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族
①椎牛祭
椎牛祭的历史沿革。“椎牛”又称“吃牛”,是苗族最盛大的祭祀典礼之一。《苗族椎牛古根》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苗族先祖蚩尤与轩辕交战,经过七天七夜,仍难分胜负。第八天,轩辕的援军赶来相救,蚩尤以一敌众,受了重伤只好退让,好在沿途有苗民保护才算躲过一劫。可是受了重伤的蚩尤无法再前行,不久便被轩辕的部下发现了,并在四月初八这日被刺死了。蚩尤不甘心就此死去,便托梦给一位苗民:“我含冤而死,灵魂得不到超度,我怀念以前外出打仗的日子。祭典上,布置坛头,杀猪椎牛,用芭蕉叶架阴桥,敲响竹筒,你们能否了却我的心愿,让我安心地离去?”苗民梦醒后马上告诉妻子这件事情,两人杀猪椎牛,布置坛头为蚩尤超度,其他苗民也学着他们为蚩尤超度,从此这便成了苗族最古老的祭典之一。
椎牛祭中的法师服装。在《永绥厅志》中这样记载:“苗俗有跳鼓脏者,苗巫擎雨伞,衣长衣,手摇铜铃,招请诸神。”法师施法时一般身穿长三尺半的黑色对胸长袍,袍下配有裙边,边长五尺,宽一尺,袖长一尺宽,长袍的前胸后背都缀有清代的官谱图案,上面绣着红日、白瓜和仙鹤,外圈用黑丝线包裹,下面常配短筒大裤,脚蹬布鞋。有的法师也会着红袍扮蚩尤,红袍长四尺,袍下裙边长六尺,宽二尺,配以宽约两寸的白边布,衣前开对襟,用白布边镶嵌。而其余的男子则穿五色衣或身披红色毛毡,法师有法事则穿法师服装,无则着便装。
②接龙祭
接龙祭的历史沿革。“接龙”是湘西苗族人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灾无难和祭祀共工的法事,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苗语称接龙为“然戎”(reax rongx),其意为邀请龙到家中,亦称”希戎”(xid rongx),即敬龙。相传共工是我国第一个降龙的人,苗族称共工为濮戎或仡戎(汉意为龙王或龙神),龙是苗家公认的吉祥之物,可保佑家族兴旺发达。如果哪家的家道好,苗族人会说他家“出龙”了。在湘西花垣苗族的传说中,水神共工逐鹿中原,沉于深渊,被汉籍贬为蚩尤,所以共工和蚩尤其实为一人。“接龙”就是要到大河边把龙接回来,祈求共工带来幸福吉祥,以表达苗家人对黄河故土的眷恋和向往。村寨的“接龙”一般是在秋收之时举行,同村的人联合起来“接龙”,共祝人丁新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两种形式仅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其过程基本相同,先祭龙,再接龙,最后安龙。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上万人参加。龙公龙母龙子龙孙敲锣打鼓非常热闹。一场法事要做三天,是湘西苗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接龙那天,亲朋好友都会前来道贺,宾主们穿戴一新,而主家的女主人会穿戴得格外华丽,主家会事先备好糯米粑,堂屋内设有神座,堂前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摆上一些花和红利米,再摆上五个酒碗,将五个龙神粑摆成龙的样子,上面铺上米粒,龙身上堆放着三个象征龙宝的糍粑。地上铺上一床晒簟,簟上铺着五条彩色花带,上面又铺满金银首饰和一些带有绣花的衣裙和其他物件。等到接龙的当晚午夜时分,巫师们开始起场接龙祭祀,燃蜡烛,吹唢呐,男主人则需敬雷神酒,从第一樽献起,到第七樽为止。女主人则着盛装,佩戴银饰静坐一旁。敬龙完毕,便是请龙、接龙和接雷,男女主人都需穿接龙裙,戴接龙帽,由巫师带领,分别去两个水井接龙和接雷。等到了井边,接龙巫师念咒语请四方五位龙。念完咒语以后,巫师会将井中的一壶“龙水”交给女主人,女主人身背包袱,手提清水,打伞归家。众人则吹吹打打,一路随行插五彩旗,在返回途中,男主人远远地便点燃鞭炮相迎。