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长江》的成功在许多人看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话说长江》的原素材来源于中央电视台与日本“佐田企画”合作用胶片拍摄、由日本冲洗的素材片《万里长江》。中央电视台原本打算等日本方面完成片子后再拿回中国播放,但是日本拍摄方一直未能拿出成片,所以央视只能把素材要来自己剪辑成片。时任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的陈汉元为此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这些素材剪辑成一部“电视连续节目”并亲自撰写长达二十五回的解说词。这部在1980年代最负盛名的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通过文字展现了壮美而磅礴的长江,并且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了由解说词稍加改动而集成的《话说长江》作为“祖国丛书”的一本在1985年12月出版,开创了我国一部纪录片解说词单独出书的先例。这些解说词[43]大多数都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并且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大量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与到大型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使得创作方式更加多元,因此本书第四章探讨的主题便是知识分子在其中的参与,这是后话。由于解说词在此类纪录片中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它的讲述内容甚至直接传递创作者及其代表的意识形态。本节的文本解读将主要围绕这些解说词展开并考察画面与之形成的“对话”。比尔·尼科尔斯对于解释型纪录片的看法有助于我们理解此类纪录片“画面加解说”的叙述方式。在《纪录片导论》中将纪录片分为六个类型即诗意型、解释型、观察式、参与式、反射式和表述行为式六大模式。对解释型纪录片比尔·尼科尔斯有具体阐述:
解释型纪录电影主要依靠口头诵读构成逻辑性的表达。传统电影强调画面的主导地位,而解释型纪录电影则强调画面的辅助作用,即对解说词进行解释、阐明、启示或演示。而解说词的内容与相对应的画面内容并不一致,它主要是用于将画面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人们可以像借助字幕那样来理解影片的内容。解说词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强调静止画面可能包含的多种解释或者意义中的某一种。因此,解说词应该比相关的画面地位更高。解说词是不知从何而来的天籁之音,但具有客观和全知的视角。事实上,解说词表达了影片的观点或论点。观众可以从解说词中得到提示,从而理解那些用来证明话语内容的画面。[44]
解释型纪录片通过解说提出观点、展开论述、讲述现实的叙述方式与1980年代纪录片“画面加解说”的叙述模式较为一致。以《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开头的一个段落为例,当画面通过一组航拍镜头表现一条涌动的长江时,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叙述(时段从01分19秒至02分52秒):
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外的长江!(远景镜头展现长江的波涛汹涌)
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一个航拍远景镜头展现群山峻岭中的长江)
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从长江的入海处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长江就是从这儿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一个远景加一个中景镜头展现长江的源头)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但是它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它总是像初生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坐船沿长江进行拍摄,通过一个远景镜头展现长江的辽阔)
伴随着对于长江整体面貌的大远景镜头移动,这段解说词充满向导意味且饱含激情的语调勾勒了整部纪录片叙述的主要线索,即以空间方位描述从格拉丹东雪山的一滴水到崇明岛外的长江沿岸的城乡变迁、历史古迹和风土人情。在笔者于2011年对该片总撰稿陈汉元先生的访谈中,陈汉元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话说长江》取得成功的原因:“可以说是亘古未有的一次行为,中国人第一次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自己国家的面貌,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陈汉元先生的话给人很大的启示,尤其是当他说到《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这类风光类纪录片“是亘古未有的一次行为”“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时,就难免会将它们与中国之前的文献纪录片、新闻简报进行对照。上一章指出1980年代的电视纪录片中关于阶级和反封建话语的革命叙述已经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与时代环境相呼应的现代化叙述。从陈汉元先生对风光类纪录片“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的定义中便可见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创作仍然将爱国主义和当时高喊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最主要的叙述主题。
先来看主体间性形成的第一步即对爱国主义情感抒发怎样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等符号的形象化描述实现。这个符号形象化的过程是符号产生内涵意义的关键步骤。在长达二十五回的《话说长江》中,的确如陈汉元所说,有大量关于长江和长江沿岸的地理知识的介绍,以第一回《源远流长》中介绍长江发源地(时段从02分53秒至04分06秒)为例: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它从西到东,流淌在中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一点。在从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一个远景镜头展现长江)
从长度来讲,除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以外,长江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一个航拍镜头展现长江)
