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商文化在古城的遗存情况
会泽的铜商文化,经数千年的沿袭及发展,到清末至民国初年,这种遗存的积淀已十分丰富。这种遗存,是活着的铜商文化,是物化了的铜商文化,是铜商文化遗存于名城的载体,现统计于下。
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街巷。
万里京运的管理机构:巡警衙署、驻防左军把总督、运钱官公署。
铜矿运输的聚散地及滇铜京运的起始地:府铜店、县铜店。
铸钱之地:宝云旧局、宝云新局。
铜制品:嘉靖通宝、江南会馆两米高的铜铸观音坐像,贵州会馆“忠烈馆”铜鼎。
传统工艺:乌铜走银、斑铜。
运铜道路:由七孔桥到热水塘垭口的“石街路”,由各小厂运往县城的石匠房隧道、从东内街中段到东外街的“牛车轨道”,位于江底的铁索桥。
因铜业而建的寺庙:马帮业的马王庙、矿冶业的矿王庙。
另外,还有日本人石洋人在宝云局建的倒焰炉、堆放铜渣的铭堆以及连接新旧铸钱局的“天桥”等。
2.铜商文化遗存的保护、开发及建设
从会泽铜商实体文化于古城的基本统计可以看出,整个铜商文化的实体,在古城中的遗存是十分丰富的,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世的沧桑,有些东西现已不存在了。根据现实保存的情况,提出以下保护、开发及建设发展的意见。
(1)传统街巷的保护及建设
国务院在批准会泽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批复中说:“会泽历史悠久,遗存丰富,街区集中成片,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整,历史地位突出。”可见,作为最能代表会泽铜商文化的传统街道城市风貌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座保存基本完好的传统街道城市风貌,会泽是进入不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的。到目前为止,古城虽在历史变革的阵痛中遭到局部的破坏,但还是顽强地保存了下来,古城保护修复的情况大体如下。
两公里长的东西横街及一公里长的南北直街基本保护完好。
两条主街连排式民居基本保持了传统风貌,传统街区风格较为突出。
街区的路面原为青石铺就的石板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弃青石路为水泥路,后已修复为石板路原样。
一些具有特色的小巷,如一道巷、二道巷、三道巷、铜匠街、卖草巷、鲁机村,基本保持完好。
古城中的寺庙、会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基本按原貌已修复完好。
传统街巷修复及建设的意见:综上所述,传统街巷在名城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街区集中成片,故它的保护修复应提到紧急议事日程之中,倾全县之力进行。
第一,在整个对古城的保护修复中,应突出会泽建筑的基本元素。青瓦屋面、猫眼、猫弓墙是会泽建筑的特色,都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建筑,在整个传统街道城市风貌的修复中,应突出这一特色,增加这些元素的体现。(www.xing528.com)
第二,部分铺面应设置栏柜,体现传统建筑铺面的风格。
第三,街面上房屋的层高,应以两层为宜,使整个房屋与街区的长宽相协调。
第四,街区的绿化,应以各家各户的盆景为主,不宜种植行道树。
第五,传统街城的修复,应广泛征求意见,修旧如旧,尽量减少失误及败笔,如府衙前牌坊,历史上坊上原刻“保厘东郊”四字,为光绪年间知府冯誉骢题写。可近些年的修复中,修复者独出心裁地改为“府前坊”。此一改动,不符合题写牌匾的规矩,显得俗不可耐,成为古城修复的败笔。
第六,古城区铺面的大门,现有卷帘门等五花八门的各种样式,过于现代化。古城铺面的牌匾应以书法篆刻为审美风格,形成百花齐放又统一规范的格局。
(2)古城楼的修复
会泽古城,自雍正十年(1732年)建成后,于东、西、南、北建城楼四座,成为这座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四座城楼已被拆除,成了古城保护修复最大的遗憾。近些年,恢复城楼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但一座城市发展到今天,交通、消防、人口又是制约它恢复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困难重重,但会泽的古城楼毕竟是其标志性的建设,是这座城市的代表和象征,没有城楼,这座城市像失去了灵魂。若从“文化旅游名县”这一战略高度考虑,城楼还是大有恢复的必要。在整个恢复中,要解决和处理好恢复传统与城市发展这一矛盾,故建议:
第一,根据现有城市发展的情况,城楼和城墙已失去原有的防御功能,故四座城楼不一定全部修复,可选择北门和西门两处城楼进行恢复。
第二,根据目前的交通现状和现有城市格局,西门城楼不一定在原址上恢复,可移至西外街尽头处的西车站进行。
第三,根据现有旅游的需要,城楼的恢复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可以加宽、加高。
第四,恢复后的城楼应成为会泽标志性的建筑,故原先城楼的题款和名称可以摒弃,改用“堂琅旧址,雍州古城”,以彰显会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3)铸钱局的保护及建设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会泽县城为解决陕西的钱荒开始铸钱。其后,县城有了两个规模仅次于北京的铸钱局——宝云旧局和宝云新局,铸钱炉子最高年份达70座,工人2000多人,每年可铸钱20万~30万串,这在全国十分罕见。会泽的铸钱是铜商文化最好的说明书,故建议:
第一,将原宝云新局,作为铜商文化的博物馆进行保护或建设(即便现在该地出售给私人,也应按此思路进行设计)。
第二,恢复铸币及滇铜京运管理机构的建筑原貌,如巡察衙署、驻防左军把总督、运钱官公署、府铜店、县铜店等。
第三,适当增设炉子,为游客鼓铸纪念币,使会泽真正成为铜商文化冶炼、鼓铸、京运的载体。
(4)娜姑石匠房及江底铁索桥的保护及建设
会泽之铜运往北京铸钱,称为“滇铜京运”,它始于雍正五年(1727年),结束于宣统三年(1911年),持续了184年的时间,运量额定为每年633.144万斤。滇铜京运,万里之遥,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是铜商文化最壮丽的历史画卷。正因为如此,它得到了来会泽旅游及采访的人的青睐,故应在会泽境内打造几个物化的实体,十分重要。故建议:
第一,保护和开发建设娜姑石匠房古驿道。此条古驿道,建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年完工,全长6公里,古道沿盐水河峡谷北岸开凿,其中石匠房山涧桥头一段古道,为200米隧道,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路面宽1.5米,高2米,隧道外侧还设有窗洞以采光,隧道入口处刻有“飞云洞”三字,途中有昭通人柏林严鹤松“利济行人”石刻。该道开凿以后,由娜姑至蒙古的道路比旧路缩短20里,鉴于会泽境内由汤丹等厂前往县城的运铜道路已不存在的情况,故保护此古驿道十分重要。
第二,保护、修复、开发江底铁索桥,使其成为“东铜京运”的实物代表。
东铜运往北京,万里之遥,而出境的道路都必须横跨牛栏江。乾隆十七年(1752年),于会泽县梨园乡之江底,鲁甸县大井乡之江底建铁索桥一座,后四次毁于洪水,同治十三年(1874年),昭通总兵吴永安复建铁索桥,桥长61米,宽1.5米,高10米,铁索用长2米、直径4厘米的铁棒扣连而成,桥底10根铁索,铺垫木板以为桥面,左右扶手2根,十分牢固。该桥能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已十分不易,故建议将江底铁索桥作为铜商文化万里京运的实物代表,予以保存。这样做的方式有二:其一,恢复原石桥的石狮及楹联;其二,桥两面护兵所驻房屋,鲁甸方面已经拆除,但会泽方面还存在,目前房屋已濒于倒塌,建议拨款给予修复,使其成为京运的小型博物馆,增设有关方面的内容,供游人参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