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对词句表达背景和情景义,语意、情感的逻辑,语言表达价值的理解和体悟
肤浅、片面、散碎的工具性教学在当前的语言教学中极为明显。从词句背景和情景义、语言逻辑、语言表达价值这三个方面去理解、体悟,并且将对内容与形式的理解融合,是文本语言解读的基本方法。少了这些,语言的深入分析与体悟无从说起;少了这些,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能力要受影响;少了这些,学生会少很多对语言艺术美的感悟,语言、情感及精神的熏染以及生活体验;少了这些,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和对生活、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要受影响。
以语言自身功能为本的语言阅读教学本真途径,可采用“一景、一联四合一体法”这个优质策略,重点在“一联四合一体”环节。这种阅读方法是以文章语言自身功能为本进行本真阅读的重要手段。
“一景”:即文本语言表述内容的整体背景和情景。这种背景和情景,指各类文章表达的整体情感、认知及社会背景;若是诗歌,则指表达内容的整体情景;若是小说,则是指主要故事;若是散文,是指主要的情与理。
“一联”:即文章内容与生活事实、生活情境相联系。通过“一景”“一联”可以理解语言的表达背景、文本语言表达内容的角度,加深对内容的生活化认识。
“四合”:即词语意与情景义相合,情意及情意逻辑与形式相合,理解体悟与作者内心相合,美的逻辑与感染力相合。
“一体”: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语言理解与体悟的过程中将“四合”合一体悟,从而理解文本语言的表达价值。
这里点明了文章阅读的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在仔细品读之前,了解背景和粗读,把握文本语言表述内容的整体背景、情景,或主要故事,或情与理。
第二步:将文章内容与生活事实、生活情境相联系,展开联想。
第三步:“四合一体”,这里既有局部内容理解一体,还有整体性的前后内容联系理解一体。
运用这种“一景、一联四合一体法”进行文本语言的理解体悟,一方面,能够真实把握作品语言的本意及价值,实现语言本身意义及语言功能价值的传达,并且在这个体悟过程中,力求与作者内心,与文章之情意、之形式、之美真正融合,整体感悟,去把握和体味文章的认知与情感逻辑以及作者语言的表达艺术与价值,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对学生的情感、生活认知和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进行有效、丰厚的熏染,并对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有效补充;另一方面,这样的体悟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表达的情景在文本内容实现上的整体营构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运用,这将对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表达及语言运用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样的语言体悟,让语言的工具性学习在阅读体悟与语言积累影响方面显得真实、全面、深切而丰厚,这样的整体感悟才是语言的本真感悟与影响。
笔者在第一章第一节中已经分析了《雨霖铃》部分课例。这里继续以此为例,进行“一景、一联四合一体法”的理解体悟尝试。
初读《雨霖铃》后,可以将这首词的意境浓缩为这样一个画面:骤雨的傍晚,寒蝉凄切,江水边的帐旁一对恋人手拉着手恋恋不舍,旁边有船夫在等着开船。这是诗词语言的背景(“一景”)。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日常化的生活情景却被诗人书写得感天动地、凄美精湛。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两句的解读与体悟为例简略地进行分析。“寒蝉凄切”,蝉的声音凄厉而急促,十分刺耳(“词语意”),这个声音本应是对“离人耳”而来(“一联”),但作者说是冲着离别时的长亭、傍晚的氛围而来,作者没有直说这声音对离人的冲击,让离人感到凄厉、烦躁(“一联”),却说“对长亭晚”,这样表达不仅是离人内心凄厉、烦躁的反映和渲染,把离人内心的痛苦含蓄地表现了出来,还让词的境界中出现了一个意象:晚景中的长亭,拓宽了词的意境,并且这个晚景也说明离人分手时可能缠绵已久,这时词中人物的内心是落寞而绝望的(“情景义”“作者内心”“表达形式”“感染力”“一联”)。而后作者写道“骤雨初歇”,揭示了长亭离别时,天在下着大雨,离别前这样的氛围里,外面的声音猛烈,情势紧张,这暗示了离人内心是激荡的,虽然雨势舒缓了,但离别的时刻到了,虽缓实紧,从侧面表达了离人这时内心的痛苦与紧张,喝酒饯别的情绪一点都没有了。正留恋时,久等的船夫在催着上船,要他独上兰舟,离别与留恋这一对矛盾在作者内心汹涌了起来。这时寒蝉还在凄厉地叫着。(“一联”“情景义”“作者内心”“表达形式”“情意逻辑”“美的逻辑”“感染力”)作者要表达的离别场景通过寒蝉、长亭、骤雨及初歇、晚景、船夫等意象表现了出来,作者的感情得到了含蓄的表达和渲染,离人的内心和词的节奏表现得那样含蓄、沉重而跌宕。
在这段语言分析中,词句的情景义,语意、情感及语意逻辑,以及语言的表达价值,包括表达技巧的美学意义等这些直接关涉语言本意及语言本来价值的因素都得到了重视,不仅实现了语言工具价值的一般传情达意的理解与体悟,而且注重在文本语言表述内容的整体背景和情景下,联系生活事实和情境,词语意与情景义统一,情意逻辑与表达形式统一,与作者内心、与文章美的逻辑及感染力相合,从而实现了语言本身意义及语言功能价值的传达与艺术熏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完成了文本语言的理解与体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并对他们的情感、生活认知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有效熏陶,对生活体验进行有效补充,提高了学生对生活、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
(二)重视对语言特质的学习
对语言特质把握的缺失是当前工具性教学的又一问题。语言特质即语言的特点,是作者表达出来的语言文体性和语言风格。重视对语言特质的学习,即重视对作品里反映出的生活、思想及与之相对应的语言特点的理解和体悟,这样的语言学习有利于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加强学生对生活内涵的准确认识,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特质及表达效果,有利于学生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去选择语言风格,从而真实、得体地表达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
1.重视文体性语言的学习
