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由绵亘3000多年的铜商文化贯穿始终,形成了十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大观。在这种主体主流文化的影响带动下,派生出若干子文化,它们是会馆文化、寺庙文化、宗祠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演艺文化,共10多种,会泽名城,就是由主流铜商文化及派生出来的10多种子文化组成。这些文化,争奇斗艳,姹紫嫣红,闪烁于会泽的历史长河中,装点着名城。
1.会馆文化的保护、修复及建设
会馆是由省、府、县籍以及相邻乡籍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及大商埠设立的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的机构。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会泽,历来以“会馆之城”著称于世:一是数量最多,有清一代,会泽县城就建有同乡会馆15处,同业会馆29府(个),共44座(个)列于全国之首,成为中国“会馆最多的县城”。二是门类齐全,这些会馆的性质,除移民同乡会馆外,还有同业会馆;从级别上看,有国家级(缅甸会馆)、省级、府级、县级的会馆,形成了四级会馆的格局。三是规模最大,江南会馆占地23000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会馆。2007年,国务院将十一省于会泽县城所建的会馆,包括江西会馆、湖广会馆、江南会馆、贵州会馆、陕西会馆、福建会馆、四川会馆、云南会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会泽县城这八大会馆进入了国家级的保护范畴,为今后会馆的保护、修复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会泽县城的会馆以“全、多、大”在全国独树一帜,其特点是全国其他地方的会馆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会泽还有这么多的会馆,主要会馆尚保存完整,近些年很多大型会馆又得以修复。如果我们站在申遗的角度审势打造会泽的会馆,并以此为契机,摸清家底,制定规划,争取资金,统一认识,会馆的建设及发展才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第一,打造“全国最多的会馆在会泽”的品牌。据笔者《会泽文化之旅·会馆文化》一书统计,会泽县城历史上有会馆44座(个),到目前为止,移民同乡会馆——八大会馆(省级)已经基本得到修复,今后,要将修复的重点放于府级及县级会馆,即豫章会馆、衡州会馆、临江会馆、吉安会馆、宝庆会馆、清江会馆上,以上这6座会馆,为外省府、县两级在会泽县城所建的会馆。其中,豫章会馆保存最为完好,临江会馆、吉安会馆尚存部分建筑要进行抢救性的恢复,其他3座会馆则只存有遗址,只能挂牌示意了。
第二,打造“全国最全的会馆在会泽”的品牌。会泽县城,既有移民同乡会馆,也有同业会馆。在移民同乡会馆中,国家、府、省、县四级均在县城建有会馆。居于这样一个现状及实际,按“全国最全的会馆在会泽”的理念,建议尽快恢复“缅甸会馆”,打造22座(个)同业会馆。
第三,打造“全国最大的会馆在会泽”的品牌。据有关权威统计,位于重庆占地8461平方米的湖广会馆为全国最大的会馆。而实际上,全国最大的会馆应是会泽县城的江南会馆,占地23000平方米,由四个较大的建筑群组成,该会馆现已修复了吕祖阁及白衣观音殿。在今后的修复中,应按“全国最大的园林式会馆”这个构想进行,保证其建筑面积及四个建筑群体的修复。另外,鉴于该会馆因修新大街时被一分为二,可于街面修一座天桥,连接其建筑群体;最后,应恢复竹寺、梨园,体现其会馆的另一特色。
(2)挖掘各大会馆的文化内涵,打造会馆文化品牌
目前,县城各会馆因文化内容贫乏,现可根据各大会馆的实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打造以下文化:江西会馆以许逊为代表的“仁孝”文化;湖广会馆以大禹王为代表的“勤政”文化;贵州会馆以南霁云为代表的“忠义”文化;福建会馆以妈祖为代表的“慈爱”文化;云南会馆以赵公明为代表的“财富”文化。每一座会馆以其代表的历史人物为主,深入传统文化的有关方面,将这些文化的来源、影响以及方方面面通过图片、雕塑、绘画、小品的形式给予展现,以增加会馆的内部内容,吸引游客。
2.寺庙宗教文化的保护、修复及建设
会泽县城历来就有“庙城”的说法,据笔者统计,县城及近郊就有宗教寺庙81座,几乎涵盖了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以及本土原始宗教信仰。这些宗教都在县城盖有寺、庙、观、堂。而最有特点的就是儒家的文庙及县城及近郊的佛教寺庙。
