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理智的表现,是思考着的人的表现,唱歌则是感情的表现,至于舞蹈,它是胜过一切的酒神式狂喜的表现。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并表达出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音乐、美术、舞台艺术等多种因素。舞蹈,又是一种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文化传统下的舞蹈各不相同。
欣赏舞蹈,必须掌握一些基本要素知识,比如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也需要知道舞蹈的分类——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两大类。
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代,甚至早于语言文字的产生。远古时期的先民,常常以手舞足蹈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狩猎、耕作、信仰、战斗、性爱、婚丧嫁娶、驱邪除病等生产生活状态的感受。一招一式,都是他们内在的心理状态、感情色彩、爱恨情仇,以及对人生的体悟和感受。
曾有学者从史学的角度,把世界的舞蹈时代分为石器时代、上古时期、中古时期、十八和十九世纪的华尔兹、波尔卡时代以及二十世纪的探戈时代。于平撰写的《舞蹈形态学》中,则从整个世界传统舞蹈的文化格局切入,确立了世界传统舞蹈的八大文化圈:中国舞蹈文化圈、印度—马来舞蹈文化圈、印度舞蹈文化圈、马来—波利尼西亚舞蹈文化圈、阿拉伯舞蹈文化圈、拉丁美洲混合舞蹈文化圈、黑非洲舞蹈文化圈、欧洲舞蹈文化圈。(28)
要深入欣赏舞蹈,还要掌握舞蹈的艺术语言。
一是舞蹈结构。舞蹈结构是指舞蹈作品中塑造人物、表现感情、安排情节的组织和布局。它是展现作品的内容、塑造舞蹈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的重要手段,一般是A-B-A形式。前一个A是指开始的旋律、前奏,用以突出主题。B是发展和高潮部分,具体的表现内容。后一个A是最后的结尾部分,与开头呼应,再现主题。
二是动作语言。舞蹈语言是由若干舞蹈动作所组成的,用以传情达意,表现某种抽象精神,以此物比彼物,从而寄托某种比喻和寓意。
三是时空语言。时空语言基于舞蹈的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而产生。因为舞蹈的内容(情感、思想)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现,又在一定的时间中流动。正是通过空间的展现,使舞蹈表现的内容直接可视;通过时间的流动,使舞蹈内容成为连绵不断呈现的过程。
总体呈现上,舞蹈语言通过艺术化的人体语言,将内在激情直接呈现给观众,创造动感的空间,也通过实实在在的人体动作的持续流动,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
培根说:“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
关于舞蹈的创造魅力,迈克尔·杰克逊深有体会地说:“永恒的创造之舞,是创作者与创作融成完整的喜悦。”
以杨丽萍的《雀之灵》为例。1988年,杨丽萍和她的《雀之灵》如惊鸿一般出现在中国舞台上。杨丽萍从小就酷爱舞蹈,但从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完全是凭着喜欢和天赋,她从村寨进入地区歌舞团,之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这期间,她开始以“孔雀舞”闻名,逐渐成为杰出的舞蹈家。
《雀之灵》是杨丽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在舞蹈中,她通过精妙的肢体舞动和纯净柔美的姿态,展现内心的纯粹和自然,使得孔雀之美沾染了天地的灵气和精魂,充满了纯粹的气质和灵巧动人的韵致。
杨丽萍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舞蹈形象带有浓郁的文化色彩。饱含传统的积淀和民族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她不断进行创新与深化,基于自然中的孔雀之美,创造了如梦如幻的孔雀艺术世界,犹如世外桃源。
《雀之灵》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舞蹈名称具有超凡脱俗的抽象感、精神感。《雀之灵》中的“灵”,本是楚方言中对跳舞降神的巫的专称,引申又可指神灵。该字又可指善,引申之又可指聪明、通晓事理、灵活、灵巧,如灵敏、机灵、心灵手巧等意思。在《雀之灵》中,杨丽萍模拟孔雀的“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等姿态,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形态模拟,乃是孔雀精灵的灵与肉的再现。
二是杨丽萍所体现的孔雀形象的激情感。作品一开始,随着温婉的音乐响起,杨丽萍饰演的孔雀缓缓出现。她身穿一身洁白胜雪的长裙,仿佛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鸟孔雀,慢慢走来。旋即,舞起,那柔软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脚步、神秘的气息、一张一合的鸟嘴,就像诉说遥远美好的过去。孔雀高视阔步之中,时而侧身轻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
寂静处,清晰可见那指尖柔韧的蠕动,从左手传到右手,长长的指甲晶莹闪亮,像是精灵心光的悸动,泛起阵阵涟漪。那脚下的细碎舞步,有时如流水疾行,有时如山岚慢起,有时如微雨轻洒,有时如露滚荷上。
三是杨丽萍舞蹈跃动的亦真亦幻感。长裙的飘舞、腰肢的旋转、双脚的踩点、头颈的仰视、手臂的柔韧,似仙似灵,似真似幻,让人在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中,进入孔雀与人与灵的合一审美之境。
舞者马莎·格雷厄姆说:“伟大的舞者并不因为技术而伟大,而是因为激情而伟大!”
