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艺术欣赏:世界年鉴

建筑艺术欣赏:世界年鉴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依旧还在诉说。这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建筑,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去世的宠妃马哈尔,而花费多年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在这样的时代精神下,神庙洋溢着一种单纯、明朗和愉快的气质,以至于成为了古希腊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呈现,甚至是后人不可企及的典范。欣赏建筑艺术,产生审美感受,需要有相应的建筑艺术观念,更需要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内涵。

建筑艺术欣赏:世界年鉴

建筑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依旧还在诉说。

——[俄罗斯]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

建筑艺术欣赏首先要遵循一些基本原理:一是要对形式美法则,比如尺度、对位、对比、对称、比例、主从、均衡、明暗、虚实、质感、色彩、节奏、韵律等,有所了解与掌握;二是要具备应有的建筑学知识,如了解包括艺术美、技术美、环境美等在内的建筑美的体现;三是要能体会建筑的情绪意境,如明朗和愉快的帕提侬神庙,圣洁与沉思的泰姬陵,庄严与凝重的紫禁城,高雅和宁静苏州园林;四是要能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例如古埃及文化与金字塔的建立,中世纪文化与哥特教堂的出现,中国文化与北京城及其宫殿的建造等等。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意义。

建筑的第一要义是物质性,就是指它有物质使用功能。这和以精神性为主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截然不同。因此,建筑设计师约翰·波特曼说:“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例如罗马浴场的建筑初衷就是一个给人洗澡的地方。但后来,古罗马人上浴场逐渐不仅仅是为洗澡了,他们还在这里进行交易商讨、讼事和解等业务。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大型的皇家浴场又增设图书馆、讲演厅和商店等,附属房间也更多,还有很大的储水池,使皇家浴场成为了一个集洗浴、聚会、读书、娱乐、购物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再如著名的罗马斗兽场。它最早是设计来给古罗马人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作为罗马帝国境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当时它的地面铺着地板,外面围着一层层的约有60排的看台。看台划分为五个区,第一区位于最下面的前排,是给贵宾使用的,接下来的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分别供贵族、富人、普通公民和底层妇女使用。

又如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印度泰姬陵。这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建筑,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去世的宠妃马哈尔,而花费多年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可以说,泰姬陵因挚爱而生,因情深而起,在凝固的建筑中让爱情的绚丽随光阴轮回,生生不息。

其他如北京故宫、万里长城、圣索菲亚大教堂等,莫不是为人服务的绝美建筑。

除了物质性属性,建筑也具有精神性属性,这指的是建筑要满足人对精神的需求。

建筑的精神性有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给人以安全感和舒适感。第二层级体现为美的形象,能给人以美感、悦目感。第三层级是能够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呈现出有倾向性的情趣和感染力,给人以性情的陶冶感和心灵的震撼感。

以北京的故宫为例。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又经历代修缮。形式上,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紫禁城内,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外朝、内廷。外朝以“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中心,是当时朝廷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以“后三宫”,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从文化思想的承载来看,故宫建筑布局采纳了阴阳五行学说观念,如性别上,男为阳,女为阴;方位上,前为阳,后为阴;数字上,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等。因此在建筑上,帝王执政的朝廷在前,皇帝与皇后生活的寝宫在后。

而整座紫禁城宫殿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内外装修、陈设等,都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高度发展的中央集权意识和等级制度,以及后期儒学的一整套宗法礼制观念。

再以希腊的帕提侬神庙为例。它是雅典人为祭祀守护女神雅典娜而建成的卫城中的一所主要神庙。

神庙使用的是白色大理石,色调安详高贵。最下面是三层台阶状台基,柱廊围在台基四面,由一个贯通东西端柱廊内的门廊连接它们。俯瞰整个神庙,精美的雕刻与金、蓝、红的色彩,在白大理石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明快。

这一切承载着鲜明的时代思想印迹:当时,古希腊人刚刚在决定古希腊诸城邦生死存亡的希波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于是,作为希腊主力城邦之一的雅典,为感谢雅典娜的护佑和彰显雅典城邦的强大,在高涨的国民情绪激励下建成了这所神庙。在这样的时代精神下,神庙洋溢着一种单纯、明朗和愉快的气质,以至于成为了古希腊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呈现,甚至是后人不可企及的典范。