(1)将文庙打造成具有儒家文化、市井文化及宗祠文化的景点,集教化功能与旅游功能为一身
会泽文庙建筑群占地73亩,因历史的原因,已形成由文庙、云南会馆、容家祠堂三合一的建筑群体。从20世纪50年代始,这一建筑群体已成为会泽一中进行教学的基地,后学校拆除了文庙及云南会馆的部分建筑,建盖了不少现代建筑,作为教室及学生宿舍。近些年,随着县委及县政府“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发展思路,云南会馆已修复了后殿及门楼戏台,文庙已修复了大成殿、崇圣祠及文昌宫、魁星阁,并拆除了部分现代建筑。容家祠堂也已得到全面修复。基于以上实际,故文庙建筑群的保护、修复及开发应注意以下问题:其一,在保护、修复理念上,应根据这一建筑群体的实际,兼顾教学与旅游的需要,打造会泽县城内具有以儒家文化为主,又兼顾市井文化、宗祠文化三合一的景点及景区;其二,这一景点,应以文庙为主,恢复一座牌坊、泮池及状元桥、棂星门及钟鼓楼,形成滇东北基本格局尚存的最为宏大的儒家殿堂;其三,云南会馆建议拆除现有食堂,恢复中殿,打造一座十分具有市井文化特点的会馆寺庙;其四,可将容家祠堂作为会泽宗祠的代表进行打造。
(2)突出佛家文化,改变办节形式,形成以庙会为主的旅游文化节
会泽县城及近郊,佛家寺院遍布林立,佛家文化十分突出。在统计的108座会馆寺庙中,纯佛家寺庙就有19座,这其中,观音寺庙就有11座。在这些寺庙中,佛祖、菩萨、罗汉随处可见,观音的“香山记”及“三十二应身”很多寺庙都塑有,几乎形成了一个光怪陆离、全面而又丰富的佛国世界。另外,会泽县城及近郊,历来就有群众自发的各种庙会活动,如洛佛节、腊八节,观音会,每月的初一、十五,老百姓都有到寺庙进香、吃素饭的习俗。
自2002年始,会泽已举办四届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因耗资巨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过多,近些年来已难以为继。笔者认为,要使旅游文化节常态化,应具备两个因素:一是文化节必须是老百姓的自发活动;二是文化节的主题内容必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本土文化元素,故根据会泽寺庙会馆文化的实际,建议以庙会形式替代旅游文化节,每年举办一次,形成常态化,并起名为“会泽县庙会旅游文化节”。
3.宗祠文化的保护、修复及建设
“合族人设祠以祀其祖,谓之宗祠”,宗祠在会泽子文化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据统计全县只有13处宗祠。鉴于会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应将宗祠文化涵盖进来,作为文化方面的一个代表,也有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及开发的必要。近些年来,县城及近郊已修复了位于大佛寺西隔壁的牛家祠堂,位于西郊石鼓乡的何家祠堂,以及马黄箐的黄家祠堂。现马儒街的刘家祠堂、石鼓乡的刘家祠堂遗址尚存,且只保留了一部分建筑,还建议给予修复,另外,建议于容家祠堂或牛家祠堂建宗祠文化陈列室,全面系统地展示宗祠文化。
4.民居文化的保护、修复及建设
“一方水土建一方屋”,两汉时期,会泽的民居已达相当的水平。到了清代,为铜商文化的鼎盛时期,加速了房屋的建盖的进程,联排式民居与合院式民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了到目前为止滇东北最多的民居群落。会泽的很多民居,已注入大量的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房主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感。从现存的情况看,会泽的居民样式包括了二进院、三进院、重堂武、三间两耳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等,表现出一种相似而非相同的特点。
(1)对“禄氏故居”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与修复
禄氏故居建于明朝中叶,坐落于县城西北面义通河畔,坐南朝北,仅一进院落,为会泽彝族大姓禄姓仅留下的一座民居。该民居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现今云南仅存的一座明代民居建筑,该民居因居民居住导致破坏严重,故建议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与修复。