语言的文体性是语言的重要特征。文体不同,语言的特质及围绕文体内容的语言教学也应该有不同。叙事类文章语言的生活化、情境性、形象化、个性化,抒情类文章语言的情感性、形象性、优美性,议论类文章语言的理性与辩驳性,以及语言的文学性,说明性语言的朴实和生动性是学习文体性语言要注意的主要特点。对这些语言特点的把握,强化了学生对作者表达出的不同生活内容与语言的对应关系的把握,对学生认知社会内涵以及用语言去表达这些内容有很好的帮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同文体的内容和语言学习采用同一个教学模式,是常见的教学现象。比如常见课堂教学套式的主要环节: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意义和感情态度,再是理清文章思路,然后重点学习一两个主要内容点。其中也常有请学生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些地方,并说明理由,最后写一段有关感悟的文字或进行强化训练。这正如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所言,中学语文的散文教学,目前极少有教对内容的,往往是错得一塌糊涂。不同文体的语言教学用一个模子,应该是教错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正确的文体语言教学,学生就不可能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也就难以正常地、恰当地进行叙事、说理、抒情、说明。这是钝化学生表达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力的一个方面。
获得第二届“圣陶杯”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王如老师讲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在语言特质把握方面很见功底,文体性语言教学特点很突出。以下是其中一个片段:
师:这个人神采飞扬地走上讲台,打开讲稿,眼光向下一扫,说出了他的开场白。我们来读一下他的开场白。
生(齐):“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师:对,就是这两句。非常遗憾啊。当时没有留下什么影音资料,我们无缘一睹先生的风采,也无缘聆听他的声音。但是同学们可以试着来模仿一下任公当时的语气,来读这两句开场白,传达再现任公的魅力。
……
师:好。你来念念你对任公的开场白做的旁批,好吗?
生:我很欣赏梁启超说话的方式,谦虚中有带有自信。我不同意作者说梁任公自负的观点,因为他本身就有学问,这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师:这位同学敢质疑大家……
这个片段里,教者通过引领学生揣摩文中人物的语言来深入感知、体味人物特点,把握住了记叙类文章的语言特质及人物再现功能,重视人物及生活化特征的描摹、揣摩,重视语言所展示的人物个性化特征以及情景的把握,还上升到语言的个性化理解,记叙文的文体教学特点很突出,记叙类文章语言的文体性特点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这样去把握文体语言特点,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和现实生活内容的理解,对他们准确地叙述、描写现实社会有很大帮助。
2.重视语言风格体悟,尤其是对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的重视(www.xing528.com)
语言风格是对表达者语言特质、思想内涵特点的反映,豪放、婉约、清丽、含蓄、沉静、华美、隽永、朴素,等等,风格有很多种。通过对这些语言风格的把握,可以感受表达者的内心世界和语言特质,完成语言的另一种工具性价值。在平时的教学中,师生都比较关注豪放的、婉约(含凄美)的语言风格,这与语言特色、情感状态、意境的显性因素有直接关系,比如《将进酒》的豪放、《我与地坛》的凄美等;对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把握较少。实际上,朴实、清新是人的内心及生活语言的常态,是语言表达所必需的。对这两种语言风格的把握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常态生活的认识与表达,有利于其自然性情的产生。所以,朴实、清新的语言具有特殊的工具性价值,在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特点及表现力的把握上下一些功夫,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以实用文的语言学习为例。人民日报社记者赵永新曾写过一篇著名通讯《丹心一片 绿染黄沙——记治沙模范唐臣》。这篇通讯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后,得到了报社领导、同事及社会的一致好评。这篇文章“实话实写”,使用了当地大量的“土话”和唐臣自己的语言,少加工,少修饰,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如,“不把西梁山闹绿,我唐臣枉活一世!”“小子,咱受了这么多年穷风,你可要坚持到底啊!”等等,都是取之“天然”。特别是在3个小标题的选择上,作者没有另外概括,而是从唐臣和他爱人的话中选了3句,直接引用。如第一个小标题:“沙化这么厉害,后代咋生存?咱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这些“土得掉渣”的语言,一方面传达了浓浓的乡土气息,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不落俗套;另一方面,确保了唐臣这个典型的真实性,避免了语言千篇一律或故意拔高“升华”导致的“假大空”。这样的文章语言朴实,生活气息浓烈,个性鲜明,学生仔细体味,就会感受到鲜活的生活语言的力量,会帮助学生冷静地认识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对朴实的生活现实的表达能力。认识和表达生活的本来面貌,是语言学习和表达的基础,离开了这些,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表达,会抑制学生的发展。
(三)重视语言的个性化体悟
叶圣陶在《认识国文教学》中说:“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生学员’。”这是因为过去的书主要是经义书,学习方式也以记诵为主,很多作品中的生活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书的思想也不容置疑和多思辨,所以过去的教学容易培养出这样一些缺少个性、现实参与能力差的人。如今的教材内容已经生活化,内涵丰富,语言的个性化认识应该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然而,重共识性、轻个性化却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常见问题。诚然,语言的意义有共同性、稳定性,这是语言工具性的基本内涵,也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但语言含义本身有丰富性、不确定性和表达者未能完全预知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与学生的阅历、知识经验、审美能力、关注重点直接相关,所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同时带有个人的、临时的认知特点。同一作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解读;同一学生,不同时间对同一作品有不同解读。可见,个体化的认知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个性化体悟,能够辨识出作者蕴含在语言里更深沉、更丰厚的语意,可以看出阅读理解者此时的一些内心特点,可以看出这种个性化认知对阅读者思维空间的扩展,对生活认识的挖掘,对提升语言能力的促进,所以个性化的体悟不仅是对作品认识的深化,还对理解者的思维能力的拓展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一定程度上讲,没有个性化的阅读是不真实的阅读。
