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艺术欣赏:家庭美学成果

音乐艺术欣赏:家庭美学成果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之所以是时间艺术,是因为它并不占据空间,它是在一定时间限度以内,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表现的。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是节奏,一首歌一支曲都由不同的节奏构成。理查德·胡克说:“音乐是唯一的宇宙通用的语言。”音乐里的声音,是其赖以存在的材料。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以弦乐颤音作衬托,呈现梁祝二人同窗三载之后的依依惜别,十八相送、长亭作别,进入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

音乐艺术欣赏:家庭美学成果

艺术价值的精髓在于它显示了灵魂的真实感受,内心生命的秘密,以及在浮出表面之前已经长期积累和酝酿的情感世界。某些时候,音乐甚至是一个从未表达出来的完整的内心世界的唯一见证。(1)

——[法]罗曼·罗兰

最早提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的,是卡尔·马克思在一篇读书摘要中记录的一个美学家的观点(2)。其后,这种归类得到许多人的认同与肯定。

音乐之所以是时间艺术,是因为它并不占据空间,它是在一定时间限度以内,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表现的。绘画、雕塑建筑等,都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属于空间艺术。也因此,时空艺术就是指在其表现中,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的艺术。

音乐作为时间艺术之一,缘由有三:

(1)音乐艺术的展现具有时间性,需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要在时间里展开,在时间里流动。欣赏音乐首先从头开始,从细节开始,从局部开始,直到全曲完结,才会留下整体印象。它稍纵即逝,每一句每一旋律过去了,就再也无法弥补,除非从头再来。

(2)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是节奏,一首歌一支曲都由不同的节奏构成。

(3)音乐艺术的基本度量尺度是时间,节奏和时间精妙配合是音乐的突出特征,它以声音的快慢为纬,以声音的高低为经,在经纬交织中表现人心灵情感。

音乐欣赏虽然有独特的方法,但最主要的是要静下来用心多听。听多了自然会有所感悟,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具体说来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一要注意领会音乐的主题,通过细心的感受、充分的想象,体味它表达的音乐形象;二要掌握一些音乐表现手段,诸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音色、音区、力度、演奏法、调性、调式、和声、织体、配器、触键等;三要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文化等有关背景,以便更准确地领会作品的底蕴和特点。

理查德·胡克说:“音乐是唯一的宇宙通用语言。”(3)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也说:“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被一切人理解。”(4)

这是因为,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尽管有着民族、风俗、文化、男女老幼、衣食住行的巨大差异,却拥有着许多精神层面的共同元素——激情、灵性、想象、爱恋、悲欢、苦恼、希望等。这些,几乎都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很难为人所知。

而对这种带有形而上色彩的神秘地带,音乐总是能够以其超语言的属性触摸到,继而如风吹涟漪起一般唤出人类灵魂中最真的部分。

拥有声音,是音乐与其他许多艺术相区别的根源所在。

音乐里的声音,是其赖以存在的材料。那些在千百年来人类漫长实践中精心选择和加工组织起来的特殊声音,无论是嗓音还是乐器音,源于自然又超越了自然。音乐里的声音,也是它的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各类音乐意象的塑造,以有组织的声音为材料而完成。

音乐里的声音,更是它的思想和情感。十九世纪法国音乐学家朱尔斯·孔巴略曾说:“音乐是用声音思考的艺术”(5),意思是音乐用声音表达音乐家对时代文化的思考及思想。思想家罗曼·罗兰说得更清晰:“艺术的价值的精髓在于它显示了灵魂的真实感受,内心生命的秘密,以及在浮出表面之前已经长期积累和酝酿的情感世界。由于音乐的深度和自发性,它经常成为思潮的第一个标志;这些思潮后来变成文学,再后来变成行动。……某些时候,音乐甚至是一个从未表达出来的完整的内心世界的唯一见证。”(6)

一首动人心弦的歌,一支具有艺术高度的乐曲,应该是既能体现出一定的演唱、演奏技巧性,又能体现出情感表达的艺术性,此二者的实现与作者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追求不可分割。

现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看音乐是如何用声音来思考的。

先是引子:乐曲一开始是长笛的声音。长笛奏出华彩旋律,描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接着出现的是双簧管,奏出主题音调,呈现春来江水绿如蓝,草长莺飞的江南景色。