巴黎圣母院所体现的时代思想与时代精神烙印更为深刻。公元五世纪,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进入了被史学家们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时期。在这个时期,基督教神学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宗教禁欲主义乃是高高在上的思想,而艺术常常被看作异端,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但到了中世纪中晚期,随着代表新兴经济力量的市民阶层的崛起,一些新思想开始出现,沉郁灰暗的社会也慢慢亮起来,有数点星辰闪烁在逐渐明媚的天空上。其具体表现之一的崭新建筑文化——哥特式建筑文化,也由此作为宗教思想与市民思想奇妙的混合载体而崛起。(www.xing528.com)

巴黎圣母院就是一个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它以奇异、独特的形象拔地而起,那些垂直向上的狭高空间、体态,表达的是上帝的崇高和人性的渺小。而那些从各个方向的彩色玻璃窗射进来的迷离光影,则增加了宗教的神秘氛围。整个建筑不仅展示了中世纪物质文化成就,更显示出生机焕发的中世纪精神文化特征,从而把欧洲的建筑艺术水平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也因此,哥特建筑成为欧洲中世纪唯一可以重墨记录的重要艺术成就,一种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艺术。

雨果曾推崇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他在《巴黎圣母院》中这样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

建筑艺术的语言包括立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可谓纷繁精妙。建筑艺术既与许多艺术有所共通,彼此又有许多不同。欣赏建筑艺术,产生审美感受,需要有相应的建筑艺术观念,更需要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内涵。

这些文化内涵既包括建筑广阔的物质生活、精微的精神生活,也包括它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各种语言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关系。

立面。例如雅典帕提侬神庙和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立面。

帕提侬神庙以挺拔的列柱构成狭高开间,体现石材的结构特性。其台基放大,山尖收小,非常稳定。同时,山尖上突出装饰雕刻,丰富了轮廓。整个建筑全用白大理石建成,风格明朗典雅。

佛光寺大殿的开间近方,体现了木材的结构特性。檐下斗拱光影丰富,把屋顶和墙面区分开来。屋顶广用曲线曲面,柔韧而富韵味,大大减轻了庞大屋顶的沉重感。大殿采用木结构,青瓦朱柱素壁,风格庄敬醇酽。

在帕提侬神庙和佛光寺大殿的立面处理上,都运用了形式美的美学法则,即对称、均衡、节奏、韵律、比例、虚实、明暗、色彩等,从而体现既丰富变化、又高度和谐的美的造型。

体形与体量。相对于面的处理,建筑的体形更重要。有的建筑基本上就是依靠体形来显示性格的。体量的巨大也是一些建筑成功的关键。如埃及金字塔,几乎没有面的处理,却特立卓然。试想一下,金字塔在广阔的沙漠中,如果体量很小会如何?艺术表现力会骤然消失。

但大的体量并不绝对是成功的关键,适宜的体量才是建筑成功的要诀。因此,我们看到欧洲一些著名教堂由于强调超人的神性力量,都在体量上大得惊人。而中国南方的一些庙宇建筑和园林建筑体量都不太大,却因显示了中国哲学的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以亲切、平易和优雅闻名于世。

空间与群体。空间基本上是建筑所独有的艺术语言。建筑物的形状、大小、方向,以及是否开敞或封闭、明亮或黑暗等,都以独特的气质对人的情绪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但凡宽阔、高大又明亮的建筑,总能让人舒畅开朗。但凡窄小、低矮且昏暗的,也总让人深感压抑沉闷。那些狭长而高耸的尖顶,让人联想到神灵;婉转悠长的走廊,让人翘首以盼;小而平易的,让人平静温馨;大而变幻的,让人彷徨迷幻。

群体建筑相对于单幢建筑来说,可以用来表达更复杂、更精微、更深邃的主题,这就像鸿篇巨著比单篇散文更具表达力一样。人们在领悟群体建筑的结构、组合、起承转合等艺术的时候,可以获得远比单个建筑更深刻的心理感应和文化镜像

例如万里长城,它蜿蜒分布于中国北方的15个省区,2012年的官宣总长为21196.18千米。长城拥有包括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遗产43 721处,是一个超巨型的群体建筑。它宛如一条威严的巨龙,屏障中国北境逾千年,已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文化象征。

环境。建筑的环境艺术是包括时间、空间、自然、人文、建筑等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为,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存在于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环境之中,同时也为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

如果说建筑是环境艺术的主角,那么以下几方面就是它的存在和形成系统:自然环境(自然物的形、体、光、色、声、味)、人文环境历史乡土民俗)、建筑环境(雕塑、绘画、建筑小品工艺美术书法)。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当一个又一个朝代的歌曲和传说都已经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依旧伫立,以它独有的语言在无声诉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