(2)创建旅游、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一条街
据统计,现保存完好和基本完好的会泽传统式合院民居群落尚存60多座。可以说会泽在滇东北是传统民居最多的县城,建议民居文化在保护的前提下,应以民俗文化、民间戏曲和音乐联姻,创建旅游、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一条街。可于丰乐街或头道巷、二道巷选择一条街巷,进行联片开发,保存原有风格,注入会泽建筑元素,引入会泽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展演会泽民间的花灯、小唱灯及洞经音乐,打造集旅游、住宿、娱乐为一体的住宿、娱乐场所,留住游客。
5.民俗文化的发掘与开发
会泽民俗荟萃南北,汉彝交融,很多习俗反映了齐鲁文化、赵燕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在会泽沉淀及融合的情况,既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又有其包容性和融合性,更有其独创性。这其中,如正月十六的“偷青”,八月十五的“送瓜”,红白喜事中的“请孤”“请白客”及“砸碗”,子女成年的“加冠礼”及“及笄礼”,丧事中的“背棺”“点主”及“路祭”,婚事中的“撒帐”“童子压床”“踩席”,养育风俗中的“抓周”“撒百日豆”“拜干爹”“送粥米”,以及在年节中会泽人自创的“游河节”“育人节”“朝斗节”等。另外,还有最具地域特色的“打醋炭”“火把节”及“傩文化”等,洋洋洒洒,无不透出会泽风俗的博大与精深。这些风俗,是会泽旅游文化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故建议:
(1)将民俗物化、游戏化,游客均能参与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几千年来,人们相因成袭。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些传统的风俗虽然休歇、遗亡、断裂,大多已不复存在,但历史民俗毕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见证,是那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民俗甚至在今天还大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故将一些民俗物化、游戏化,让游客看得见、摸得着,并能亲自实践、参与,是发掘民俗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2)与民居文化结合,创建民俗文化一条街
为了使会泽丰厚的民俗具体化,应选择一条适当的街巷,创建民俗文化一条街,利用图片、文字、小品,全面展示会泽传统的民风民俗。
另外在民俗文化一条街,可进行游客能亲自参与的民俗实践活动,如“传统婚俗”,年青人的“加冠礼”及“及笄礼”,小孩参与的“抓周”“拜干爹”“撒百日豆”等,以此留住游客,增加旅游内容。
6.饮食文化的开掘与开发
(1)会泽饮食文化的特点
在云南,专家根据云南立体气候的特点,将滇菜滇味分为五个文化食俗带,会泽位于云南的东北方,是五个食俗带中的“杂粮文化食俗带”。可见,首先,会泽饮食文化的特点就是“杂粮当家”。其次,云南的昭通及会泽,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主要门户,在文化上深受内地文化的影响,其中的饮食习惯受南北饮食文化交融的影响。再其次,会泽因是彝族的祖源之地,其饮食文化深受其影响,带有明显的彝族文化的印记。故会泽的饮食文化可以这样加以概括和总结:以山珍杂粮为主,鲜嫩清纯,内容丰富,并荟萃南北,酸辣适中,本味突出,很多烹饪方法,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特别是彝族的烹饪元素,大有“羌煮貊炙”的特点。
(2)发掘会泽饮食文化的独特优势吸引游客
会泽自高速公路修通以后,大有成为昆明后花园的特点,很多游客是冲着会泽独特的饮食文化而来的,特别是会泽颇具特点的“一红(虹鳟鱼)一黑(火红黑山羊)”,很受外地游客特别是昆明游客的青睐。另外,在烹饪中的一些独特做法和吃法,很具地域特点,如彝族的“肝生”“皮烹羊肉”“牛粪烤洋芋”“辗转”,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会泽的饮食文化是“杂粮当家”,这当中还没有形成系列产品,如燕麦、荞麦系列小吃,洋芋八碗等,以上种种都大有进行研究的必要。
(3)鼓励创新,争取一些佳肴、名特小吃进入国家级、省级佳肴、名特小吃的行列