“接龙”到家门口后,再把“龙”接回家里举行安龙仪式。安龙仪式结束后放置好龙宝,接龙仪式便算大功告成,可保佑家庭避灾去邪,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接龙祭上的服饰。苗族古歌《祭龙》中这样唱道:头戴金盔银盔,头顶贵冠饰珠镶玉;管五谷的龙啊,管六畜的龙,管养子的龙啊,管繁孙的龙;土地神帮指路请你们上来,土地神帮引道请你们来村……中午鸡叫的时候;日头过顶的时光,祭司引来接龙的人众啊,他们穿着红袍黄袍,她们披金戴银身着裙装,手中拿着迎龙的龙旗,掌心握有接龙的王伞……[1]
接龙时主妇穿着的上衣被称为“接龙衣”,其形制为大襟叠摆式。用华美的绸缎作为底布,袖口、门襟和下摆处绣有大量的吉祥图案,下摆为多层相叠,让人产生身穿很多件盛装的错觉。接龙时佩戴接龙帽,帽身有着头盔的形状,帽顶有帽花,两侧配有三片银片作为帽耳,帽后垂着九串坠饰作为帽辫,帽檐有双龙戏珠作为装饰,帽辫上搭配着虫鱼花鸟等动物。
制作接龙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先用厚布壳当作帽子的帽坯,坯外包着大块的薄银片。帽前沿搭配着八折花、寿星、八仙等传统纹饰,九条银链作为装饰,每条长约七厘米,银片层层相连;帽两侧紧贴着一对银长羽,形状和古代的官帽有些相似;帽顶上用银花蝶装饰,星星点点地连成一片,十分美丽。
苗族妇女在接龙祭时,还会穿着红呢绣花百褶裙或红黑相间的百褶间色裙。湘西苗族中被称为“红苗”的支系,便源于苗族妇女穿着的红裙。自清代乾嘉苗族起义后,官府强迫少数民族改冠易服,湘西的苗族此后便大多穿裤装,红裙便只在接龙、椎牛这样重大的祭祀和节日庆典中才会穿。其裙一般为百褶裙样式,外用红呢布,土布为里,黑呢褶线,蓝色土布作裙腰,裙下脚接黑布边,打开时可围成一个满圆。红呢绣花百褶裙主要运用钉线绣的针法,并掺入了堆绫、盘金、网针、锁针等刺绣工艺。裙子的下部满饰双龙戏珠、凤戏牡丹、蝶恋花等吉祥图案。红裙的色泽明艳动人,做工巧夺天工,是湘西苗族妇女服装中的一朵奇葩。
③赶秋节
赶秋是花垣、凤凰、吉首和泸溪等地苗族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苗区逢到哪个墟场,这个墟场便是当年的“秋场”。相传,苗族村寨以前有一个正直、善良、勇敢的年轻人,名字叫巴贵达惹。有一日,巴贵达惹上山打猎,射中了一只“过天鹰”,然而等到巴贵达惹赶到猎物掉落的地方时,还看见了一只精美绝伦的绣花鞋,鞋上绣着栩栩如生的红茶花。巴贵达惹心想,这只绣花鞋如此精美细致,绣它的必定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子,如果自己能找到她并娶她为妻子,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后来巴贵达惹为了找到这个姑娘,便亲手打造了一个可同时坐八个人的秋千,叫“八人秋”。立秋这天,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邀请寨子周围九十九个年轻的男女来对唱秋天的歌曲。秋天,他终于找到了绣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女孩——七娘。他们通过对歌互生爱慕,结成了伴侣,从此在这天便形成了赶秋盛会。
(2)侗族
①祭萨节
祭萨节的由来。祭萨即祭祖母神“萨岁”,萨岁又叫萨玛,侗语里“萨”为祖母,玛为“大”的意思,译为汉语就是大祖母之意,萨玛天岁所以称萨岁。“萨岁”是侗族人至高无上的祖神。有“萨”在的地方就能够保村寨平安,六畜兴旺,所以但凡立寨,必先请“萨”保佑;举行盛大集体活动,如聚款抗敌、行年都要先在萨坛前举行隆重的祭萨活动,祈求“萨”的保护。萨岁不仅为一位女神,同样也是侗族的女战神。相传,萨岁原来叫作“婢奔”,带领顽强的侗族人民反抗敌人,但最终抵不过强敌。婢奔死后,化作神女,继续率领着侗族人民与敌人战斗,终于杀死了李点郎,击败了官兵,迎来了胜利。从此,“婢奔”就成了侗族的护佑女神,人们尊称她为萨岁。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七、二月初七和八月初七为祭祀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萨岁女神的活动。