长江的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一个航拍镜头展现长江)
饱含感情的画外音解说伴随着画面中绵延不绝的长江,同时将长江的地理特征展现出来,完成了符号的形象化。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晚间的纪录片观看行为既是戴维·莫利笔下仪式化的观看,又是民众实现共同体想象的基础。这也是在中国文化产品的生产内部为了适应中国革命政治的要求始终将革命主体的构建放在重要位置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对于主体性的构建有着不同的政治和政策导向,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以“阶级”、“反帝”和“反封建”为主题的主体性构建,而到了改革开放的1980年代,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主题的主体性建构开始介入到文学、电影和纪录片的叙述方式里并形成了相应的故事表述。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笔下所谓的“想象的共同体”中的“想象”在英语里是被动语态的“imagined”,因此也暗示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结构是与个体的想象与认知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个体对国家的“想象”得以实现是主体间性实现的重要基础。(www.xing528.com)
在《话说长江》的最后一回(第二十五回)中(时段从14分38秒至16分59秒):
长江滋润着九州大地,长江和黄河一道培育着中华文化。长江造就的土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久远的未来,都充满着金灿灿的稻谷、香喷喷的鲜花。(中景镜头展现飞鸟和长江)
长江,伟大的长江,(远景镜头展现长江中的人)你以浩瀚而甜蜜的乳汁,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水中摄影,一个中景镜头展现江底,继而是中景镜头中的飞鸟)
儿女,伟大的中华儿女,必将以非凡的聪明才智,制订并实施治理长江的最佳规划。(航拍镜头,一个远景镜头展现被污染的长江全貌,从15分38秒至15分58秒,接着一个远景镜头展现长江,从15分59秒至16分15秒)
不废江河万古流。不愧为世界巨川的长江,必将永远托举着一队又一队名副其实的巨轮,驶向世界五大洲四大洋!长江,伟大的长江,你流经神圣的中华大地,你永远奔流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上!(航拍的远景镜头中一只巨轮出现在长江中)
不管是《话说长江》开头对于长江全景的描绘,还是结尾处直接抒发的爱国情感,全篇解说词用第二人称“你/您”指代长江。这种拟人化的称谓除了带给观众形象化和亲切感以外,还将长江与中华民族的儿女进行了联系,即“你永远奔流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上”。爱国主义情感的抒发必然需要借助相应的表达方式,依照蔡翔的观点,在现代文学中,“抒情”就它的形式或语言来说也是现代的,这一现代的“抒情”恰恰和现代的主体性要求相关,[45]而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恰恰是“抒情”最好的表述形式。蔡翔认为,即使在1949~1966年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叙述中,以诗和音乐为主的抒情方式依然存在,而且成为一种“国家文学”的创作方法,也即所谓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46]这种抒情性语言出现在此类以“现代化叙述”占据主导的风光类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中也由此得到相应的解释。尤其吸引人注意的便是在1980年代的纪录片中“抒情”的反复出现似乎也暗示着这个新时代有着区别于先前时代的普遍强烈的个人主体性的情感诉求,在纪录片中的大段抒情无疑是爱国主义这一高度政治化的情感最合理和最安全的宣泄渠道。
在另一部大型纪录片《话说运河》中,陈汉元亲自撰写了第一回《一撇一捺》的解说词。在这一回中他将长城比作阳刚雄健的一撇,把运河比作阴柔、深沉的一捺。这样的比喻正好契合这两个人造工程的功用和气质——“筑造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挖掘运河是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沟通”,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大最著名的人工奇迹在北京聚合并形成了一个“人”字。通过纪录片的叙述,大运河、长江等意象构成了一幅中国的山水地图,这种做法获得了高达40%的收视率和报纸杂志中的热烈讨论,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话说运河》的第一回《一撇一捺》中,主持人在演播室里面对中国地图向观众这样解释长江和运河在中华大地上的位置(时段从01分10秒至02分06秒):
各位观众,请仔细看一下中国的地图,这是山海关,万里长城从这里向西南延伸到中国的腹地,高高低低,途经七个省市自治区,这是北京城,京杭运河从这里伸向东南的大海之滨,深深浅浅,流经四个省、两个市,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它所组成的图形真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请看,这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这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
虽然创作者将此类风光纪录片定位为“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并且一再强调政治性退居其次而重点突出纪录片的艺术性,但是此类大型纪录片仍然将爱国主义情绪的表达放在首要位置。[47]通过对长江、运河沿岸风土人情和名优特产的介绍,观众通过仪式化的观看了解的不仅是关于祖国各地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知识,还包括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化建设带给人们充实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这次“亘古未有的行为”给观众所带来的最直接体验便是了解了自己祖国的名山大川。当一幅由视听画面组成的中国地图展现在观众面前时,对于祖国风光的感知转化成为对民族和国家的想象,这恰恰是创作者想要实现的意图。《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的文本中,大量航拍的远景镜头对长江与运河的整体风貌的展露无遗让观众通过仪式化的观看收获了爱国主义情感,从这点上来看,两部作品享有“爱国主义地理教科书”的称呼是当之无愧的。祖国山河的印象首次以影像的方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中,这为“共同体”的想象提供了形象上的可能。长江、雪山等符号进而构成了一层新的所指即民族和国家的符号象征,于是符号的第二个层次内涵意义得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