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本质创新实践:高效语文教学策略

学科本质创新实践:高效语文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也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师很难对自己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情并陶醉其中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予以反思或怀疑。单一传达、以自我实现为主的自我陶醉式教学导致了教师的自我封闭。根深蒂固的教的意识和自我陶醉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根深蒂固的教的意识

很多教师教的意识总是不能动摇,不管是在问题的提出与结论解说,还是面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看见问题就从自己理解的角度谈看法,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解说权利,不愿倾听学生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和思路。在教学中往往不管学生的思维基础和现状,不在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不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激励。似乎没有结论性的告知,教师的声望和地位就难以维持;没有教师教学生就不能学好。教师导学、指导的意识薄弱,“引导”“看阵”“把关”的功能没有适时发挥。

(二)自我陶醉式教学

语文教学是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情的活动,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是自给自足的教学,是充满快乐的。由于教师在教学前基本都认真备课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把握和传达,基本上都达到了自己认识的最高度,所以教学是在自己的天空愉快地飞翔。也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师很难对自己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情并陶醉其中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予以反思或怀疑。所以,很多教师在一节课结束后大都很满足和高兴,认为学生没有学好是因为没有认真听课,认真听课了能力就一定形成了。笔者当教研员好些年,听了不少课,很多教师对旁听者的建议不一定能够真正听进去,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是有水平的,自己的传授是很清楚、很好的,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学好语文。单一传达、以自我实现为主的自我陶醉式教学导致了教师的自我封闭。(www.xing528.com)

实际上,能力的形成由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决定,必须经过学生的实践。所以,教学时忽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生成过程、能力的强化与提升实践,学生的能力难以形成。

根深蒂固的教的意识和自我陶醉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