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弥合整体观、系统观的典型缺失

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弥合整体观、系统观的典型缺失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篇章整体性教学的缺失,让语文的篇章教学失去主体功能和生机篇章整体性教学的缺失,导致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散乱和文本篇章特征主体功能的丧失。篇章是具有语言、人文、文学的整体性价值的。有四种语文阅读教学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有关祥林嫂自身的情节是需要全面把握的,这是理解祥林嫂命运的重要部分。(二)课程观与系统观的缺失,使语文教学偏离了学科课

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弥合整体观、系统观的典型缺失

(一)篇章整体性教学的缺失,让语文的篇章教学失去主体功能和生机

篇章整体性教学的缺失,导致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散乱和文本篇章特征主体功能的丧失。

篇章是具有语言人文文学的整体性价值的。字、词、句的有机联系组成了文章这一个整体。意义与表达形式的结合是文章呈现的基本形态。基于文本整体价值的教学才符合作品的基本特点,才是文本教学应有的基本形态,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文本理解能力的培育,才能帮助学生感悟、体验作品,使学生的语言、人文、文学素养得以提升。

在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中,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个主要弊端就是阅读教学的散乱,其核心是提问的散乱,导致篇目阅读理解的散乱。散乱的阅读理解,失去了作品内在因素紧密的、艺术的联系,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作品鉴赏思维与能力的形成,让学生阅读理解的结构性思维不能较好地形成和发展。有四种语文阅读教学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

1.缺少主问题

即引领文本学习的问题琐碎,没有纲领性的问题。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雷雨》的一个段落时提问:“1.从鲁大海说的话来看,他知道鲁侍萍来这里了吗?他若不知道,这句话应该怎样表达?2.‘我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这反映了鲁大海什么样的思想性格?3.‘拜望拜望你’体现了鲁大海对周朴园什么样的态度?4.忽而软、忽而硬反映了周朴园什么样的品性?5.‘意气’能否换成‘义气’,为什么?6.鲁大海想到了周朴园想花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但他相信工人是团结的、可靠的,结果其他三个代表还是被周朴园收买了,这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既不符合文章情景的联结,也是跳跃式的、零散的,让文章的相关内容不能在主问题的牵引下连接起来理解。这样的散碎提问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景,培养深入的结构性思维、认识能力,作用甚微。

2.板块割裂

即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主体内容的几个主要问题相对独立。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内容特点的角度就几个特点进行提问,几个问题的内容彼此割裂,没有联系。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很多老师采用这样的设计:

《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分别是怎样体现的?

在这个问题设计里,情感美与意境美紧紧相连,音乐美与建筑美也有关联,将这几美分别教学,割裂了内容间的联系,并且还出现了内容的交叉。

其次是从理解内容组成部分的角度进行提问,问与问之间缺少联系。如《师说》这一课的设计:

1.第一段中“传道授业解惑”是全文的总纲,你同意吗?为什么?2.第二段究竟有几组对比?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试列表说明。3.第三段仅取孔子的言论与事例为据,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4.论“师道”为何重点放在批判现实上?既是批判,为何语气平和[3]

这几个提问,前三个问题是就每段的理解重点进行提问,虽然第一个问题从内容角度对全文理解有一定的统摄作用,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侧重从形式的角度,且每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理解有一定的独立性;第四个问题就文章主体内容的侧重点进行理解,与前边的内容理解也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几个问题相对较为独立。

3.局部式提问

即根据局部内容提出问题。或是针对某一段落,或是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无论哪种方式,这些问题都是针对部分学习内容的提问,问与问之间缺少联系。局部式提问还有一种方式是跳跃式提问,即教者采用跳跃式理解局部内容的办法提问,问与问之间没有联系。

如一位名师在教学《祝福》时是这样设计的:

1.祥林嫂是否真有其人?为什么她会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呢?2.为什么那时的人都不同情祥林嫂?为什么他们那么麻木?[4]

“为什么她会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呢”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是课文一开始回忆祥林嫂相关情节中有关祥林嫂命运的很少的一部分,此问并没有引导学生把握祥林嫂在这段情节里的主体命运,然后就跳向探究她第二次来鲁镇人们不同情她,并探究“他们那么麻木”的原因。很明显,这两个问题间没有联系或者联系不大。有关祥林嫂自身的情节是需要全面把握的,这是理解祥林嫂命运的重要部分。祥林嫂在鲁镇这个环境里的遭遇是她个人命运的延续,她挣扎、毁灭,在此基础上去探究“她为什么死?是什么导致了她的悲惨命运?是什么导致了群众的麻木?”,这样的提问顺序才是一种好的教学程序。

4.问题混乱

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问题的系统性、逻辑性不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之间主次、轻重不分,问题的引领反而造成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散乱,从而不能让学生体味到要理解的文本内容及相关问题的逻辑性,并把握重难点问题。

比如,一位名师在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这篇演讲词的特点是怎样的?2.“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学科,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怎样领起全文的?

