头,吴荪甫又看见自己的脸上摆明了是一副败相。”从来不肯认输的吴荪甫,此时已判若两人了。
(3)人物旁观视角
即从书中旁观场景的人的视角来写,他未参与事件,他在场景之外观看场景里发生的事。这样写出的是场景的背影、侧影或一角,可见外人的心态。比如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眼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礼贤下士的孙权、刘备见了庞统却都心有所厌,以此突出庞统的极丑相貌。
4.从场景与场景间的联系理解、体悟场景宏观构建的文学性
即从场景与场景间的表里联系体悟场景宏观构建的文学性。“表”是指场景的顺序联系,“里”是指场景联结的线索。
这里以茅盾的《子夜》小说场景的结构艺术为例。《子夜》是中国“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巨作,是茅盾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其网络性的艺术结构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这网络式的结构艺术是整部小说的成功之处之一,也奠定了中国社会分析型小说的基础。这种特有的结构,很生动地让小说复杂的矛盾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很彻底深刻地体现出作者对于中国社会内在性本质矛盾的分析,实现了作者的创作目的,呈现出动人的小说艺术魅力。
《子夜》场景与场景间的联系所构成的结构体系,是宏大、谨严的。全书共十九章,一、二两章交代人物,揭示线索;此后十七章,一环扣紧一环,头绪繁多而又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又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这部小说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处处显示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最后结尾处侧面带出工农红军的日益壮大,以此来对照吴荪甫失败的命运,指出了中国真正的出路所在。《子夜》中无数场景的构建,形成了独特的网络状结构:围绕吴荪甫这个焦点,由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三大矛盾,欲华丝厂、吴公馆、交易所这三大主要活动场所形成了一个立体网状的结构,主次线索、明暗线索交互展开,又互相交织,连锁发展,条理清晰,螺旋式地把小说发展推向顶峰。
小说的开端提出了三条线索,但又以一条枢纽性的主线贯穿始终——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吴荪甫发展“事业”的活动为轴心发展。环绕这条主线,《子夜》反映了1930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以同吴荪甫发生直接矛盾的几个方面为描写重点,形成了主线发展和几条支线起伏的网状整体结构。几条支线是以工人罢工、农民革命为主,配合主线合理发展,展现其各种矛盾所在。吴荪甫的活动关联着交易所公债买卖的狂潮起落、上海丝织业的盛衰、裕华丝厂的工人罢工、双桥镇的农民革命。他的家庭和他的社交活动又涉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因此,小说相应地形成了上述几条贯穿全篇始终的线索。而在每一条主要线索之中,又穿插了一些小线索。譬如,写裕华丝厂的工人罢工斗争,作者不仅写了工人群众的悲惨生活,也写了资本家的反动面目,资本家走狗的虚伪阴险,黄色工会内部的互相倾轧,以及地下党领导人物的路线分歧,等等。由于作者事先在构思上“用过一番心”(并非凭一时的冲动写的),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发展以及连带关系都做过周密的通盘的考虑,因此,这部长篇巨著尽管情节复杂,事件浩繁,但线索明晰、繁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显示出作者驾驭与组织材料的非凡能力和很强的理性色彩。
在主次线索的网状交织发展的支配下,茅盾的这一成功的结构艺术创作还体现在小说的另外两条线索上,即该小说的明线与暗线。小说的明线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和悲剧的结局,以统领整部小说的发展,高低起伏,波澜壮阔;小说的暗线则是当时社会中的三大矛盾,暗地里隐藏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以及没落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三种矛盾引发的三种斗争相互交织又有主次。在明、暗线的交织发展中,小说的内在主题得到了升华,小说的历史价值也体现在其中。因为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由于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造成了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混战。各种矛盾正是在这种结构下才体现出相互依赖的关联性,而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这也符合了茅盾创作的理性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