祭萨的服饰。祭萨队伍由寨老、开路将士、芦笙队等多个部分组成。寨老作为侗族村寨里最有威望、学识渊博的人,需要与外界进行广泛的沟通,所以他们是在服装上最早汉化的人。祭萨时,寨老穿着绸缎制作的长袍和马褂,头戴红缨帽。长袍为大襟右衽、平袖端、盘扣、左右开裾的直身式袍,马褂为对襟、平袖端、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襟五枚。寨老后面为两位披着红毡的男子,他们扮演开路将士。披毡原来是用动物毛经过搓揉碾压,使其粘合成整块再染色缝制而成的,但现在这种技艺已在侗族地区失传多年,多用简单的红布来替代。两位披毡男子后,就是穿着侗族传统芦笙衣的众多芦笙手。芦笙衣的形制十分古老,上衣一般为对襟或交领左衽,下装为花条帘裙和绑腿。衣上布满古老的刺绣图案,或是以精美的侗锦来缝制,帘裙的尾端串有草珠和羽毛,芦笙手吹奏芦笙摆动身体,帘裙飞扬旋转,十分好看。芦笙衣本是古代侗族男子的通用盛装,但经过清代的改装和汉化之后,只保存于芦笙手的装扮之中,其作用从礼仪性偏向了装饰性。芦笙手的头部还围有头巾,并在头上插上锦鸡的羽尾作为装饰。整个队伍里走在最前面的寨老还会手持一把红色大伞,代表庇佑村寨的萨岁女神。
②行年(www.xing528.com)
行年活动的过程。正月间,通道的侗族人会举行村与村之间、寨与寨之间的集体活动“行年”,侗语称为“yeep”,称为“芦笙客”或“鸡尾客”。“鸡尾客”中有老年人也有青少年,女子也参加活动,却只限于年轻的姑娘。人们穿着节日盛装,从自寨出发到主寨后,开始举行芦笙比赛,人们会相聚在芦笙坪上盘旋起舞,他们中有讲款的、哆耶的以及以对歌形式参加活动的。这样的表演要持续三天。
“鸡尾客”队伍由三部分组成,头客三到五人,头客之后是芦笙队,芦笙队的人数可多可少,有一排的形式,也有多排的,但最多的则排成三排,每排五人,每人手持一芦笙。队伍第一排的第一个人要拿着八音或六管六音的小号芦笙,这种芦笙被当地人称为“喇叭”,每排的芦笙中必须有一架叫“喇六”的二号芦笙。芦笙队人数不定,多是为了祈福与驱神。行年同时也是青年男女约会的最佳机会。寨上的青年邀请邻县的姑娘互相唱山歌,通过对歌的形式,青年男女们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如果相互有好感,姑娘就会送小伙自己做的腰带。
行年中的服饰。行年中居首位的“鸡尾客”,头上包着约一丈长的青布头帕,头上插着锦鸡毛,身上披着红毛毡,左腰间佩戴一把锏刀,胸口挂着一个罗盘,模仿的是古代侗将打仗时的形象;第二位到第五位的头客穿得和第一位相同,但身上没有佩戴锏刀和罗盘。芦笙队的头饰和头客相同但衣着有较大区别,一般头围青布头帕,插锦鸡羽毛,上身穿侗锦缝制的背心,下身穿侗锦缝制的花带帘裙,花带条有两层,内层稍长,外层较短,花带条两边又缝入鸡毛,下端有一串鸡毛和用薏米子做成的珠子。
侗乡寨里的女孩,当地人叫作“腊咩”,她们在那天会穿着节日的盛装,上穿镶边大襟短衣,下配镶花边短裤,腰系绣花围裙,头戴银花,颈围银项圈,手戴银镯,每人手里提着一个名为“应兰”的花篮。花篮里装着各色的盛装服饰,传统的侗锦手帕盖在篮子上,如同侗族新嫁娘手里的提花篮,很是美丽。
(3)瑶族
瑶族和苗族一样,都是历经战乱的民族,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湖南溆浦和隆回交界的花瑶就在数次迁徙中,为了纪念祖先奋勇抗争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三个具有纪念性的节日。这三个节日的举办时间都为三天,按举办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为奉氏花瑶举办的讨念拜,刘氏花瑶举办的讨僚皈,沈氏花瑶举办的讨僚皈。这三个节日统称“赶苗”,与花瑶先民历史上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有关,后演变为花瑶的传统节日。原来每个姓氏的花瑶都有自己的“讨念拜”和“讨僚皈”,比如步氏的讨念拜在香炉山下的寨家冲举行,但是现在,除了这三个姓氏的节日外,其他姓氏的节日大都因为地域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遗忘了。
