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北岛
多年前,有一首红极一时的歌曲《人的一生》,略显颓废,但也让每位听到的人莞尔一笑之后忍不住沉默许久,心中涌出淡淡的酸楚:
出生了,会笑了,断奶了,会跑了;
上学了,会玩了,懂事了,初中了,恋爱了,失败了,有希望了;
上高中了,想学习了,又失败了,逐渐绝望了;
却上大学了,一切都好了,没有人管了,抽烟了,喝酒了,打架了,处分了,老实了;
学不进去了,只好恋爱了,甜蜜了,同居了,第一次也没了,吵架了,又和好了,又吵架了,就分手了;
转眼毕业了,立马傻眼了,好歹工作了,挣钱了,花完了;
看破红尘了,十年过去了,三十好几了,也该结婚了,说办就办了,孩子就有了;
安定了,团结了,觉得幸福了,孩子长大了,我们也老了;
孩子结婚了,……,生病了;
突然觉悟了,不过也死了!
这就是我们的一生。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告别当中,人们跟情感告别,跟自己告别,跟昨天告别。人来到这个世界,哪怕经历最热烈的青春繁华,也终将不留痕迹地离开它。每个人从小到大,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大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各种遭际的风雨……
年少时糊里糊涂混日子,懵懂无知,一路跌跌撞撞长大;成年后,为生活奔走劳碌,独行凄楚,孤单无助;待到儿女长大,自己已经过了中年,父母衰老乃至逝去,只留下怆然悲痛。
但是,只要父母在世,我们就始终有着无怨无悔的父母深爱,生而为人又是多么幸运!
西谚云:“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母亲。”美国诗人惠特曼也说:“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俄国画家夏加尔在他的绘画介绍里留言:“母亲对我的爱之伟大,让我不得不用我的努力工作去验证这种爱是值得的。”
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圣母子与圣安妮》、荷兰画家彼得·德·霍赫的《除虱子的母亲》、法国女画家露易丝·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的《勒布伦和她的女儿》、杜米埃的《带孩子的洗衣妇》、让·弗朗索瓦·米勒的《喂食》、伯纳德·博彻斯特的《于母膝前》、英国画家埃德蒙·布莱尔·莱顿的《困境之时》等,都是表现父母之爱的感人之作。
为什么父母爱儿女远大于儿女爱父母?因为任何生物的幼崽都需要长辈呵护,否则活不下来。所以只有父母爱儿女爱的心更重一点,物种才能得到传承。也因此,父母跟儿女的情感最重,其次是亲兄弟姐妹之间,然后才是表亲堂亲,再下来才是外人。
人类学视野中的父母之爱,是生命的希望,是世界的延续,更是最无私最伟大的奉献。在千百年形成的亲情文化里,东方的父亲母亲,其形象特征是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忍耐、坚韧;西方的父亲母亲,其形象特征则是善良、温柔、悲悯、坚韧、独立。(www.xing528.com)
对着含辛茹苦的父母双亲,我们总会有一份伤心的爱,怀着这份爱,我们和父母之间是不是就有了一份无法言传的心心相通,就有了一份他人无法知晓的骨肉相依。生活中人们能够对别人,尤其是对老人有种种怜悯,是从对父母的怜恤和爱开始的,因为从幼年时起,我们就一点点积淀起对父母的怜恤和爱惜,感受他们所吃的苦、所受的累、所遭遇的委屈,以及遭受的种种隐忍不发的伤害,这才使得我们以后对老人有种种怜恤。
更进一层,我们对痛苦的理解,很多也是从体验父母遭受的痛苦开始的。他们所遇到的各种被迫、无奈、有心无力、伤心欲绝等,都会深深印在我们的心底,幻化成一汪清泉,汩汩流向我们人生旅途中相遇的人,从而彰显人性的温润与慈悲。
所以,换一种视角去看那首《人的一生》,就是另一番样子。
出生了,会笑了,断奶了,会跑了——有父母的千辛万苦,伴随左右;
上学了,会玩了,懂事了,初中了——有父母的叮咛嘱咐,朝迎暮送;
恋爱了,失败了,有希望了,上高中了——有父母的微笑在身后,从叛逆开始的青葱岁月,无论何时想起来都会温馨;
想学习了,又失败了,逐渐绝望了,却上大学了——有父母在默默凝视和守护,起伏波折之中的我们,才没有错过出发的航船;
一切都好了,没有人管了,抽烟了,喝酒了,打架了,处分了,老实了——有父母的牵念在家乡,才没有再滑向错误的谷底,而是及时悬崖勒马。
学不进去了,只好恋爱了,甜蜜了,同居了,吵架了,又和好了,又吵架了,就分手了——在远离父母的地方,有人来到我们的生命里,陪我们走一段时光。
转眼毕业了,立马傻眼了,好歹工作了,挣钱了,花完了,看破红尘了——有父母关于人生阅历的点拨,终于懂得了什么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十年过去了,都快三十了,也该结婚了,说办就办了,孩子就有了——有父母的温暖相助,我们顺利走到了一生的圆融处。
安定了,团结了,觉得幸福了,孩子长大了,我们也老了——有父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遗训,我们安然走到了人生安详处。
孩子结婚了,……,生病了,突然觉悟了,不过也死了——人生一场,有来有回,是过客,也是永存。
《目送》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亲情小文,在1 400字的篇幅中,作者写了6次目送,5次背影。(10)
站在父亲和儿子这两代人之间的她,这5次背影中的3次是写儿子。看着儿子从幼儿园到初中,再到大学,那种对着渐渐长大儿子的依依不舍,满是沉思、无奈和伤感。
另外两次是写父亲的背影:当年父亲用廉价小货车送她去大学报到工作,父亲觉得小货车太不适合她的教授身份,就悄悄在校门口放下她的行李,然后转头回去,留下一团车子尾气的黑烟和父亲落寞的背影。而后是暮年的父亲坐在轮椅中的背影,一直到多年后父亲去世,她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棺木慢慢滑入火化炉的炉门……
每个人都有作者笔下的那种深入骨髓的伤感和无奈。作为生命链条中的一环,有谁不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然后目送他走向社会,走向自己的人生?有谁不是眼见着父母渐行渐老,直至永隔在两个世界?
静观是获取常识的良好视角,常识依赖于纯良的人心,智慧因静穆而产生。能在多远的视角反观人的行为,就有多远的洞察力。生命能量的流动在最本质的人性层面展开,而灵性则是智慧的慧光乍现。灵性孕于爱,因爱而悲悯。
除了挡不住的时间流逝带来的别离之伤,还有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心灵隔膜。尽管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但是作为独立精神世界的人,父母与儿女之间也依然有个不可抵达的精神鸿沟,这才是最让人伤心又难以逾越的。所谓“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的深痛,正在这里。也因此,作者在《目送》中重复两次抒写自己的慨叹与哀伤:“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11)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分离和相聚,在家庭中,就是血浓于水的转换与轮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