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77~199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

1977~199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虽然没有十年后的《地方台50分钟》那么声名显赫,但是这种栏目化的播出方式使得纪录片制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发生决定性的变化,同时产生的“服务意识”“观众至上”的意识对促进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意义深远。[25]《兄弟民族》每周播出一集,每集20分钟,以介绍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现状为主,采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实现了栏目化、固定化和经常化,从而改变了以

1977~199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

1978年9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为向国庆29周年献礼开办了《祖国各地》栏目。作为中国第一个纪实性节目,该栏目主要介绍我国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以此传播地理历史文化知识。栏目每周播出一次,每次20分钟。它虽然没有十年后的《地方台50分钟》那么声名显赫,但是这种栏目化的播出方式使得纪录片制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发生决定性的变化,同时产生的“服务意识”“观众至上”的意识对促进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意义深远。在《祖国各地》开办之初,播出的内容有中央电视台自己摄制的《海滨之城——青岛》、《离宫》和《宁夏散记》等。1979年7月,专题部设立的《祖国各地》栏目组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系列节目,如《长白山四季》(四集)、《沙漠散记》(三集)、《沿海明珠》(14集系列片)、《黄金之路》、《蜀道》(25集系列片)等。[18]不过这些系列片都没有形成如《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那样的收视狂潮

除了《祖国各地》对于国内风光的描述之外,早在1977年10月创办的《世界各地》栏目便以每周播出一集以及每集15分钟的形式广泛介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建设、科技成就、历史文化、社会教育、地理概况、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19]

引起笔者特别注意的是在1980年代末诞生的一档名为《地方台50分钟》的栏目。《祖国各地》、《世界各地》以及《神州风采》都是播出中央电视台自编自导的纪录片节目,而《地方台50分钟》[20](1990年5月4日后改为《地方台3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为播出各地方电视台制作的优秀纪录片而设置的栏目。为何会为地方电视台单独设置一个栏目,这要溯源到1980年代初。地方电视台陆陆续续向中央电视台输送大量节目,但是当中央电视台实行栏目化之后,地方电视台选送的这些节目遭遇了播出无法集中、难以统一管理的困难。对此困难,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自然是也将这些地方台拍摄的风格各异的纪录片进行栏目化设置,于是《地方台50分钟》应运而生。在当时的电视人看来,长纪录片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电视专题节目的水平。50分钟是当时国际上纪录片的一个通行长度,确定了这个时间便可以逐渐将中国的纪录片带往世界。的确,在1990年宁夏电视台康健宁导演的作品《沙与海》在该栏目播出后经过推荐参加“亚洲广播电视联盟”电视纪录片评选并摘取了大奖,这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首次摘取该奖项。在栏目开播第一年之内,大量风格迥异的电视纪录片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在题材和拍摄形式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精品,如《横断的启示》(电视论文)、《教育·学生·未来》(电视纪实报道)、《明天的浮雕》(诗化的电视报道)、《说说广西》(电视杂志)、《湘西,昨天的回响》(电视纪实散文)、《土地忧思录》(电视纪实评论)、《房子会有的》(电视新闻纪实)、《格拉丹东儿女》(电视纪录片)、《西藏的诱惑》(电视文化片)、《走向世界之极》(电视报告文学)等。[21]

风光类栏目如《祖国各地》《世界各地》《地方台50分钟》以及1989年才开播的《神州风采》是占据1980年代电视荧屏的重要风景,第二节将会对这类风光类栏目会大行其道的原因加以详细阐述。通过查阅中央电视台成立50周年而编写的《中央电视台发展史》,可以发现1980年代的中国电视媒体虽然已有商业化的痕迹,但是与1990年代的娱乐化浪潮相比,还是最大程度地凸显了“管理”的特点。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媒体单位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定在弘扬主旋律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之上。

1980年代的电视纪录片从题材上呈现出纷繁的样貌:既有以祖国山河为主题的风光类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等,也有时政性纪录片、政论性纪录片、人物类纪录片和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等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其中,时政性纪录片是电视纪录片在纪录片领域中新闻性最强、文献价值较高的一类电视片。我国摄制的一批时政性纪录片完整、系统地记录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活动,包括众多时政和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事件背景和精彩细节等,代表性作品有《邓小平访问日本》《友谊的春天》《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日本》等。弘扬革命传统题材的时政性纪录片有《周恩来的办公室》《毛主席在中南海住过的地方》《不能忘却的地方》《数风流人物》等代表作。(www.xing528.com)

政论性纪录片是名副其实的“形象化政论”的代表。优秀政论性纪录片的特点是:题材重要,诸如社会、政治、历史问题等;有明确的中心主题;叙事、说理不受时空限制,剖析论辩自由驰骋;画面素材翔实,视听效果高度和谐统一;以政治思辨性为主,兼顾知识性、欣赏性等。[22]政论性纪录片的代表作有《迎接挑战》[23]《长征·生命的歌》《人民必胜——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纪实》《人民必胜——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太平洋战场纪实》[24]《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人物题材纪录片是一批表现历史名人和英雄人物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斯诺与中国》《雕塑家刘焕章》《千枝梅颂》《义务兵的好母亲》《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雷雨响》等。1982年摄制的《雕塑家刘焕章》是1980年代人物题材纪录片的优秀代表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电视报告文学体。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一直受国家的重点关注。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强调了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构建民族国家形象的重大问题。1983年3月,中央电视台开始筹办民族栏目并召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辽宁、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吉林、黑龙江等17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电视台的代表和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等有关负责人共同商讨创办民族专栏事宜。1983年10月2日正式开播的《兄弟民族》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响应改革开放以来,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号召而创办的。[25]《兄弟民族》每周播出一集,每集20分钟,以介绍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现状为主,采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实现了栏目化、固定化和经常化,从而改变了以往民族宣传零碎、盲目的状态。1984年,民族组拍摄的《呼伦贝尔情》《水族风韵》和系列节目《川藏路纪行》等真实展现了这些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新的生活,被人们誉为“形象的民族史”。[26]

这种以栏目形式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是大型纪录片在1980年代火热荧屏的源头。《祖国各地》在1980年代通过栏目化的播出方式推出的大量描述祖国大江大河的风光类电视纪录片为《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奠定了广泛的观众基础,使得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有此类栏目的存在。这种栏目化的播出方式极大地改变了1980年代之前纪录电影放映只能屈居电影放映前加映时段的尴尬位置。但是,这些长度从20分钟到半小时不等的电视纪录片始终没有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形成如同《话说长江》的收视热潮,这与当时中国电视界对于电视媒介的特性认识不足密切相关。当中日合作的《丝绸之路》开拍和播出之后,对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的特性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便被暴露无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