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小学,它的前身为兴华小学,创办之初称“大英圣道公会成都华西分校(会泽)男女两级小学校”,前期由邵慕廉、张道惠牧师具体负责。民国初年,以树立师生的国家意识,学校正式起名为“兴华小学”,礼拜堂更名为“恩泽圣堂”,统称“英国循道公会”。这所英国人于会泽创立的学校,它是西方宗教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产物,深深印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和特点。
在西方,法国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16、17世纪就开始殖民活动,而英、美却是基督教(新教)国家。早在17世纪,天主教就进入中国的西南地区,到1801年,云贵川三省共有天主教徒4万人,两名法国传教士,16名中国神父。光绪初年,天主教捷足先登,进入会泽,法国古神甫在县城今人民医院购置地产建天主堂,发展教徒百余人,继而在丰乐街开办一所育婴堂,接着又在今娜姑镇白雾街建圣若瑟堂。到19世纪,基督教开始进入云南,1877年,基督教的传教士祝名扬、巴子成和麦加底分别进入贵州、四川和云南。1881年在成都建立传教点,1883年又在云南大理和昆明建立传教点。在西南地区传教的基督教实为英国圣道公会,其后也称循道公会,由英国人约翰·卫斯理创立。在国际上凡是以卫斯理的宗教思想为基础的教会统称卫斯理宗,国内还有地方称这一派别为卫理宗、循道宗。东风小学的前身大英圣道公会成都华西分校(会泽)男女两级小学校,就是循道公会创立的教会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除宗教活动外,他们创办诊所、放电影、举办演出,传播西方科学知识,这也正是循道公会以“入世”为己任参与社会活动这一宗教理念的真实反映。
1885年,循道公会在伦敦设循道公会总会。1887年,循道公会派英国人柏格理、邵慕廉牧师、苏慕才女教士进入昭通,创办了西南教区。
透过云、贵、川的历史风云,我们看到一群英国传教士的身影,柏格理一行的到来,犹如一颗融宗教与文化的新星,闪烁于云贵川接壤处的上空。
柏格理,这位把一生都献给西南地区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位大英圣道公会成都华西分校(会泽)男女两级小学校的创始人,1864年生于英国一个贫穷的家庭,22岁时,志愿申请加入传教团体来到中国。柏格理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一生都充满了生与死搏斗的传奇色彩,以51岁的生命殉职于威宁石门坎。
处于清朝末年的云贵川三省交界之地,当时的贫穷、落后、愚昧,生存条件的险恶,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昭通教会史》载:“柏牧师经数年努力,不断奔走昆(明)昭(通)会(泽)各城乡市镇,尽量宣传,人皆置若罔闻,横遭市井侮辱,愚民耻笑。”在整个传教过程中,柏格理一伙,或遭刺杀,或遭瘟疫,或被殴打,经常险象环生,抱着一种百折不屈的决心和勇气,他们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1904年,柏格理决定于云贵川三省交界的苗族聚居区威宁石门坎开办教会和建造教堂。经过数年的努力,遵循循道公会改革社会为己任的办教宗旨,以石门坎为中心,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建立联区16个,会泽于今东风小学处的基督教会属于所属联区之一,堂所121所,教友5万余人,几乎覆盖了云贵川整个结合部。十年时间,以石门坎为中心的联区,除创办中心小学百十余所、中等学校5所外,还形成了带有全民性的文化扫盲运动,并创办了织布厂,购置了纺机,创办良种推广站,并于各村寨推广植树,开办“公益均”刺激苗区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另外,还创造了苗族拼音文字,即老苗文,有声母、韵母、拼写方法,引进西方医学,在昭通成立滇东北第一家西医诊所,创办了第一家西医医院,推广新法接生,运用“种牛痘”预防天花,提倡“天足”,反对裹小脚,还在石门坎建立了麻风医院。
柏格理在西南地区的传教,外国的学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誉以石门坎为中心的教育区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国外基督教人士誉其为“海外天国”。同样,柏格理一伙在西南地区的传教,胡锦涛在任贵州省委书记时,也曾作过这样的评价:
