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任研究的热度加深,各种不同的学派和研究方法纷纷出现,得出的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以研究方法而言,主要可归为以下几类。
1.交易成本方法
在交易费用经济学里,信任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但未明确界定信任的概念,也没有说明信任总能提高效率、总是一桩好事物。交易成本方法的倡导者主要是Williamson,后由Margaret levi 及Dominic Furlong 等人对Williamson 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这种方法将信任与交易费用连接起来,并用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处理信任概念与信任关系。他们试图将信任引入理性化的分析,认为交易是人类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而交易需要花费代价,如果交易费用太高,交易就不会发生。而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人的属性和交易特有的属性。Williamson 仅仅将信任归结为理性计算和预期的结果,经过仔细推敲的结果就不能再被称为“信任”,考虑没有计算的信任会造成思想混乱,所以Williamson 并不认为信任是一个有用的概念。
2.解释的方法
解释的方法是将信任看作理性计算与“信仰的额外因素”相结合的方法。齐美尔认为信任是知识与无知的合成物。他将信任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此过程分为三阶段:解释、悬而未决(Suspension)、预期。解释是基于对经验知识的总结所做出的对某种事物或当事人的主观阐释,人们常常比较重视解释与预期之间的关系。但是齐美尔认为:就信任来讲,仅有理性是不够的,信任具有难以琢磨的性质,在解释与预期间需要跨越一座桥梁。他把这一过程称为“悬而未决”,齐美尔实际上是将这一过程作为人对事物或人的“准宗教信仰”发挥作用的阶段,以此超越了无知与不确定领域,使解释过渡到预期,也就是跨越到信任状态。所以齐美尔的研究认为信任就是在无法确知的条件下生活。也将这一过程描述为信任过程中的“飞跃”,这里飞跃的含义是从好理由向实际有利的预期的转换,是一个精神过程。齐美尔解释的框架和方法被看作是理性与情感复合的过程。
3.嵌入方法
嵌入方法是一种突破了信任的个人主义研究的方法。在社会领域,要保持经济学意义上的完整的个人理性是不现实的,因为个人理性与信任等社会规范是相互冲突的。所以只能将经济主体嵌入社会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分为微观与宏观两类。从微观上讲,是将个人嵌入社会网络;从宏观层面讲,是嵌入结构。我们要考虑产生、证明和展开社会资本网络何以嵌入在较大的政治经济系统中或较大的文化与规范的系统中,嵌入自我与嵌入结构的提法与波茨的结构嵌入是一致的。嵌入方法指出了不同学科对信任的方法上的片面性,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力主学科间的融合。嵌入性的研究显示了广泛的适用性,它使市场中的结构纳入信任的框架下,增强了信任范式的解释能力。
4.统计分析中相关因素分析方法[15](www.xing528.com)
信任的理论分析有一个共同的模式:首先找出影响信任的因素,进而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合理地假设这些影响因素对信任的影响方式(这些影响方式是通过函数来表示的),然后通过分析所假定的特定函数,从理论上解释信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逻辑推导严密,可以从理论的高度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其缺点是,前提假设未必十分贴切,在无法建立函数关系或建立了错误函数关系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得出有用的结论,更难以对现实有指导作用。
这种分析方法主要运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英格哈特主持了“世界价值研究计划”(1990),该研究第一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41 个国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相信大多数人值得信任的比例高达60%,仅次于瑞典、挪威、芬兰,列第四位,比福山认为高信任度的美、德、日都高。对于这一结果英格哈特难以接受,怀疑自己的调查方式出了问题。于是,1996 年他又进行了新一轮的“世界价值调查”,调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7个国家和地区,结果仍有超过50%的中国人说,他们相信大多数人值得信任。无疑,这项研究表明中国人有着很高的信任度;我们前面论述的王飞雪和山岸俊男的“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也属于这个范围。
5.博弈论方法
博弈论方法用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从理论上来分析信任,并通过一系列的博弈实验对所提出的假设和结论进行实验分析。这主要是基于对个人偏好的分解之上。这种方法具有极强的工具性,这种工具主要进行微观层次结构研究。博弈理论把信任的研究定位在人与人之间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个体交易上,而且每个不同的行动者都是在获取的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以利益最大化为准则寻求合作。博弈分析以科尔曼模型最为经典:
模型中P 表示受托人确实可靠的概率,L 表示如果受托人靠不住时信任行为所造成的损失,G 表示如果受托人确实可靠时信任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当时,信任行为不会产生,而当时,则可能产生信任行为也可能不产生信任行为。在模型的计算中对P 的预期是决定信任的重要因素。许多经济学家也在分析框架中采用了科尔曼的方法。在缺乏P的条件下,信任的双方就难以做出理性决策,在一次性博弈或得不到有效信息的条件下,从不信任出发,就难以形成合作交易。对于用博弈论研究信任的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领域。
6.实验方法[16]
除了建立严密的理论模型之外,用博弈论实证研究信任的实验方法在最近的文献中经常出现,常见的方法是做经济实验,以下几类博弈实验常用来研究个人的偏好: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DG)、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UG)、礼物交换博弈(Gift-Exchang Game,GEG)、信任博弈(Trust or Investment,TG)以及公共品提供博弈(Public Good Provision Game,PGP)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