这三个节日举行的时间地点都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为了纪念祖先所经历的苦难。讨念拜为花瑶语,“讨”的意思为走,“念”的意思为月,“拜”的意思为半。“讨念拜”意即月半所过的节日。讨念拜为奉氏花瑶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举行,活动的场所主要在水洞坪。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传说在明万历年间,明神宗派兵镇压居住在龙潭和小沙江的瑶民,明军所到之处横尸遍地,血流成河。镇压整整持续了三年零六个月,被镇压的花瑶百姓不畏强大的明军,在龙潭和小沙江建立了多个军事防御的寨子。瑶寨易守难攻,明军一直难以攻入瑶寨中,双方僵持了两年之久,但在第三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也就是花瑶百姓所称的大端午节之时,明军假装要集齐兵力进攻香炉山要寨,瑶民中了明军的奸计,把所有兵力都汇集到了香炉山要寨去围堵明军,其他的瑶寨由于兵力的调遣失去了自我防护的能力,这时明军乘虚而入。瑶寨血光漫天,哭喊声仿佛要撕裂天际。幸存的瑶民四处逃散,纷纷躲进深山中才得以保身。躲藏在深山里的瑶民每天以野菜为生,生活过得苦不堪言。直至万历五年,明神宗才下令收兵回朝。于是,花瑶祖先立下誓言,在今后每年的大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十五日这一天由奉姓瑶王在水洞坪举行“讨念拜”,以此来纪念祖先曾经受到的灾难。
讨僚皈为花瑶语,“僚”译为诅咒、“皈”译为菩萨。“讨僚皈”的意思为逃脱凶恶的菩萨,可见该节也是为了纪念逃难的祖先而设立的。目前,在瑶山一年会举行两次讨僚皈,按时间先后分别是第一次刘氏举办的讨僚皈和第二次沈氏举办的讨僚皈。首次讨僚皈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至初四由刘氏花瑶在虎形山瑶族乡的茅坳村举办。举办地原来是定为虎形山的大托村,但由于位置太过于偏僻,于是在清代末期迁往茅坳村。相传在元朝末年,花瑶祖先还居住在江西吉安府。突然有一天,吉安府当地统治者赵、鲁二督统发兵镇压当地的瑶民。瑶民祖先听闻元军来临,便四处逃散。元军见到瑶民便杀,一些幸运的瑶人躲进了瓜棚下才得以逃生。于是花瑶祖先约定过讨僚皈之前禁止食用黄瓜和白瓜,并把黄瓜和白瓜视为生灵和瑶人的保护神来崇拜。
第二次讨僚皈由沈氏花瑶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八到初十举办,地点是在隆回小沙江街上。相传在清雍正元年,居住在小沙江下山峒的瑶族七姊妹被汉族官绅带兵追杀。听闻此事的瑶民便聚众反抗,不料那官绅向朝廷谎报说瑶民要起兵造反,于是朝廷派兵前来镇压瑶民。瑶民与强大的清兵对战,很快败下阵来,伤亡惨重。瑶民节节败退,从大沙江打到小沙江一路上死伤了数百瑶民。聪明的瑶民躲退到麻塘山,利用险恶的地势和清兵周旋。在这期间躲在麻塘山的瑶民不断突袭清兵,想迫使清兵退兵,清兵受到了瑶民的突袭不敢进攻但是迟迟没有退兵。直到溆浦的瑶族首领蒲公祥带领瑶民攻打龙潭,才得以切断清兵的退路,清兵被迫撤兵返回。原来被清兵攻打逼迫逃亡深山的瑶民这时才得以返回原来的居住地。
近代以来由于瑶汉之间关系变得日益和睦,讨念拜和讨僚皈逐渐变成了花瑶人民对歌传情、寻找爱恋和各族人民欢歌盛舞的节日。
(4)土家族
