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织锦所用的棉线、麻线、丝线等均是自种、自纺、自织而成的。瑶族人将棉花经过漂、洗、晒、染、浆等十多道工序后合成上织机,并以棉作经、以彩作纬进行编织。不同于其他地区民族的织锦,湖南瑶锦属于典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经线起花的“经锦”。据相关文献显示,中国人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掌握了经花织造技艺;汉朝时经花工艺达到鼎盛,直到唐代之后才逐渐被“通经断纬”的经纬织锦式工艺所替代。正是由于“经锦”的特殊性,湖南瑶族织锦还保留了与其他诸如土家族、侗族织锦不同的牵经起花工艺。瑶族织锦一般采用“一上三下”“三上一下”的规律组织织造不同图案与色彩的经显花,并以“二上二下”的规律组织编织花边,将纬丝置于织锦的底经与花经之间。这种织锦方法在造型上可以摆脱经纬线的纵横限制,并可以采用自由曲线来表现较为复杂的纹样图案。
(1)牵经工艺
按照织锦经、纬线起花工艺的区别,瑶族织锦工艺是以经线起花起色的“经锦”,要求在牵经时必须将彩色经线排好,也就意味着瑶锦成品的条状色块在上织机之前就已经确定,在织造时亦无法改变,因此,瑶族织锦采用的是古老的“地桩式”牵经法。经纱的数目要根据织锦的幅宽确定。为了能使显花部分的色经与白经分开,在牵经时还需将色经与白经剪断,然后二者位置互换,重新连接、套桩,之后重复此过程。牵经人在牵引时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牢记显花彩经的数目,要时刻分清剪经和不剪经的部分,是八宝被锦等是否能成功起色、织花的关键。
(2)起花工艺
在湖南土家族、侗族、苗族和瑶族织锦中,瑶锦有别于前三种织锦从反面织造的特征,是唯一从正面织造的少数民族织锦,织女在织造时也因此能够直观地看到纹样的形式,这自然与其古老的经线起花起色的原理有关。瑶族织锦织造的时候,主要凭借一种细长的竹扦挑出色经并以显出花纹。织造时,彩色经线在上,织女用竹扦挑好花纹后,推动竹轮打紧竹扦并梳至综丝处,同时脚踩踏板提起综丝使白色经线上浮,彩色经线随之下沉,再将竹扦前推,使挑好的色经与白经一同上浮,使得完整的纹样信息得以保留;用木梭从左至右地穿好纬线后,双手再次推动竹轮将竹扦向后压紧,同时脚踩踏板放松综丝让白色经线下沉,彩色经线上浮,最后用布刀打紧刚穿好的纬线,即可完成一个打花步骤。在这个步骤中,织女手脚并用,可以清楚地看见异色的底经和面经上下交换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织机的开口运动”。竹扦也会同时随着织造的推进而留在织物中,待织到一定长度时,再将竹扦抽出。通常,有基础的织女会找一块织锦样本,搭在织机上,只需瞧一眼便能迅速用竹扦挑出纹样。
瑶族织锦的织造过程中,在挑花时能看见竹扦挑出彩色双经形成一个个色点,且彩色双经浮在织锦之上,从而组合成纹样。未挑花的部分形成了彩经与白经相交的“灰面”;瑶族织锦正面的纬线完全被经线包裹,反面的纬线则与正面的双经起花相互对应。瑶族织锦纹样如颗粒般凸起,汪为义先生将这种竹扦挑花工艺取名为“双经起拱”。实际上,根据瑶族织锦的织花原理,其卧织机没有提花装置,这样竹扦既充当纬线,又起到提花作用,是瑶族织锦织造技艺中独具一格的工具。
瑶族织锦用到的是经、纬结合起花的技术,在牵经时将色线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然后根据花纹图案的提沉起花要求,挑结花本,穿综上机。织造时,第一纬织平纹地,利用分经棍形成的自然开口,引纬打纬。第二、三、四、五纬起花。织完第一纬后,依次踩动踏杆,花综受力牵动,将面经拉下来变成底经,从而形成第二、三、四、五次开口,引花纬后进行打纬。第六纬与第一纬一样织平纹地,其余类推。这样五纬一组,不断往复循环。
瑶族织锦纹样皆源于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图案纹样十分丰富,主要分为几何纹样、自然纹样、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等等。几何纹样主要包括:雷纹、水波纹、云纹、回形纹、万字纹等等;自然纹样主要包括:日纹、月纹、星星纹、云纹、山纹、石纹、水纹等等;植物纹样多源自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主要包括:梅花纹、桃花纹、李花纹、茶花纹、油菜花纹、石榴花纹、荷花纹、桃纹、谷穗纹、草纹、树纹等等;动物纹样主要包括:龙纹、凤纹、麒麟纹、鱼纹、猪纹、牛纹、马纹、鹿纹、狗纹、鸡纹等等。这些日月星辰、飞禽走兽、山川景物还有花草树木构成瑶族织锦丰富多彩的素材库,同时也反映了瑶族织锦绚丽多姿的文化内涵。