会泽目前只有省级餐饮名店5家,云南佳肴3种,这与一个拥有百万人口、具有优良烹饪传统的大县是极不相符的。前些年,福兴园将会泽民间救荒所创的“洋芋米汤”编创到唐继尧的故事中,被云南烹饪协会以“都督汤”的名称评为“云南名吃”,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它也说明会泽烹饪要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潜力是很大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有政府引导,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在会泽饮食界积极创新、申报品牌,以增加会泽的饮食的知名度,争取近些年一些佳肴、名特小吃进入国家级、省级的行列。
(4)创建餐饮文化及土特产一条街
古城区的街巷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迎街铺面所经营的商品现代化气息十分浓厚,已失去古城原古本地化特色的风貌。近些年,会泽的一些菜肴如“羊八碗”“羊肉火锅”“虹鳟鱼全席”“都督汤”已在食客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会泽小吃“稀豆粉”“凉粉”“油炸洋芋”等因价廉物美很受外地游客的欢迎,会泽土特产“荞丝”“土豆片”“包谷饵块”以及“软籽石榴”“猕猴桃”已经形成品牌,故建议将东外街(或西外街或南门街)创建为饮食文化及土特产文化一条街,该街以本地特色名店为主,除销售以上菜肴及名特小吃、土特产外,还应恢复会泽历史上的“都督烧麦”“辗转”“傅小斋太师饼”,这样可以改变古城区现代气息太浓的弊端,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街区风貌。
7.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上讲主要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会泽的红色文化,内容较为丰富,包括了1927年中共地下党在会泽的早期活动,蒋开榜、刘文明两位烈士的英勇事迹,1935年红军长征过会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火红、尖山起义等。
(1)“水城扩红生态园”的开发及建设
“水城扩红生态园”位于县城西北古城街道水城村。1935年5月初红军第九军团长征经过会泽,于县城扩红1500人,于水城梨园集合开赴陕北,水城梨园成了红军长征扩红纪念地。2003年,于梨园西北山麓建“水城文化生态园扩红台——‘乌蒙磅礴’大型群雕”,2002年该地东北隅出土了大型汉墓,后建成“会泽水城村古墓群”。最近,省、市有关方面,准备于此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会泽革命历史纪念馆”,加之该地的200多株已有200多年的梨树,风景优美。建议以创建“会泽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契机,将“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建成集旅游、观光、考古发掘及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为一体的基地,为会泽的旅游增设新的内容。(www.xing528.com)
(2)加大革命遗址的保护及宣传
会泽的红色文化,除“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外,还有以下遗址及基地:
位于者海镇者海村武圣宫的“滇东北地委军政干校学校旧址”。
位于县城福建会馆的“中共会泽早期地方组织机构旧址”。
位于娜姑镇则补村的“中共娜姑地下组织成立旧址”。
位于县城楚黔会馆的“楚黔中学革命遗址”。
位于城西郊牛家祠堂的“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旧址”。
位于马路乡尖山村弯子小组的“尖山武装起义遗址”。
位于县城西土主寺的“蒋开榜开展革命活动旧址”。
位于雨碌乡豆芽沟村民小组的“雨碌战斗遗址”。
位于火红乡桥边村小街小组的“金绍清五烈士墓”。
位于马路乡水口村的“祖万忠烈士墓”。
位于县城西郊的“龙潭烈士陵园”。
位于乐业镇双沟村的“勺冲角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火红乡桥边村委会的“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