然后进入呈示部:竖琴和小提琴出现了。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美丽的爱情主题。乐曲进入了主部主题。

之后是副部主题:小提琴独奏与乐队合奏交替出现,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描写梁祝同窗共读的欢乐时光,以此与前面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以弦乐颤音作衬托,呈现梁祝二人同窗三载之后的依依惜别,十八相送、长亭作别,进入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

接下去是展开部:音响转入低沉凝重,营造一种不祥的氛围,表现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三个情节。这期间出现的铜管乐,表现了封建势力的黑暗残暴。

小提琴出现了,以类似于戏曲的“散板”节奏,勾画祝英台面对逼婚时内心的惊恐不安和痛苦无奈。同时,乐队以强烈的全奏来衬托主奏小提琴,猛烈、激昂、愤怒、决然,凸显了抗婚主题,抵达矛盾冲突的高潮。

接下来是大提琴与小提琴,以对答式的演奏使音乐转入慢板乐段,叙述梁祝二人缠绵悱恻的“楼台会”,彼此倾诉,互表衷肠,声音如怨如慕,如诉如泣。

继之而起,音乐急转而下进入情节的哭灵投坟阶段。声音上,是一种戏曲中的紧拉慢唱手法,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此时祝英台的痛彻心扉。当她得知梁山伯归家后病故的消息,下定决心跟随祝英台一起去,最终在梁山伯坟上碰碑自尽。

此时此刻,锣、鼓、管、弦齐鸣,把祝英台纵身投坟的瞬间塑造出来,也带着全曲达到最高潮。

最后是再现部:引子里的长笛又出现了,轻慢、柔美、飘逸,展现“化蝶”这一具有神话传说意味的意境,再现协奏曲的爱情主题,让人在感动、同情、悲伤的同时,也憧憬美好的爱情,寻找人生幸福。

由此,整个乐曲以声音实现了与一种人生哲学的结合,在更深层面满足了人们精神与情感需求,既实现了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互动,也引领听众领悟了音乐的内在审美价值。

可以说,人们欣赏音乐,是在各不相同的音乐中,和人类共有的激情、灵性、想象、爱恋、悲哀、欢乐、苦恼、希望相逢,和人类各不相同的命运、际遇、苦难和追求相遇,悟得人生有多少苦、多少甜、多少伤心、多少欢悦,又有多少思慕、多少厌倦、多少挫折和失败,多少梦想尚未实现。

因此,每一种的音乐沉浸,都让深爱音乐的人静思、凝神、明觉,感受到温柔、安慰与寄托,甚至天意、仁德和化境。靠近那种只有心灵才有的温润安适,就像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无论置身于怎样喧嚣的世界,音乐都可以迅速让音乐爱好者进入自我时空,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而真正的音乐欣赏,就是听者和作者、歌者之间的灵魂交流,如涉沧浪之水,荡涤自我,清洗灵魂,进而让它化为花朵,铺在人生的路上,散发芬芳,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广为传颂的表现“听音乐”事件的作品。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描绘琵琶表现出的形象五句: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用一系列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地比拟音乐声,新颖而精妙地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人们熟知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像是有人轻轻私语;二者互为交错,就像大珠小珠掉落玉盘里。一会儿好像花底下又宛转流畅的鸟鸣,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一会儿好像水泉冷涩,开始凝结,凝结而不畅,声音渐渐中断。一会儿又像另有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再后来,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琵琶行》之所以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其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是因白居易在诗中以纷繁变幻的形象展示了精湛的音乐美,为后人描写音乐提供了范例。

音乐作为一种时间艺术,其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形象。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常常是如实再现自然和生活形象,使之“看得见摸得着”,凭借具体形象来达意抒情。音乐的表现形象则是在自然和生活形象之上,进行抽离和凝炼后直接披露出来,让人在音乐音响中产生种种想象,眼前、心中浮现出种种“画面”“图景”“情境”,在形象感受中强化自己的音乐感受。