舞蹈中的激情至关重要。舞蹈中的激情具有强烈性、爆发性、短促性。带着几分狂喜,或绝望,或极度悲哀,或异常恐惧等。舞蹈中的激情能充分调动舞者和观众的积极性,渲染气氛,呈现主题,如同书法中的“气韵”。
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舞之所以能够轰动世界,莫不由于其中蕴含着他的超凡的激情。可以说,迈克尔·杰克逊能够在现代流行音乐史上取得如此高的地位,既是由于他激情四射的歌唱,也是由于他歌唱时的舞蹈。
1985年,他和其他几十位乐手联合举行了“艺术家联合援助非洲”演唱会,最终筹集到了天文数字的赞助。演唱会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正是由于他和那些乐手们的爱心,以及他们以舞蹈伴歌的超凡激情感动了奔向他们的观众。(29)
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精髓第一在激情,这种激情产生的强大魅力,会引得观众血脉偾张,情不自禁随之起舞。其舞蹈激情的魅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发乎内心,源于生命。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发自内心的真情,展现内心的情感激荡,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传递他由内而外的真情。真情让他突破几乎所有的禁忌与成式,让身体回到生命本初而自由地舒展,让舞蹈动作和情感达到完美统一。
融激情于百家舞蹈形式。他的舞蹈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踢踏舞、黑人舞蹈、古代欧洲绅士行礼的动作等,都会在他的舞蹈中出现。他的音乐融合了蓝调与摇滚乐,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舞蹈也一样。他把自己旺盛的火热激情融化到了各种舞蹈形式中——甚至连印第安人围绕篝火所跳的跺脚舞也被他吸收了。
出人意表的舞台激情炫技。舞台上的迈克尔·杰克逊十分善于把光影、明暗、烟火、服装等与他的激情炫技结合起来。例如“危险”演唱会的弹跳式入场,入场后四五分钟的站立不语,极具爆发力动作之后归于极度的宁静,都是他舞蹈激情的多角度呈现,已经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
“我持续跳着、跳着……跳着,跳到只剩下……舞蹈。”迈克尔·杰克逊如是说,如同响彻在高高山谷里的永久回声。(www.xing528.com)
(1) [法]罗曼·罗兰.音乐的故事[M].冷杉/代红,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3.
(2) 锁贵、执经.卡尔·马克思:泰奥多尔·费舍《美学或美的科学》一书摘要[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2).
(3) [法]罗曼·罗兰.音乐的故事[M].冷杉/代红,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3.
(4) [法]罗曼·罗兰.音乐的故事[M].冷杉/代红,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5.
(5) [法]罗曼·罗兰.音乐的故事[M].冷杉/代红,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8.
(6) [法]罗曼·罗兰.音乐的故事[M].冷杉/代红,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12.
(8) [英]爱德华.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9) [黎巴嫩]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泪与笑[A].经典散文诗泪与笑[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10) 钱林森编译.中国诗歌的艺术[A].牧女与蚕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9.
(11) 《诗经·邶风·式微》。
(12) [黎巴嫩]纪伯伦.散文诗全集[M].伊宏,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14.
(13) [黎巴嫩]纪伯伦.沙与沫[A].纪伯伦全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14)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15) [法]罗丹口述.[法]葛赛尔.罗丹论艺术[M].傅雷,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
(16) 书画课堂.中国绘画简史(一)史前绘画[J].流行歌曲(艺考).2008(1).
(17)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8) [美]欧文·斯通.梵高传[M].常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9) 杨辛、谢孟.艺术赏析概要·戏剧艺术欣赏[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20) 夏衍.电影艺术词典[Z].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1) 曹禺.雷雨序[A].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2) 宗白华.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75—77.
(23) 梁志坚.横看成岭侧成峰——萧伯纳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评价[J].莆田学院学报,2009(1).
(24) 杨林忠、殷耀.莎士比亚戏剧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5) 林文思.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人性探索[D].安徽:安徽大学,2012:1—31.
(26)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27) 许南明、富澜和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Z].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8) 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