位于迤车镇中寨村的“中寨革命烈士墓”。
以上旧址、遗址、陵园、墓群、碑馆,是会泽红色文化最生动的载体,应加大保护和宣传,使之成为教育后代最生动的基地。
8.名人文化的发掘与宣传
会泽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清末民初,会泽就有14人留学日本。这些人回国后,形成了一个群体,参与云南的重九起义及护国运动,成了两次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左右了全国的形势,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是会泽名人谱中最具魅力之所在。
(1)会泽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人物
纵观会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清朝中叶,会泽的经济极度繁荣,为人才的出现提供了优先的物质条件,加之教育的普及,到清末民初,会泽出现了一大批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人物,他们是:
云南第一个进入清王朝军机处的李汝楫。
晚清才子陈荣昌的恩师孟光铎。
四川状元会泽郎——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状元骆成骧。
一门三进士的陆氏家庭。
一门三举人的汤氏家庭。
为会泽经济、文化、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刘氏家庭。
阻止了中国一次历史大倒退的再造共和的护国元勋唐继尧。
在中国创造若干第一的东风小学的创办者,被誉为“基督教世界五大使徒之一”的英国传教士柏格理。
(2)加大名人文化的发掘、宣传与开发
以上这些名人和名族,是会泽历史文化名城最具魅力所在,也是会泽旅游不可多得的再生资源,故对他们的保护及开发就十分重要,建议如下:
李汝楫,为云南第一个进入清王朝军机处的人,他的故居“十道大门”,以获取的官御命名,应给予恢复。
陈荣昌为云南著名学者。童年时期受业于孟光铎门下,与师长结下了十分感人的师生情谊,建议将东内街开茶铺之地,建“陈荣昌纪念馆”,作为研究这个时期文化名人的场所。
骆成骧,光绪二十一年头名状元,据考证,这名状元出生于会泽义通河畔锁水阁,建议于此地挂“状元故里”牌匾。
一门三进士的陆氏家庭,建议于二道巷故居悬挂“一门三进士”牌匾。
一门三举人的汤氏家庭,建议于古城西内街故居外(现金玛特超市处)恢复故居,悬“一门三举人”牌匾。
刘氏家族,从其父辈刘克升开始,其子刘尧民、刘缉之、刘叔毅、刘治隆,曾为会泽创办新学,引进织布机,创建滇剧业余剧团,创办东臬农场引进新品种及开发矿山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建议于十字街处及马儒街处建“刘克升故居”或“刘克升先生纪念馆”。
唐继尧,作为在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人物,在“唐继尧故居”原有的基础上,增设内容,补充唐氏家联及唐继尧家风等内容,借县内外专家学者之力,完成《唐继尧文集》的编纂工作。
柏格理,英国人,被基督教誉为“基督教世界五大使徒之一”,1887年23岁来到中国,1915年因病殉职于贵州威宁石门坎,在会泽他创办第一所新式学校(东风小学),最早引进马铃薯,他的第一个孩子在会泽降生,鉴于这样一位在全球有影响的世界文化名人,建议在东风小学悬挂有关“百年名校”的牌匾,建“柏格理陈列室”,于校内塑柏格理像。
9.民间戏曲、音乐的挖掘及开发
在会泽民间,最有影响的是《目连救母》的演出及“洞经音乐”的谈演以及“海腔”的传唱。
《目连救母》是连本大型宗教寺院戏剧,它讲述的是佛教中的人物目连地狱救母的故事,在会泽,目连救母戏以全本连续剧的形式可演七七四十九天,鉴于该剧演出已打破时空的限制,观众可以参加或进入到演出中,故建议在举办庙会旅游文化节时,恢复这一传统节目,形成旅游文化节全民均可参与的狂欢节。
会泽民间的“海腔”,高亢悠长,可遏行云,十分具有民歌的特点,已在北京演唱拿到奖项,有一定知名度,现应加快挖掘的力度,进行传帮带,争取更多的人参与,以其广泛性和独特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注:《铜商文化与会泽名城发展研究》一文,系中国铜商文化学院基金项目研究课题成果,完稿时间为2016年元月。该文三万余字,较为全面介绍阐述了“铜商文化”的提出及历史沿革,以及在名城中物化的情况。今录于此,读者可以通过此文,全面了解铜商文化及名城依靠铜商文化而发展的情况。该文刊登于《会泽文旅产业研究》一书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