公元1904年,一个叫柏格理的英国传教士来到贵州毕节地区威宁县的一个名叫石门坎的乡村,那是一个非常贫穷、荒凉、艰苦的地方。他带来投资,在这块土地上盖起了学校,修起了足球场,还建起了男女分泳的游泳池。他用英文字母仿拼当地的老苗文,自编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样的教材,免费招收贫困学生。后来,那个乡村发生了一场瘟疫(伤寒),当地的百姓都逃走了,他却留下来呵护、救治他可爱的中国学生,最后被瘟疫夺走了生命。
柏格理去世了,在中国一个荒凉的小乡村里,留下了他的坟墓,留下了他培育出来的一代中华精英。有人统计,这里出过两个苗族博士,两个彝族博士,培养出中共厅级以上干部约20名,县处以上干部100名。他传播了科学知识与西方文化,留下了奉献和敬业精神,近百年过去了,至今这个乡村有的老人居然还能说上几句英语。柏格理用实践告诉人们,进步的科学文化和艰苦创业,可以在贫困落后的地区实现教育的超常规发展。
(冷智《坎上石门》,2006年11月7日新华网)
柏格理的传教,遍布云贵川三省交界处,会泽兴华小学的创立,跟他这20多年的传教有着直接的关系。
笔者经过多年的采访,因历史的久远,兴华小学早年招收的学生已经作古,柏格理于清朝末年在会泽建立教堂及创建学校的事迹也已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成了会泽历史的碎片,无法拼接。近些年来,柏格理的传奇人生成了人们追寻和研究的课题。2008年4月16日至18日中央电视台以“在天那边”为题,介绍了柏格理在西南地区传教情况,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柏格理早年于西南地区活动的日记及著述《在未知的中国》一书,已由东人达教授翻译并正式出版,从这70多万字的著述中,我们找到了柏格理于会泽传播基督福音及创办学校的蛛丝马迹。
《在未知的中国》一书中,由英国人埃利奥特·甘铎理编辑的《柏格理日记》中有对柏格理传教的详细记载。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柏格理和英国另一个传教士邵慕廉到达中国的上海,此时的柏格理,正值风茂年华,仅22岁。在此之前,两位基督教传教士万斯通与索恩已捷足先登,到了云南的昭通及会泽,1885年(光绪十一年),他们在会泽建立第一个传教点;1886年,在昭通建立第二个传教点;其后,又在昆明建立第三个传教点。
1888年(光绪十四年),柏格理和邵慕廉结束了汉语的学习,改穿中国服装,安上假辫子,经泸州、水富、大关到达昭通。
1889年(光绪十五年),柏格理和邵慕廉由昭通经会泽到达昆明。
1890年(光绪十六年),柏格理在昆明,1月16日的日记中记载“万斯通病得很重”,这段时间,万斯通都在会泽传教,但没有多久,因环境的险恶及疾病,他就被迫放弃自己的工作而返回故乡。3月14日,柏格理由昆明返回昭通时,途经会泽,《柏格理日记》是这样记载的:
3月10日,到达功山。3月14日,日出之前,已经走出了20里路。中午时分进入会泽城,到街上赶最佳销售时间,谁知吆喝了一阵后,竟经历了一场危险。当时,我被突然袭来的旧日感觉所折磨,却发现自己躺在泥污的地上,我试图想回忆梦见了什么,出了一身大汗,回去后即休息了。
可见,柏格理这次在会泽的传教,当他敲着小铜锣讲述耶稣的故事时,旧病复发,昏了过去。
1891年(光绪十七年)4月1日的《柏格理日记》是这样记载的:“由于万斯通先生及其夫人的努力,会泽传教工作的局面打开了。”
可见万斯通夫妇已由英国返回会泽。
同年7月,柏格理到会泽旅行并返回昆明。
1892年(光绪十八年),柏格理等传教士在会泽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参加的人有万斯通、柏格理、邵慕廉、雷姆伯斯。会议的结果是:放弃昆明,“我们仅有足够的力量在昭通和会泽开展工作”,柏格理和雷姆伯斯在昭通,万斯通和邵慕廉在会泽开展工作。
1893年(光绪十九年),柏格理因病移居会泽,在传教点上,柏格理和邵慕廉对调,柏格理负责会泽方面的传教工作,邵慕廉负责昭通的传教工作,其《柏格理日记》记载,他于12月31日和妻子埃玛一同到达会泽,柏格理和妻子在会泽期间,生活是平静的,“上帝授我于宁静之中,他的精神会教育和引导我比以往更加纯正地前进”。他在1894年1月11日的日记中记载:“此处的平静与昭通大不相同,在传教所,每日听我布道的平均数字大约为四十个人,姐妹们则于下午挨家挨户去访问。”1月29日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的:“感谢上帝,这里的事务变得多了起来。在此之前,向进客厅的客人鞠躬,以及礼仪隆重地迎接,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愿上帝使我更加有礼貌和文雅。真正的基督徒也必须是一个文雅、高尚的人。”
有意思的是,柏格理和妻子就是在这一年,于会泽县城今东风小学原校址处,诞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这一点柏格理是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记载的:“3月19日,从5点到11点,当个头挺大的一个漂亮男孩刚降临人世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哭大叫起来。愿上帝给我们智慧,以哺育和培养这个小生命。”