在实际的语言工具性教学过程中,个性化解读存在点、面两种情况。某一个点,是指文中的某一个句段。比如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老师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对“紫色的灵魂”这一争议点的引导,处理得很好。
生:我有个问题,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师: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
生:问大家。
师:好,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
生:我认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
生:我认为紫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
生: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也是高贵。
生:是指苦涩。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的人的心理反应是苦涩的。
生:我认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
师: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比如白色象征什么,绿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等等。
生: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
师:有道理,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生:老师你的意见呢?
师:老师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他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这个课例,韩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个体性体察,引导学生对“紫色的灵魂”进行的个性化解读很深入、很精彩,语言学习很真实。这种对学生个性化认知的重视,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是很好的激发,对促进学生主动的语言学习帮助很大。
就某一个面来讲,个性化的理解主要是对主体内容的多角度理解。比如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项链》的主旨是什么?可作如下挖掘、发散:①写玛蒂尔德是一个很爱慕虚荣的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嘲笑虚荣;②写她的诚信;③揭示事实和外表之间的差异;④写小人物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⑤写她是一个物质欲望比较强烈的人,小说的主题与欲望有关;⑥写玛蒂尔德的悲惨命运,作者流露出一种悲观的宿命观。这些问题会引发学生对相关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主旨准确、深透的探索,培养学生挖掘、筛选文章有效信息并加以比较的能力,理解语言及作品生活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握主体内容时辨别主次的能力。
当然,学生或许会在个性化解读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但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应该允许其说法的存在;只要教师认真引导,不是一棍子打死,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就有很大帮助。
(四)增加合适的读物和阅读量
一提及阅读,教师就可能要求学生读名著。不可否认,名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是语言宝库。可事实上,喜欢读名著的学生并不多,一是有些名著里的生活离学生太遥远,二是名著大多篇幅很长,学生很少有空余时间去阅读。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联的文质皆美的时文很少,教师也很少提供,所以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很少。狭窄的阅读面决定了学生狭窄的生活视野和思想视野,所以在要求学生读名著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其现实生活距离较近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文质皆美的著作。
提及阅读量,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现实问题又不得不再次提出。虽然教材编写者想尽办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但一定程度上讲,现在学生的教材阅读量还是比较少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设置的“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的部分任务群阅读(如“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以及其中的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等等,常常会因为教师认为教学时间不够而遭到忽视。这些教学内容应该切实实施与学习监督,并且还应该增加一些关联性篇目阅读与探究,以切实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其阅读与认知视野。如果教师不能完成教材设置的全部内容,只是注重其中部分教材篇目,选修课及研究性课程又没有开设好,平常就只教几篇文章,怎么能提高学生素养?就几本教材和几道训练题苦熬一张膏药是当代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见现象。
很早以前,上海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就在《还我琅琅书声——兼论四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误区》一文中提出“读书人要读书”的口号,文中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学生不读书,教师多演戏,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语言学习具有广泛性、互补性、语感性、渐进性的特点。缺少阅读面和阅读数量,就要影响语言阅读兴趣、语感形成和语言积累、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认识能力、思维内涵、思维和语言的顺达度以及个人语言风格的形成等等,自然就会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