这两个问题一个从文体形式上提问,另一个从内容把握的角度提问。很明显,这两个问题主次顺序不当。应将第二个问题放在第一个问题前,在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再思考归结演讲词的特点,一方面顺理成章,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理解演讲词的特点与学习后面的主题内容时出现交叉。

如一位名师在教学《小狗包弟》时,在“品读课文,把握感情”环节里设置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包弟?2.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时代?3.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巴金

这种提问属于板块割裂式提问,虽然这三个主要问题看似很有新意,第二个问题与一般先介绍背景再学文本不同,从文中去找时代因素也是一种高明的做法,但时代、小狗、巴金这三个因素在文中是一个整体,这三个问题把文本内容割裂为三块,理解时又相互交融,容易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混乱。这些问题间没有逻辑性,如果要对这些提问进行调整,至少可把第二个问题设置在第三个问题之后,作为对一个时代的深入认识与总结的问题来出现,这样条理就清晰了,主次也分明一些了。

上述例子都是一些较高层次的课例设计,可见提问的散乱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提问散乱导致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文章内容的整体性割裂,削弱了文本语言及内容的内在逻辑对学生语言文学能力和情操应有的影响力,也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结构的形成。(www.xing528.com)

(二)课程观与系统观的缺失,使语文教学偏离了学科课程特性

1.课程观宏观认识的缺失:“一棵树上吊死”与“百川归海”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语文教育界的公论,其属性经久不变。在综合性方面,新课程标准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践性则旨在强调语文课程学习与运用的行为方式。实际上,“文学性”也是语文课程的要素之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三要素的统一。语文学科的课程目的是通过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让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以及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可是,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教师的素质、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到底改变了多少?

在政府强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以后,这么多年来,笔者虽然欣喜地看到一些地区经历一番改革之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所改变,课程设置比过去灵活、多样一些了,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视增加了,多了对培养健全人的重视,多了对学生未来的关注,但是,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现状并没有多大改变。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部编版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曾在四川省高中语文第一轮新课程及新教材实施的网络培训会上讲,北京第一轮历时三年的新课程改革结束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阅读量并没多大改变。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曾几次到沿海一带课改先行区考察过,也见一些著名学校刚开始搞语文课程改革时轰轰烈烈,后来大多又回到过去搞应试教育的做法中去了。教师们都认为从理论上讲新课程改革对提升学生素养有很大帮助,但不少教师认为推行新课程改革对提高高考中考成绩有影响。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搞新课程改革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师生都很累,实施很困难,所以新课程的实施如同隔岸杨柳,可望而不可即。

实际上,着眼于应试板块的语文教学,考试的分数并不高,学习现状死寂,这也是语文教育理论界的公论。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和文学性,导致语文教学在教师处体现为,教学方式单调、教学评价单一、教学效率低下;在学生处具体表现为,学生阅读和思维面狭窄,人文修养不够,思维肤浅,对人生社会感悟能力差,缺少创造力长远发展力,文章写作干巴,语文学习兴趣匮乏,学习疲惫、低效。

旧有的语文课程和教法体系存在诸多需进一步改革的地方,这是教育界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不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体系的推行就不具有现实性?语文新课程推行中的典型桎梏是什么?语文课程观的缺失,可能才是语文教学改革艰难最基本的原因。

实际上,初高中只是盯住几本语文教材、考试模块与考试成绩,重点以考点学习为提高成绩的主要途径,是在狭窄的范围内跳舞,是在一棵树上吊死。

笔者在一线从教二十多年,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阶段会和学生一道在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中徜徉,培养了很多语文素养优秀的学生,但在高三应试强化阶段,都会悲哀地看见,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很疲惫,思维越来越僵化,成绩很难提升。这是为什么?这里的症结在于高考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基本教材、针对考纲的专题解说与训练,缺少对语文能力形成途径的丰富性、人文性、灵动性的认识,缺少对语文本身和学生心智特点的把握。