一个外国人,为了事业,为了信仰,在医疗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于异国之乡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他已经和这个地方融为一体了。
柏格理1884年在会泽期间,还到过娜姑、者海、矿山,参观了矿山的矿厂、县城的铸币厂,也到水城村进行传教。对于这些,日记里都有十分生动真实的记载和描述。当年的10月17日,柏格理于会泽召开会议,其记录为:柏格理服务的期限由1年改为8年。将重新开展在昆明的工作。在会泽建1个小教堂,设备和建筑费用总数不超过100英镑,到这次会议为止,整个西南教区已有两个中国佣人,1座小教堂,3个传教场所,86名主日学校小学生,还有共3位汉族教徒。
关于兴华小学建立的时间《柏格理日记》没有记载,但由张绍乔及张继乔所著的《张道惠夫妇在石门坎(1904—1926)》中有这样一则记载:
张道惠牧师于1902年来到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起初是作为圣经基督传教公会的一名传教士,后来加入到循道公会联合传教团。在学习汉语期间,张道惠牧师曾经在昭通和东川工作过……张道惠夫妇与柏格理牧师共同主持石门坎工作,1908年初柏格理前去度假,他于1910年1月返回……柏格理返回石门坎后(即1910年)张道惠夫妇开始休假。他们离去期间,王树德牧师被派往石门坎协助工作。张道惠夫妇度假归来,很失望地发现石门坎已不再需要他们,于是被派往东川。张道惠先生和一位年轻的汉族同事梁发其牧师一道,共同主持东川城内的学校与教会。
会泽基督教早期的活动及其教会的成立以及兴华小学成立的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会泽的地方志中是没有记载的。80年代所修的《会泽县志》,关于清末基督教在会泽的活动情况,因种种原因,也语焉不详。至于兴华小学成立的时间,记载为“民国八年基督教会出资,在县城丰乐街耶稣堂办起兴华小学,共6个班,学生190人”,应该说关于这所学校成立时间的界定,是不准确的。以上所引的《柏格理日记》是柏格理于这一地区传教时的忠实记录,通过这些亲历亲闻的日记,我们大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基督教在会泽的传教,开始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由万斯通和索恩完成,其后当柏格理第一次在会泽县城传播基督福音后,把会泽纳入了西南教区的范畴,为西南教区十六个联区之一的东川联区。其后,会泽的教会工作,由万斯通及邵慕廉负责。当时,经会泽教育界人士介绍,在丰乐街以永租的形式向彭姓购得一片民房,占地约3亩。
第二,截至1893年(光绪十九年)因柏格理移居会泽,基督教于会泽的传教工作大有起色。当时,于县城今东风小学校址处建盖传教所,每日参加的人平均为40人。1893年底还准备建小教堂1座。
第三,循道公会是一个强调“教育传教”的宗派,而传教士柏格理因其贫寒失学的经历,特别热衷于办学,他认为“教育是打开传教这把锁的有效钥匙”。他提出了“哪里有教堂,哪里就有学校”的传教策略。光绪十九年,循道公会准备于今东风小学原址上建盖一座小教堂,应该说,教堂建起后,按循道公会传教的理念,建立教会学校,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前文所引《张道惠夫妇在石门坎》的记载是:当柏格理1910年返回威宁石门坎时,张道惠夫妇即被派往东川与梁发其牧师一道,共同主持东川城内的学校与教会。毋庸讳言,所谓的“主持东川城内的学校与教会”说明了远在1910年(宣统二年)之前,基督教循道公会也于今东风小学校址上建盖了会泽第一所教会学校。所以这所学校建校的时间,最迟不会晚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爱国小学堂的建校时间。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任兴华小学校长的钟毓兰女士回忆,这所学校当时称“大英圣道公会华西分校(会泽)男女两级小学校”。(www.xing528.com)
丰乐小学的前身大英圣道公会华西分校(会泽)男女两级小学校与翠屏小学的前身爱国小学堂的建校时间几乎同步。
这是历史的偶然吗?还是历史的必然?西方的办学理念和明治维新的改革思想在彩云之南的一座古老县城沉淀和交融了。