土家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日常交流活动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富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习俗。“舍巴日”土家语称“舍巴巴”,意为“摆手舞”。“日”是个动词,“做”的意思。“舍巴节”又叫“调年会”,是土家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反映了土家族青年们的爱情、婚姻习俗,一般在正月举行,也有在三月或五月举行的。节日里,年青姑娘们会穿上节日盛装,小伙们会背上鸟枪大刀,老人们会带着孩子们去摆手堂,这时堂里会奏起鼓乐,燃起篝火,人们开始翩翩起舞。“舍巴节”是土家族男女老少的全民节日,也是青年恋爱的良好机会。
“舍巴节”里最主要的仪式为土家族梯玛巫师所主持的巫术仪式,梯玛巫师除了要带领土家族人民举行祭祖娱神的摆手舞和茅古斯活动,还要负责送神、敬神、请神、安神等。祭祀活动中梯玛巫师所唱的梯玛神歌,记录了土家族人起源、迁徙、劳动、征战等重要的历史故事和习俗,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号称土家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土家族的祭祀有着较为缜密的流程。做法事之人佩戴五佛冠,每块冠片长五寸、宽一寸半,三元法主居于佛冠中央,着绿裙红袍者位于中间,左手端碗,碗装法水,右手持须,其色为黑,居其左者身穿红裙黄袍,左手持长柄扇,脸挂白须配白鬓,居其右者着红裙黑袍,右手持一柄玉如意,脸挂黑须配黑鬓,此三者头后都有一圈祥光。脸挂黑须,手持一令尺,身着黑袍,穿黄色八幅罗裙者为梯玛祖师张天师。而本坛的启教祖师爷则身着绿袍,穿黄色八幅罗裙,手捧笏。再配上两块三寸长两寸宽的冠片,一块为日一块为月,日在左月在右。弧形的冠片长五寸,宽一寸半,用布将其包裹起来,佩戴于头部。
法冠在“立幡”中又有所不同。梯玛在牛角场做“立幡”时,头上要戴象征着铁角的三脚架。相传恶魔怕铁,这三脚架可以很好地震慑住他们。为了让他们赶紧远离灵堂,梯玛在撒完“水饭”时需摘掉三脚架,换上五佛冠,为的是告诉恶魔,自己也是凡人不要过多地纠缠自己。梯玛是八部土王的祭师,也是他们的联盟使者,象征着土家八峒的统一。梯玛在做阴间法事时,会身穿红色法袍,法袍胸前两侧分别绣着“千千雄狮,万万猛将”的字样,穿戴时胸前开口,在法袍的背后印上太极八卦图。
舍巴日中的梯玛巫师都穿八幅罗裙,这其中也有着许多渊源。相传在很久以前,居住在湘西的土家族人民生活安定,过着开心快乐的生活。人们干活勤劳,刀耕火种捕鱼狩猎,在赶场的时节人们都会背着竹篓,里面装着自己上山猎杀后的兽皮、鹿茸,等去集市上换购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可是新上任的县官很眼馋这些东西,想要不劳而获,他旁边的师爷给他出了一招。当地老百姓必须每年上缴二十张兽皮,五十枝鹿茸,否则就要迁出城外。土家族人坚决拒绝了县官的无理要求,县官一怒之下竟派兵“征缴”,使得百姓人心惶惶。八个部落中实力最强的首长阿瓦派兵攻打官兵,可是官兵的人数众多,阿瓦和他的军队难以抵抗,而其他几个部落的首领们见最强的部队被打败了,自然也就退却了。打了败仗的阿瓦认为:打仗失败的最终原因是官兵人多,自己部落的兵力较弱,以弱抗强是件难事,但如果集中其他七个部落一起攻打官兵,那就不一样。于是阿瓦召集了其他七个部落的首领,说:“我们八个部落独自攻打官兵就如同随风摆布的一盘散沙,只有团结力量一起抗敌,我们才能成功。”首领们把部落里最为年轻精干的小伙子们召集起来集中训练,针对官兵“征缴”的行动,采取了特殊的作战方案,并在主要关卡严加把守,统一行动,配合紧密,在精心的布局下八个部落拧成了一股绳,齐心协力,打败了县衙官兵,人们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为了纪念八个部落的统一,八个部落各自献出了一块彩布,做成了一条裙子,八幅罗裙也因此得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