较大的阅读量,丰富、宽广的人文素养和思维含量,良好的人格和主动的学习状态,活跃的、带有文学性的思维,对人生、社会的热情关注,才是不断提升学生认知能力、语文考试能力的法宝。

在推行新课程以后,学习必修教材时,把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结合起来,把选修课、综合性课程有效地开设起来,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善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才是语文学科能够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基础。当学生有浓厚的语文学习与思考的兴趣,丰富、灵动的思维空间,深刻而充分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会考不出好成绩吗?至少清晰可见的是学生主动性增加,思维含量和灵活性增大,语言敏锐度增加,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部分成效很显著。

2.课程体系建构的科学性不足

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如何全面、系统、科学地体现学科特质、学科能力形成途径,部编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在课程的主体板块构建上做了很多探索,但还有诸多不足。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认识。加进语文课程的文学性这一学科特性,决定了必须建构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内容体系,其基本思路应先要分别建构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体系,再在这个基础上将这三者合适地融合起来。语文能力培育体系该怎样建构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用这个尺度去衡量初高中各种版本的教材,教学内容编排的这些思路是看不分明,抑或说是笼统、随意的。

比如,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课程体系很丰富。选择性必修课程有9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选修课程有9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在这个主体体系和内部体系里,基于学生心理特征、一般思维发展和学科思维发展规律、社会教育的需要,它的工具性、人文素养、文学性到底该怎样具体建构又怎样相互配合、逐级提升,这是教材编写者没有予以深入研究的问题。所以,语文课程的系统性建构还有待科学探索与建构,路途还遥远,下一轮课程改革不知又会如何改变。学科建设若有科学性,其骨架就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有不断完善的价值和成果。

初中教材加强了“名著选读”,增加了综合性学习设计,这是好事。但就教材主体内容安排来看,其系统性的缺乏与高中段是一样的。

3.选修课程的认知和教学行为不够

教师对选择性必修、任选选修课程的认识和使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认为选择性必修、任选选修课程的开设可有可无。选修课程的开设是新课程实施方案最突出的特点。很多教师认为从理论上讲开设选修课增加了阅读量,对丰富和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很大帮助,然而部分教师把选修教材当作必修课进行教学,认为没有教师教学生就不能学好。由于课时少,选修课的篇目教师教得很少,学生也就学得很少,于是就有了“选修课程的开设不过是减少了新课程必修篇目,增加了选修篇目,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这样的说法。(2)在选修课程设置上缺少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学生是选修课的无尽资源,选修课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及学习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设定。但选修课脱离学生实际,缺少学生心理的适应性,脱离学生自主选择是普遍现象,所以开设选修课缺少学生的积极响应。(3)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和目标设置、过程监督、结果评价,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交流也很不够,选修课等于随意课、空课。选修课所强调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这一基本要求没有得以落实,所以很多教师认为学习时间不够,选修课程形同虚设。

4.课程教与学内容体系的系统性认知与教学行为不足

(1)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缺失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阅读能力分解为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四个能力层级。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篇目教学、任务群学习、群文阅读等教学活动中,都在实施。

可是,日常的教材内容体系和教学法,通过怎样的能力体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达到每一个层级的能力要求,实现能力点及能力层级的有效提升和综合发展,显得笼统、不清晰,导致教学中能力点培养的飘忽、片面,语文教学的专业技术性和科学性体现不出来。所以,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缺失,使语文教学缺乏学科技术性。

比如实用文考试要求中“理解”这一初级能力要求的第二个能力要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在实用文教学篇目和单元学习中,哪些是“重要句子”,“重要句子”有哪些类型,培养理解能力怎样全面、逐步提升,没有仔细探究和进行能力点培养的规划、实施、总结,所以,“理解”里第二点教学的教学法是一本糊涂账。其他板块亦是如此。

(2)必修课程内容教学无单元整体观和能力培育体系

单元内的教学篇目各自独立,一个单元里的学习篇目似乎只是篇目的简单罗列,缺少单元教学观、单元能力泛化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现象。即使有单元教学意识,单元教学应该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系统途径去达到,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时常被忽略和难以实施的事。比如部编版高中语文“思辨类文章”单元阅读,单元目标是怎样的,目标如何分解到单元内的每篇课文中,能力体系如何建构,篇目与篇目之间如何配合以实现单元能力培育的系统化,等等,这都需要深入研究和实施。这也是解决语文教学无能力体系、随意性强,每篇课文教学一个样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