瑶族织锦是瑶族人“衣被文化”的真实体现,主要运用于服装、生活用品中。瑶族织锦在色彩搭配上整体素雅纯净,图纹简洁大方,极富民族特色。色彩使用上主要以强烈鲜艳的对比色为主,如白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黑色等等。瑶族人常常采用两种形式的颜色搭配:一种是使用间隔色彩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凸显瑶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第二种是使用两种颜色的组合,以减小色彩的冲击力从而获得颜色的统一和谐,并产生神秘而又沉静的美感。两种不同形式的搭配增添了瑶族的服饰色彩,凸显了瑶族人的色彩观。世代的山区生活为瑶族人民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织锦灵感源泉。瑶族人民用最真实简洁的材料,遵循自然美的形式法则,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灵巧的双手,对图像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独具特色的瑶族织锦纹样,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艺术审美价值。(www.xing528.com)
瑶族织锦主要有瑶带、瑶巾、被裙等,其中最有特色的还要数瑶族的“八宝被面”。
①八宝被面
在瑶族地区,人们将瑶锦制成的棉被称为“八宝被面”或“八宝被”。八宝被面主要流行于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岭西瑶族地区一带,江永地区也有由花带拼成的八宝被。八宝被起源于宋朝,至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熟,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农耕文化的产物。自隋唐起,瑶族先民就已经在江华一带活动,宋朝时大量的瑶族人开始进入江华,直至明朝正式定居下来。江华的瑶族妇女们先用蓝靛把用来织被面的丝线染成蓝色、青色,并在其中辅以白色,以彩色丝线搭配,织出的锦颜色艳丽,图案美观大方。之所以被称为“八宝”,是因为被单上集合了八种不同的图案——“犀牛望月、双狮抱球、麒麟送子、金龙出洞、丹凤朝阳、葫芦藏宝、蟠桃庆寿、富贵有鱼”,应了八卦之数,故称为“八宝被”。八宝被图案在固定并列的经向条框里以单元格的形式间断出现,图案有各种几何花纹以及文字,这种方式能够巧妙地将视觉和文化结合起来,二者相得益彰。这种典型的经花工艺是一种经过当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工艺方面沉淀的产物。八宝被与瑶族的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古以来,瑶族的青年男女婚嫁恋爱和交友都比较自由。男女恋爱结婚,除了少量是媒妁之言外,大部分都在节庆日以歌为媒向心爱的对象进行表白,对于所选择的对象,双方父母不会强加干涉。表白成功之后,男方会找一个能说会道的长辈去女方家里提亲,并会用吊篮挑一担礼物赠送到女方家。此时女方会准备好一个包袱,里面装着姑娘平时亲手织好的八宝被面、布鞋等,并放到吊篮里作为信物回赠给男方。这种赠八宝被面的风俗习惯,也为现在的织锦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八宝被是由被称为“一桶”的宽约为30 厘米、长达150 厘米及以上的四条并列彩经组成的,其横向纹样通常一致,经向色彩一般不同。江永地区的八宝被由手工织造的花带拼接而成。宽度由花带的宽度而定,由于花带的经密度可以随意控制,因此通常比机织锦密度高、宽度窄。江永地区瑶族花带还会在单元格内织入文字,多呈连续排列的形式。瑶族姑娘巧妙地将诗文与图案相结合,编织出具有特色的瑶族织锦。瑶族织锦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生动多姿的文化传承方式。
②花带
瑶族花带也被称作是“花腰带”,是用来装饰腰间的织品,瑶族花带的精致程度可以与八宝被相媲美。花带在瑶族人民的生活当中很常见,除了用于腰间,还可以用来装饰其他服饰和生活用品。花带的纹样与八宝被纹样相近,因而花带也被称作“八宝带”。除花带外还有一种宽幅较窄,图案正反两面各不相同,多以抽象的几何图形和文字为主的“字带”,这种字带的工艺更为复杂。瑶族花带的纹样源于生活,不受外界影响,具有极强的创造性。
③背带
背带是常用于包裹孩子身体的织物。日常生活中瑶族人经常把八宝被与背带配合使用。一方面,瑶族背带是编制而成的,结构复杂且较为结实,长辈们在做家务活或者干农活时,只需要将孩子用背带捆在背后,就可以腾出双手去做自己的事情,结实的背带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织锦制成的背带较为厚实,可以防风御寒,即使冬天使用也不担心孩子受凉。瑶族人使用背带和八宝被包裹孩子的方法十分讲究,首先用小一点的八宝被把小孩包住,再用背带中间长方形的部分包住八宝被,并使用背带两边的两条数米长的布带对孩子进行交叉捆绑,最后把背带固定在女性的肩膀和腰部位置。虽然不同地区的背带编织和使用方法不同,但都传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背带被盖,成为在大人的背带里、肩膀上长大的一代代瑶族孩童深刻的情感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