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一指,浮屠一矢”,是楚黔会馆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楚黔会馆,坐落于会泽县城东外街,俗称黑神庙,因该庙供奉的神祇是忠烈千秋的唐朝人南霁云,故称忠烈宫。该庙建于清雍正年间,嘉庆十六年(1811年)续建。寺庙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5422.2平方米,建筑面积2164.8平方米。建筑沿轴线纵深布局,从南向北依次建有牌楼,牌楼为木石结构,横幅书有“千秋一指,浮屠一矢”八个大字。山门戏台,为穿斗抬梁混合结构的歇山顶建筑,前檐置斗拱,一楼一底,面阔三间为16.5米,檐高725米,下层作山门通道,戏台上人物彩绘,天花藻井,台上置“出将”“入相”两门为演出时出场、进场之用。戏台前为露天剧场,约1000平方米,在中殿前建有一方亭,与戏台相对,为抬梁结构的歇山顶式建筑,见方59米,檐高53米,亭内可摆设酒席,为达官贵人饮宴观戏之地。东西为厢房,面阔三间,为观戏包厢。忠烈宫戏台在县城31个大小戏台中,显得别致突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既可凭栏观戏,又可宴饮品茗。中殿前又有一天井,现存柏树两株,历尽沧桑却还苍郁古朴,中殿面阔三间,全长12米,檐高5米左右,现虽破旧,但不减当年的雄壮威严。
黑神庙为楚、黔两省籍人士筹资建盖,起名忠烈宫是因所供神祇为唐朝安史之乱时与张巡同守睢阳的名将南霁云。南霁云,唐朝顿丘人(今河南濬县),张巡,邓州南阳人。两人因固守睢阳,不屈而死,彪炳千秋。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发兵15万,向南进军,河北各地陷于混乱。第二年初,安禄山很快渡过黄河,攻下陈留、荥阳、洛阳等地,于洛阳称帝,并派兵进攻潼关。此时的唐玄宗方才大梦初醒,但潼关已失守,他只好带着杨贵妃、杨国忠等少数官员仓皇出逃,奔赴成都。在马嵬坡时,“天军不发”,唐玄宗被迫杀了杨国忠,缢死了杨贵妃,继续西逃。
安禄山兵变时,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合作,大破叛军,军威大振,时称千胜将军,张巡也被升为河南节度副使。757年正月,叛军部将尹子奇引兵13万围攻睢阳,企图打通一条直抵江淮一带的通道,情势十分危急。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与南霁云自宁陵引兵救睢阳,进入睢阳城,代替了许远。其后数月,战争十分激烈,尹子奇多次攻城不下,被牵制于睢阳城下,无法进兵江淮。守军消耗太大,士兵阵亡过半,处于既无援兵又无粮草的绝境。同年八月,睢阳被困日久,已无可食之物。此时,城内守军仅存六百余人,南霁云受命于危难,突出重围,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请求出兵解围。进明因宿嫉许远,无发兵之意,只设宴款待。这对一个久饥无食的人来说,应是多大的诱惑,但霁云慷慨而语:“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怒气之中,“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一气之下,上马离进明而去。到了城门下,抽箭,把满腔的怒气付诸于弓箭,一箭射向佛寺的浮图(佛塔),箭射入塔上的砖头,一半没入砖内,发誓道:“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标志)也。”南霁云拔刀断指,不食而去及怒射一矢的壮举,历来被人称颂,成了“忠义千秋”的千古佳话。
同年十月,睢阳陷落,此时城中仅存气息奄奄的士兵400余人,而南霁云、张巡与许远被俘。尹子奇诱胁南霁云投降,霁云死而不降,张巡此时高呼:“南八(南霁云小名),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霁云大笑说:“我原打算隐忍以图报仇,你这样说,我还怕死吗?”于是壮烈而死。张巡、许远也不愿降而被杀。三人死后,肃宗皇帝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并立庙于睢阳,供人祭祀,当时称为双庙。在这悲壮的历史事件中南霁云对生与死、个人与国家两者所表现出的舍生而取义的浩然正气,被历来的史学家所推崇。韩愈在其名篇《张中丞后叙》中,对这一历史事件及南霁云给予极高的评价。后人用“千秋一指,浮图一矢”来概括这位英雄大义凛然、气贯长虹的操守和气节,并立庙祭祀。明《嘉靖·贵州通志》所记载贵阳的祠庙中,就有祭祀南霁云的神庙“忠烈庙”。可见,在南霁云死后,贵州及其他一些地方,老百姓已把南霁云捧为神祇,立庙祭祀已是相当普遍的事了。楚黔两省在会泽建会馆时,是按两省所崇拜的神祇和所遵规格进行设计,故塑南霁云神像,起名为忠烈宫。用“千秋一指,浮图一矢”作整个庙的文脉和灵魂。这种庙在整个云南,也是十分少见的,从中也可看出会泽名城神祇的多样,文化的多元。(www.xing528.com)
庙内所余留的一鼎炉子,现保存尚好。此炉为铜铸鼎炉,重44公斤,由两部分组成,下为三足两耳铜鼎,上是一座二重檐六方亭子。亭前铸“忠烈宫”,后铸“南公殿”,铸造工艺十分精湛。会泽人对各大寺庙的文物精品,有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叫“五子一光”,其中,“黑神庙的炉子”就是一绝。
【注释】
[1]编者按,历史上,贵州会馆在修建时出现基金问题,得湖广会馆的大力资助,贵州人为了谢恩,于是将会馆称为楚黔会馆。根据2014年国家文物局对会泽修缮会馆工程主项的批复,贵州会馆应为楚黔会馆,故此处会泽著名的会馆应为八大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