正因为如此,有些音乐就像是灵魂碎裂而成,珠玉满地,让人拾在手心,颗颗心酸;有些音乐则是肝胆化雨倾泻,落入人之心田,滴滴润魂。作为超语言的存在,音乐既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更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所以谈音乐欣赏,重要的不在于传授音乐知识,而在于通过形象的传达,激励、唤醒、鼓舞一颗颗混沌的心,在欣赏与领悟中体验人类的共同情感。

音乐形象的存在,让人们坚信这世上始终都有一方净土,可安放人的灵魂,过滤烟火杂尘,温润有来无回的人生苦旅。那些按作者、歌者独特的气场,以奇妙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歌词和旋律,让人感受到浩浩苍天、茫茫宇宙中,人类作为一个独特的类别是怎样缤纷地存在着;如沧海一般的芸芸众生,其心灵又是怎样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着,花开云落着。

尽管人与人心灵相遇的几率很小很小,但是还是有如音乐这样的艺术,以各不相同的音乐形象搭建起了通向高峰的山道,让那些热爱音乐的人,得以走向一个又一个灵魂。(www.xing528.com)

如果没有音乐记下人类心灵的惊鸿时刻和闪烁光华,再美妙的现实也会如轻风一般转瞬即逝,不作任何停留。而音乐,可以通过一次次地回放,带着人们回首往事,回到过去。每当一首歌、一支曲响起时,人就会随之回到过去某个片段之中。

生活中的疲惫,爱恨情仇的交织,或许都能在音乐的感染下化解。所以很多人愿以许久的劳碌和汗水,换一台封尘的留声机。疲惫至极的时候静静打开一首歌,或者一首乐曲,心仿佛随着歌声和节奏一起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平静安宁的湖泊,生机勃勃的田野,鸟语花香的树林,温暖祥和的夜晚……

生活就像一架钢琴,白键是快乐,黑键是悲伤。但是黑键和白键的合奏就有了另一种美妙,这不只是简单的快乐和悲伤的相加。即便是一些悲伤的音乐,也会落地开花,从中听出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强。

以汪峰的《北京 北京》为例,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器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他蚀骨的心跳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里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也在这里失去

北京 北京

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

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

我们在这儿欢笑 我们在这儿哭泣

我们在这儿活着 也在这儿死去

我们在这儿祈祷 我们在这儿迷惘

我们在这儿寻找 也在这儿失去

北京 北京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

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

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在这儿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儿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也在这儿失去

北京 北京

歌手如同黄沙散漫千万里的沙哑嗓音,带着些许沧桑、些许悲凉甚至些许绝望,以一个寄居在北京的漂泊者的大声疾呼,唱出了当下千千万万在城市化进程中,游弋在城市边缘的漂泊一族的生存图景。

一群群为了心中的那点希望而进入大都市的外乡人,在大都市里苦苦奋斗,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拿着最低最少最不值的钱,吃着最粗最差最难咽的饭,受着最窝囊最憋屈最不能忍受的气,担着最沉重最无奈最没有保障的心,过着最单调最枯燥最辛劳的日子,不知道前途在何处,不知道幸福在哪里,甚至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工作。

这片洒满他们的泪水、汗水,甚至血水的土地,让他们哭泣,也让他们欢笑;让他们失落,也让他们眷恋;让他们祈祷,也让他们迷茫;让他们绝望,也让他们期望。他们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他们那份在这块土地上扎根立足的渴望,足以让他们心甘情愿埋葬在这里。

长歌当哭,远望当归。可是,歌手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大都市中无处话凄凉的各种漂泊者,各种浪迹异乡的人。

当下,世界越来越庞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捷,人群流动越来越频繁,日常生活中的爱情、友情、亲情,也越来越短暂、脆弱、易碎。各种各样的等候、错过、分手、倾诉、疏离等感情压力,以及离乡、打工、失业、伤病、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生活压力,潜伏在人们的人生路上。

汪峰这样的歌者之所以能够动人,是因为他们依然能让自己的歌声抚慰千万人漂泊不定的心,摸爬滚打的累,备受心酸的苦,以一种看不见的形式疗护感情,安抚人心。

真正的歌者,不是煽情,而是燃痛;不是短歌微吟,而是长歌当哭。因为,许多世间百味都是以哭喊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如《北京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