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后者又包括智力素质、人格素质和艺术素质[1]。下面从智力素质、人格素质、艺术素质三个方面对领导决策者的个体素质进行分析。
1.领导者的智力素质对决策的合理性有重要影响
《论语》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里的知者是指有智慧的人,意即有智慧的人就像水一样懂得变通,能够与时俱进。智力素质包括知识与能力,其基础是科学和技术,分别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较高智力素质的领导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比较强,做出的决策比较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是1984年邓小平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当面建议下亲自决策实施的,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如果没有科技智囊李政道的经历眼界,如果没有智慧领导人邓小平的重视和支持,当时不会产生这个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制度。
2.领导者的人格素质对决策的可行性有重要影响(www.xing528.com)
“仁者乐山”中的仁者是指有仁德的人,意即仁德者像大山植根于大地一样做事有原则。具有人格素质的领导者要在决策中方圆兼顾,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处理,始终以大局为重来思考问题。宋仁宗当政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人所处的“最好的时代”。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其在位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张方平、包拯等一大批庆历名臣成为这一时期舞台上的主角,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也在仁宗朝崭露头角。仁宗时期也是文豪辈出,唐宋八大家中,出在宋朝的六人均出于仁宗时期。仁宗的个性特征是对世事宽容。他能容忍臣子与自己争辩,虚心纳谏。仁宗宽容带来的好处是言论比较自由,群臣什么话都敢说,这使他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不会受信息失真的蒙蔽。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对任何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议论纷纷,仁宗又没太坚定的主见,所以往往朝令夕改。
3.领导者的艺术素质对决策的前瞻性有重要影响
领导者的艺术素养可以理解为内化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从艺术中获得解决问题灵感的创造性思维。领导干部在具体的领导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涉及文化艺术内容方面的决策问题,诸如城市规划、环境美化、文化创意、重大工程建设等。如果领导者没有一定的艺术素质,对这些领域的决策会感到无从下手。领导者个人的艺术素养也间接关系到决策水平的高低。有些平时不注重艺术素养的领导者,解决具体问题很有一套,但是思想仍然可能是落后的,这种领导者被称为“有能力没水平”。比如,很多城市的老城区有很好的历史建筑集聚区和人文气息,但是在一些领导者的粗俗决策中灰飞烟灭。这种做法短期看符合要求甚至政绩出色,但从长远看是给一个地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