大英圣道公会成都华西分校(会泽)男女两级小学校是在清末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及循道公会在西南地区传教深入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方面,它必须适应这时的改革;另一方面,它必须按基督教的理念办学。学校开办不久,中华民国成立,学校按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初级小学四学年制,高级小学三学年制,秋季招生。1925年前,考试由基督教成都华西教育委员会统一出题,寄到学校,学生考完后,又寄到华西教育委员会统一评卷,华西教育委员会总部设于四川成都。
起初初小的教材是启蒙读物,如《绘图蒙学》,高年级设有古文释义、百家姓、算术、书法、图画、音乐、圣经课。自辛亥革命后,学校使用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新学制共和国国文课本教学。20世纪20至30年代,国文改为国语,高年级加上说话(国音字母)、体育、音乐。因为是教会学校,学校开有修身课,宣传基督教义,主要讲《圣经》,每周1~2节。除此之外,每周还增加1~2节英语课,每周星期四及星期天,会参加教徒的礼拜活动,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都能得到教会所发给的绘有基督故事的明信片一张。晚上做礼拜后,学校的校工手提汽灯,负责护送。当时由于距县城两公里的水城村有基督教的一个传教点,学校也带领学生到此处参加活动,当时称之为“做庄稼礼拜”。笔者童年时,常听外婆说到耶稣堂每逢星期天晚上做完礼拜校工护送学生回家的情景,每到一家,在汽灯的照耀下,高呼“你家的小姐(公子)回家了”,这在古城区,该是多么美的情景。
兴华小学校长、教师的构成,前期以英国牧师为主,后期中国教师取代了外国牧师,以中国籍为主。论其校长、教师的学历及办学思想,在当时的云南乃至中国,应该是第一流的。
英国牧师除传教外,也担当一定的课程的教学,据有关资料统计,他们分别为:
柏格理,1864年生于英格兰南海岸一贫苦的工人家庭,1879年,在牛津地区的会考中获最优异成绩,22岁来到中国,西南教区的主要负责人,会泽兴华小学的创建者,1915年殉职于贵州威宁石门坎,年仅51岁。
邵慕廉,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1886年与柏格理一同来到中国,光绪年间,到会泽传教,凭其渊博的学识结识了会泽的一些教育人士,后经教育界人士的介绍,在丰乐街以永租的形式租得一片民房,占地约3亩,建盖了教堂及学校。1925 年逝于英国。
万斯通,进入云南较早的英国传教士,1885年前于会泽传播基督福音,后主要负责会泽的教会及学校工作。
张道惠,英国人,1902年来到云南,后来加入循道公会联合传教团,曾在昭通和会泽工作过。
苏慕才,女,英国人,曾于会泽县城传教,1907年到昭通任美女友会小学校长。
埃玛,英国人,柏格理夫人,曾工作于会泽教会诊所。
易理藩,英国人,曾由昭通派往会泽协助建盖礼拜堂和学校。
马建中:英国人,曾是会泽基督教堂的牧师。
顾德维:英国人,牧师。
中国籍的牧师和教师有:
李约翰:1874年生,昭通人,华中协和神学院毕业,曾参与协助建盖礼拜堂和建校工作。
梁发其:汉族,又名梁福臣,1884年生,会泽人。
晏煜昌:会泽人,毕业于华中大学,曾去美国深造,获化学博士学位,对石油化工颇有研究,“文化大革命”后曾回国讲学。
王国章:先于兴华小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武定县教育局长。
朱开阳:1900年生,会泽人,曾于兴华小学任教,1945年病逝。
柏建烈:会泽人,曾于兴华小学任教,1934年兼任校长,1935年逝世。
吴旭初:会泽人,牧师。
王道成:会泽人,牧师。
徐天才:又名徐济民,会泽人,汉族,1909年生,华中协和神学院毕业。
陈师博:男,汉族,又名陈开文,会泽人,华西大学文科和华西协和神学院毕业。20世纪30年代任校长。
杨正兴:又名杨建业,汉族,会泽人,华中协和神学院毕业,曾任昭通明诚中学校长。
钟毓兰:女,昭通人,武汉神学院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任兴华小学校长,1999年逝世。
罗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任兴华小学教师,后为《会泽县志》副主编,是政协二、三、四届常委,2007年逝世。其母为该校最早的会泽籍女教师。
蒋世高:1925年生,兴华小学学生,1945年至1949年在兴华小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评为高级农艺师,1986年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曾德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任兴华小学教师,后到昆明佴家湾小学任教,并从该校退休,擅长中国山水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